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326)
姜云娘点头,“我这就收拾。”
大侄子定亲,定的还是县城有名糕点铺的闺女。
爹娘虽然没来县城,但大嫂与两个弟妹都到了,自己也得准备一个像样的红包才行。
第二天,大成与媒人带了礼,亲自驾马车去糕点铺接来仇掌柜一家。
今儿实际上也是请期,意思是两家商定婚期的日子。
四桌宴席的菜肴,都是姜成请来的几个厨娘做的,美观又丰盛。
一桌坐着两家的男长辈与两个媒人。
一桌是两家的女眷,樱宝也在其中。
其他两桌则是家里的男孩子们,姜云娘的两个儿子也与他们坐在一起。
姜云娘的丈夫张甲也来了,坐在男长辈那桌。但他一言不发,只埋头喝酒。
桌上,两家人商议孩子们的婚期,最后定在腊月二十二。
都说娶个媳妇好过年,仇掌柜乐呵呵地表示,要让闺女早点去姜家给祖父祖母磕头拜年讨压岁钱。
婚期自然以女方的意见为主,姜大伯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并表示老家那边早就备好新房,一应物式全都是新的,绝不亏待了孩子。
仇掌柜自然是没意见。
他能抓住姜成这个金龟婿也是历经辛苦,现在总算大功告成,恨不得早点将闺女打包送去姜家。
这一年来,姜记特产铺子的生意蒸蒸日上,很快超越经营几十年的荣福糕点铺子。
旁的不说,单说姜成短短时间就在县城买了个两进的大宅子,搁谁家十八九岁的孩子能做到?
所以他双管齐下,将送糕点的活计让给闺女去做,明明能一次送过去的货物,让闺女多跑两趟,多送几次,让她与小伙子多接触接触。
另一边千方百计地邀请姜成来家里吃饭,让妻子亲自下厨给他做好吃的,再加上自己的嘘寒问暖,一来二去的,很快将姜成的心拢了过来,两个小年轻不可避免地越处越和睦。
仇掌柜得意的想,得亏自己下手早,前儿绸缎铺子那个老家伙还寻人打听姜成的事呢。
自己最清楚老家伙的情况,他家有好几个待嫁闺女呢。
因姜成有段时间经常去糕点铺取货,被她们给瞧见了,于是几个小娘子总有意无意来逛特产铺子,说是买糕点。
自家的糕点铺子就在她们家隔壁,又便宜又是新出炉的,热腾腾香喷喷。
便宜又好吃的糕点不买,她们偏偏跑出两条街去特产铺子买。
哼!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仇掌柜端起一杯酒,朝姜大郎笑道:“来来来,亲家,咱哥俩吃一盅。”
姜大郎连忙端酒相敬:“好,亲家,我先干为敬。”说着一仰脖子喝尽。
与姜大郎喝了两盅,仇掌柜又挨个与姜二郎、姜三郎喝了两盅,之后又向姜云娘的丈夫张甲敬酒。
张甲冷笑一声,大着舌头咕哝一句,仰脖子喝了一盅,啪地将酒盅砸地上。
众人顿时一静。
姜云娘见状赶紧与大儿子过来架住他,朝众人致歉:“对不住,郎君他不胜酒力糊涂了,我这就带他回去!”
说罢扯着张甲就往外走。
姜成顿了片刻,起身去套马车,送他们回去。
姜大郎兄弟几个脸上都不好看。
其实叫张甲过来也是不得已,他毕竟是姜成的亲姑父,又没与姜云娘和离。
没想到他竟如此无礼,在亲家与媒人跟前丢尽脸面。
仇掌柜倒是不介意,呵呵笑着打圆场。
他经商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像张甲这种人品低劣的人,以后也不会有多大出息,自己根本不屑与之计较。
“让你见笑了。”虽然仇掌柜不计较,但姜大郎还是得向他致歉。
仇掌柜摇摇头:“亲家无需介怀,咱们都是一家人了,往后相互走动的亲戚也多,各种脾气的都能遇上,没啥稀奇。”
“是呢是呢,醉汉最是无状,等他酒醒啥都不记得了。”两个媒人笑着附和。
第二百七十三章:泼皮无赖
姜成的定亲宴有惊无险地结束,众人陆续回家。
第二日,姜大嫂与春娘一起去采买办婚用品。
胳膊粗的双喜红蜡烛十二对,香炉四对,合欢香一大捆,百子锦绣被面四幅,喜帐两床,锦绣枕头一对儿。
再给新娘采买一些首饰头面与镯子耳环项圈等。
因为媒人说了,仇家的嫁妆估计能有三十六抬,所以自家这边的聘礼不能太寒碜。
买完首饰又去成衣铺子买了几身丝绸婚服,绿色锦绣礼服上绣着富贵如意与百子千孙图,连两双绣鞋上都是用金丝绣的富贵祥云。
这些东西接亲的时候要带去女方家,让新娘子穿戴着上花轿。
之后春娘又建议大嫂给她自己与姜大伯也买两身丝绸衣裙,留着会亲时穿。
姜大嫂还从未穿过丝绸衣裳,连连摇头:“家里有新衣,我我就不用了。”
春娘笑道:“家里那些衣裳的颜色太素净了,哪里能在喜宴上穿?”
姜大嫂无奈,只得买了两身。
买好东西,两人坐上马车,由姜泉驾车回姜成的宅子。
这时,樱宝姐妹几个在燕茹的带领下,去逛胭脂香粉铺子。
新郎家接新娘子也必须有胭脂香粉与面脂,还得有香胰子、香囊、熏香等物。
当然,女方陪嫁中也会有,但成亲当日不能用,新娘子只能穿戴男方送去的衣裳饰物。
樱宝对这些不感兴趣,拉了二妮姐姐去隔壁挑选驱傩面具。
这些彩色面具上画着鬼怪野兽,小孩子最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