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397)
樱宝端来早已准备好的茶水与点心,给两名报子吃。
来报喜的报子,是要留下吃喜酒的,春娘在灶房忙着做菜,二妮与姜泉一大早就过来了,也在灶房帮忙。
没一会儿,又有两拨报子来报喜,春娘同样给了每人二两的红封。
左右邻居见状,纷纷来道喜,樱宝捧出糖果点心,让他们抓着吃。
吴老先生很是得意,在外头显摆一阵子就带着姜杰进屋,给他讲授府试的事情。
四月份就得去府城参加府试,那才是重中之重。
县试大多考的是基础知识,以默写经论为主,再就是看学子的书法笔力。
只有通过县试,你才有资格去府城正式考试,由府城知州或者太守监考,院试则由朝廷委派的学政督考。
接下来,县令召见考了前三的学子,见到姜杰还很惊讶。
八岁的县案首,还是很让人稀罕的。
县令给了姜杰一套文房四宝,外加一本书册,以兹鼓励,又给另外两名学子各一套。
这两人年纪都不小了,一个二十二,一个二十八。
三月份,由姜三郎带着儿子与闺女去府城考试,一同去的还有吴老先生与元宝。
元宝见小堂弟都考中县案首了,也想明年下场试试。
他比小堂弟大好几岁,今年都十三了,学习也很扎实。
但他的授业先生觉得他还需磨炼,就没让他今年考试。
可当得知他家八岁的小堂弟竟然考中县案首,那个老先生坐不住了,有点后悔今年没让元宝下场。
这不,听说小案首要去参加府试,授业先生就让元宝也跟着去涨涨见识。
第三百三十三章:府试
樱宝与老爹弟弟等众人坐船去府城,同船的还有好几名通过县试的学子。
他们与姜杰结成联保,自然要一起去府城。
在船上行驶几天,总算到了府城。
上次樱宝在府城的时候,曾委托温夫人帮她买了一处院子,有五间房屋,里头一应家什都置办齐全。
这会儿她带着一群人住进这个宅子里。
温夫人得知姜杰考中县案首,很是高兴,但为了不影响姜杰学习,便没让自家儿子与魏湛过来打搅。
樱宝到达府城后,就自己去集市买菜买肉,回来交给老爹,由他带领几人做饭。
现在家里住了不少人,四名结保的学子,两名帮他们作保的廪膳生,还有随行的五六人,加上自家四口人与吴老先生,都二十多口了。
好在这些人都很斯文,品性也好,即便羡慕姜杰有吴老先生教授课业,也只默默搬个小马扎坐在窗外偷师,也没有进屋打搅的意思。
陪学子们来赴考的人,更是大气不敢出一声,就怕影响到自家人偷师。
很快到了四月,大家先去府衙领了考证,接着就是考试了。
府试的规模可比县试大多了,足有近千人参考。
姜杰经历过县试后,现在倒是一点不怕。
反正自己手里有姐姐给的药丸子,还有好吃的茯苓小饼子,别说考三场,就是再考五场也吃的消。
府试考的是帖经、杂文、与策论,主要内容为记诵、词章与政见实务。
姜杰与师父游历期间,早已对时事政务有了自己的见解,还通读过很多经典文献,加上有姐姐给的五鼎芝让他醒脑,答起文章手到擒来。
三场考试结束,众人要在府城等待放榜。
住在樱宝家的四名考生也没歇着,他们与两名廪膳生,依然每日在吴老先生的窗户下偷师。
元宝有幸陪在小堂弟旁边,正大光明地跟着一起学习。
十天后放榜,元宝与樱宝跑去考场门口看榜。
就听铜锣一响,衙役拿着榜文出来,在榜亭里张贴。
许多书生与家人挤挤攘攘过去观看。
“中了!小杰考了第三名!”元宝指着榜文惊喜大叫。
樱宝也看到了,心里非常高兴,
弟弟府试能有这个成绩,院试十有八九能通过,到时候自己就是秀才公的姐姐了,哈哈哈!
门丁在榜文刚拿出来时,就已经将考中的学子名号与名次偷偷给了在外守候的报子,让他们接了去报喜,到时候得了赏钱也得分一点给他们。
这给名次也有讲究,越是排在前头名次的,报子得到的赏钱可能也越多。
一对报子接了几个长条形的白条子后,火速赶去条子上记录的地方报喜。
有的地方远,但名次靠前的,他们也要去。不仅去主家报喜,还得去他直系亲戚家报,比如外公外婆或者祖父祖母家,报一趟下来,少则几贯,多则几十贯,这一年的嚼头就够了。
这边,樱宝与元宝火速往回跑,告诉家里人好消息。
哪知报子比他们跑的还快,早上门报了喜,接了赏钱又火速走了。
码头那边还有一艘船正要开往琴川县,他们可不能耽搁了。
吴老先生对小徒弟能考到前三名完全在预料之中。
“接下来就是院试了,估计在五月份进行,这段时间你要好好将诗赋练一练。”小徒弟吃亏就吃在诗赋上,吴老先生决定给他恶补一下诗词歌赋。
姜杰点头,乖乖拿着书册到院子里练习作诗。
还有二十多天就院试,比府试更难考,他得抓紧练习。
樱宝趁着这段时间,一个人去府城的集市购买很多东西,包括粮食与蔬菜种子,偷偷装进洞府,也顺势将洞府里的瓜果蔬菜拿出来,交给老爹,让他分给众人吃。
住在家里的四名赶考学子,有一人的府试没过,带着自己书童先回家去了,于是姜杰的五人联保还得找一人进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