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543)
张员外?去年被杀鸡儆猴的那个豪绅好像也姓张吧?
“带他们几个走,将尸体与箭矢也都带上,咱们快些回县城!”再不走,那个张员外肯定还有后手。
侍卫们立刻将尸体担放在马背上,受伤的几人也被一并带走。
魏湛催马顺着田埂疾驰,一直跑出这片区域,这才重新上了官道,直奔县城而去。
他们没有找驿站求助,而是一刻不停地奔进城内,来到县衙门口,直接将尸体抛在地上。
有几名受伤的侍卫回郡主府,向郡主禀明情况。
樱宝一听魏湛半途遭遇伏击,顿时紧张不已,“仪宾受伤没有?”
“郡主放心,将军并没受伤,咱们有几名兄弟伤着了,但都问题不大,正请府医处理。”侍卫队长道。
樱宝松口气,取出一包药丸子交给侍卫队长,“这里面有伤药药粉,还有内服的,你拿去,分给诸位。”
侍卫队长也没客气,接过药包,一抱拳:“多谢郡主。”
“你们几个安心在家休息,等伤势好了再上值。”樱宝道。
“是!”侍卫队长退了出去。
樱宝随即换上礼服,戴上御赐顶戴,带着一队仪仗出府,前往县衙。
此时县衙门口围了好多人,正议论纷纷。
就见两名侍卫大声说道:“这些都是刺客,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杀咱们大将军!你们都过来认认,可有熟识之人,之前他们都在谁家当差,若所言确凿,咱们大将军有赏!”
侍卫呼喝几遍,果然有人过来查看。
但他们大多都不认识。
有一名衣裳褴褛的人开口:“官人,小的认识这几人!”
第四百五十九章:越俎代庖
侍卫一听,立刻将此人带到魏湛面前。
魏湛正坐在县衙门口的一张椅子上,问:“你说说,他们都是何人?”
衣衫褴褛的人一抱拳:“回禀官人,有几名是咱们乡张员外的仆人,另两名是张员外女婿家的亲戚,其余小的就不认识了。”
魏湛打量此人:“你是哪里人?为何认识他们?”
衣衫褴褛者满怀恨意道:“小的原与张员外是同乡,后来家里田地被张员外家夺去,我老父也死在张员外之手,此后小的一直在县城乞讨为生,所以对张员外家所有人都记得清清楚楚。”
魏湛沉默,一抬头,就见妻子在一群人簇拥下款款而来。
“你怎么来了?”魏湛连忙起身,站到娘子面前。
樱宝打量他一眼,问:“为何坐在外面?”
魏湛笑了笑:“县令称病不出,我只好坐在外面。”
樱宝环顾四周,说:“既然如此,咱们就在县衙外头摆个公堂,亲自审理这起行刺案!”
说罢,请来宋长史,还有其余郡主府署官。
再让人抬来一个长桌,摆在县衙门口。
数十名侍卫排列两旁,樱宝与魏湛坐在案桌旁,身后是举着障扇的宫女、扶着华盖的内侍,以及仪仗队众人。
一名内侍尖声叫道:“郡主在此审案,你们有什么冤屈的,都可以递交状纸,郡主替你们做主。今日审理刺杀一案,目前已有一名人证,你们还有谁认识地上刺客?一并来回话。”
顿了一会儿,就在几名活着的刺客被拖过来时,又有两人站出来,表示认识这些人。
“我认识他们!这是张员外家的佃农!”一人大声道:“他们经常跟着张员外做恶事,老天终于长眼,要收了他们了!”
另一人道:“对对!他们就是张员外家的打手,谁敢不顺从,都由他们出面害人!”
樱宝朝宋长史看去:“宋长史,将他们口供都记录下来,摁上手印。”
宋长史这次没有言语,让小厮拿来笔墨纸砚,亲自开始书写。
随着证人越来越多,樱宝不仅仅听他们指控张员外,还引导他们述说哪些人与张员外家走的较近,是否存在相互勾连,共同犯罪的证据。
于是有好几人叙述,张员外家是做粮食生意的,县城最大的粮铺就是他的,进粮用大斗,出粮用小斗,旁人稍有不满,他便派仆人殴打。
还有人说,张员外有好多庶女,他经常将庶女送给官人做妾,有一名庶女,于半年前被抬进县衙后院。
怪不得!
樱宝与魏湛对视一眼,转而下达命令:将张员外一家捉拿归案。
此次捉拿犯人的全是郡主府侍卫,一共二百来人,直奔张员外位于县城的宅院。
将县城张员外家所有男人都抓了起来,还将他家大门也贴上封条。
到了第二日,众侍卫出城,将乡间张家所有男人都抓起来,投进县衙监牢。
这时,梅县令方现身,向魏湛解释自己确实生病卧床不起,并不是有意不出现。
梅县令朝魏湛一拱手:“大将军,您就将张家的案子交于下官便是,下官定然好好审理。”
魏湛淡淡扫他一眼:“张员外行刺一案,我已经上报朝廷,想必朝廷很快就会派人前来,就不劳烦梅县令插手了。”
梅县令闻言菊花一紧,当即道:“那怎么可以,下官才是本县的父母官,大将军未免越俎代庖......”
魏湛冷哼一声:“就你?也配当周河县的父母官?”
随即吩咐左右:“去县衙内院,将窝藏的犯人抓起来!”
若他猜的不错,遍寻不见的张员外,此刻应该就藏在县衙的院子内。
“是!”侍卫们领命,冲进县衙内院,果然找到两男一女。
两男的中,一个五十来岁,留着花白胡须,正是张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