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96)
陈大嫂用脚踢一下丈夫,“你说我猜的对不对?”
陈大皱起眉,“若果真如此,咱们可不能留这孩子在家里。”
万一这孩子真是偷拐来的,那自己一家岂不要给韩氏姐妹背锅。
朝廷对拐卖人口处罚极重,重则砍头,轻则流配边疆,为了区区两贯钱,真没必要替人担这种风险。
“哼!就知道那个韩月娘不是好东西,真有好事能让咱家沾到光?”陈大嫂气哼哼道:“往年也没见她来咱家几回,这么大老远巴巴跑到咱这里,原来是想祸水东引啊。”
陈大不满道:“说这么多有啥用,你就不该留下这孩子。”
陈大嫂白了丈夫一眼:“我那不是没反应过来么,最后越听她说话越觉得不对劲,什么孩子难管教,我瞧那孩子乖巧的很,白白嫩嫩的,养的那样好,想必在家也是及受宠,可这样受宠的孩子,韩氏姐姐怎么可能舍得将她送给别人家管教?
还说啥随便打骂,只要不打死就行,有这么让人管教的么?我都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她韩氏仇人家的了。故意把她拐来想报复呢。”
第七十九章:成了小乞丐
陈大听妻子这么一说,就有点坐不住了。“那你留那孩子在家岂不是个祸端?”
“谁说不是呢。”陈大嫂开始发愁。
“要不,咱们把她送官吧。”陈大道。
“送什么官?”陈大嫂没好气道:“万一那孩子真是拐来的,咱们就是送官也没用,平白得罪了韩氏与你弟弟,说不定你那兄弟还要怪你多事呢。”
那陈光禄年轻时就贯会奉迎,四处结交朋友,跟县衙官吏也多有打交道,路子广的很,若自家就这么将孩子送去,该如何说?
难道说是那韩氏送来的,自己害怕牵连才送官?别到最后被他夫妻倒打一耙,自家反而惹得一身骚。
“那怎么办?”陈大抓抓头,烦恼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当初干嘛应允她。”
陈大嫂踹了丈夫一脚,恼怒道:“跟你说了我当时没反应过来。”
陈大不坑声了,埋头喝粥。
“哼,韩氏不是不让那孩子出去么,那咱们就让她不小心走丢好了。”陈大嫂两眼闪着精光,“咱谁也不能一天十二个时辰看着她吧。”
陈大从饭碗里抬起脸,“那要是那孩子不走呢?”
“不走咱不会让她走啊。”陈大嫂胸有成竹:“明日正好有庙会,小孩子在庙会上走丢的多着呢。”
,
晚间,樱宝被安排在一间堆放杂物柴草的小茅屋内。
陈大嫂丢给她一个黑乎乎的破麻被,让她在草堆里睡觉。
等她们都走了,樱宝这才进入洞府查看自己收集的物品。
自上次小杰落水事件后,自己在洞府存了不少东西。
有旧衣裳旧被子绳子筐子等物,还有一些米面等,但这些东西暂时派不上用场。
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腕已经被洗干净,证明韩氏等人已经知道自己身上没有胎记,那也就是说,韩氏已经认为自己不是她闺女。
可明知自己不是她闺女,还让小韩氏将她送到百余里外的周河县,说明韩氏并没放弃那个念头。
那么等待自己的,要么被灭口还是被灭口,这只是时间问题。
若是韩氏果真生了儿子,或者这期间发生其他事情,那自己肯定会被提前弄死,这点毋庸置疑。
一个大人想弄死一个小孩太简单,之后随便找个地方埋了,神不知鬼不觉。
所以,自己不能在这个地方待下去,也不能告诉这家人实话。
她最好一直装成个四六不懂的小娃娃,然后再想法子逃走。
第二天一大早,
樱宝身上的破被子被人揭开。
陈大嫂笑眯眯看着她,塞给她两个黑面馒头,“饿了吧,赶紧吃。”
樱宝定定神,接过两个黑面馒头。
只听陈大嫂道:“今儿前街那边有庙会,你去不去呀?”
樱宝眼睛一亮,点点头。
“那让小姐姐带你去吧。”说着拉过一旁的女孩,塞给她两文钱,“去庙会看好小妹妹,她可是你三婶家亲戚呢。”
女孩欢喜地接过两文钱,牵上樱宝的手,带她往外面走。
樱宝一脸茫然跟女孩往外去,回头望一眼,就看到陈家大嫂面色沉沉地看向她。
外面天空灰蒙蒙的,还没怎么大亮的样子,八九岁的女孩牵着一个三岁多的女娃娃朝巷子外走,并没有人留意。
这条巷子又脏又破旧,住在里面的人家也都不富裕,大人孩子走出来都穿得破破烂烂,连东陈村的村民都不如。
女孩带着樱宝左拐右拐,穿过两条街道,最后来到一个山丘下。
这里已经有很多摊贩正在架摊摆货,看样子真是赶庙会的日子。
女孩将樱宝带到一棵老榆树下,让她在树根上坐着,说去买东西给她吃,叫她不要乱走。
樱宝点头,然后就见这个女孩蹦跳着离开,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这是,把自己扔这里了?
樱宝诧异,左右看了看,立刻站起朝另一个方向走。
前方有一大片长青灌木,在这凛冽寒冬下依旧郁郁葱葱。
樱宝便躲在灌木中间从洞府取出一套旧棉衣。
这衣裳已经短小,颜色也褪色,但还能穿。
樱宝还是不放心,将旧棉衣外侧摊在泥里踩了一会儿。
再拿起来,这身旧棉衣外面已经不能看了。
樱宝踮起脚朝左右前后看了看,见四下无人,赶紧脱去身上红花新棉衣,换上这套脏污不成样子的旧衣,再把自己脑袋上的小揪揪扯下来,抓一把污泥揉在头上脸上,再悄悄取出小铜镜照了照,得,妥妥一个脏污小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