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98)

作者: 久l久 阅读记录

只要她顺着官道走,不出十天应该能回到家。

女孩见樱宝固执,也没坚持,转身去用打火石点火煮食物。

乞丐们今日收获颇丰,不仅煮了一大罐子杂七杂八的食物,还每人分到一个馒头一块糕点。

樱宝也吃了一碗煮杂烩,这才在角落躺下。

奎哥拿来一个破烂褥子,给她晚上御寒,随后就在她旁边躺下。

几个小乞丐挤在一起,很快睡熟。

樱宝见奎哥还没睡着,试探问道:“奎哥,我跟爹娘失散了,你可不可以送我回去,到时候我爹娘肯定付你一笔银子。”

奎哥明显不信,笑道:“你确定你爹娘会付我银子?”

樱宝点头:“确定。”

奎哥嗤笑一声,“可我不确定。与其吃力不讨好,倒不如把你卖去花船,到时候十两银子跑不了。”

樱宝黑了脸。

她就知道,这乞丐根本不可信。

不仅乞丐,就是整个县城都找不出愿意百里迢迢送个陌生孩子回家的人。

他们不信自己也情有可原,毕竟谁都不能确定一个小孩子的话能不能兑现。

在大多数人看来,她是个女娃娃,说不定是被家人故意遗弃的,所以又怎么愿意走百多里路程,将她送回家。

因此,樱宝只能自己想法子。

求人不如求己,那她就自己走回去。

唉,自己忽然不见,也不知阿娘怎么样了,老爹与大伯二伯都去上河工,家里只有阿爷阿奶,估计他们都要急坏了吧。

第二天,天空下起雪粒子。

土地庙里的乞丐们被冻得瑟瑟发抖,一个个缩在草窝下不肯动弹。

樱宝虽也觉得冷,但还能忍受,她爬起来去外头解决人生大事,这才又返回。

一抬头,就见奎哥双臂抱胸倚在墙边,似乎一直盯着她。

赢宝黑了脸,气鼓鼓问:“你偷看我?”

奎哥呵呵笑了,“小屁孩,看你又怎样。”

樱宝真生气了,冲过去狠踢他一脚,骂道:“不要脸!”

奎哥倒也没恼,拎起樱宝的衣领回了土地庙,将她丢在草窝里,说:“回头带你出去吃好吃的。”

樱宝滚进草窝不理他,又迷糊一个时辰,几个小乞丐陆续起来。

昨晚的食物所剩不多,几人分了分,这才各自出去。

奎哥又拎起樱宝,“走,咱们去吃大餐。”

“别拎我!我会走。”樱宝不满地拨开他的手,气匆匆往前跑。

雪粒子打在脸上有点疼,但樱宝不管这些,自顾自跑的飞快。

“走错了,这边!”奎哥几步赶上来,拽住她手臂,“往这边。”

他指了一个方向,“咱们去三清观。”

“马上是下元节,三清观那边有斋祭,只要咱们赶的巧,就能吃到糯米团子。”

第八十一章:说假话是耗子变的

道观在山上,因下着雪粒,路上并不好走。

樱宝走一会儿就不肯再走,坐在路旁树下不挪窝。

她一点都不想吃什么糯米团子,她只想回家,然后缩在温暖的棉花被窝里听弟弟们背书。

见狗头金赖住不走,奎哥只好过来拎她,又觉拎着太累,索性将她背起来。

樱宝乐得轻松,趴在奎哥背上四处张望。

道观门口已经来了好些人,都是过来送斋祭的。

只见信徒们将一包包食物放在太上老君神像前,焚香祷告。

奎哥望着那些祭品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那里有糯米团,有馒头糕点,还有整鸡整鱼。

其中鸡鱼都是会被祭拜者再带回去,但零散的糯米团子与糕点馒头不会带走。

奎哥将樱宝放下来,推了推她,让她上前去捡人们不要了的祭品。

樱宝只得上前,左右看了看,哒哒哒跑去祭台旁捡人家祭拜后掉落的馒头糕点。

第一波祭拜完,祭拜的人就会把自家祭品带走,接着又会有第二波人再摆放上去。

这期间就会有零散糕点掉在地上没人理会。

樱宝来的不凑巧,旁边还有其他孩子在捡,于是她只好等在旁边。

人们排着队等待上祭,还三三两两在一起说话。

忽然人群里有个穿着道袍的人引起樱宝注意。

这人三十来岁,戴着黑色幞头,面目俊秀和善,下巴留着短须,但他脖子处却长个鸡蛋大的鼓包,虽用布巾遮住,但樱宝眼尖,还是看出来了。

引起她注意的并不是他脖子处的鼓包,而是这人肩上斜背着的油亮大葫芦。

那葫芦细腰处还系了一根五色丝绦,丝绦尾端坠着流苏,流苏上还结着几个小玉珠。

能给葫芦如此精细的装扮,显然这葫芦倍受主人喜爱。

这是…吴道子?

上辈子曾经有过几面之缘的葫芦痴人吴道子,没想到他年轻时竟这般模样。

若不是他背着的大葫芦,樱宝都认不出他来呢。

想当年自己第一次遇到此人时,他已经相当落魄,头发快掉光,人瘦的似一把骨头,脖子上的瘤子有香瓜大,把他脑袋都挤歪到一旁。

但此人非常有才华,写一手好字不说,还会弹琴舞剑,据说二十多岁就中举,后来去京城参加会试,又中了二甲进士。

可不知为什么当了游方道士,整日背着一个大葫芦行走江湖给人看病,人称葫芦神医。

是不是神医樱宝不知,因为他就没治好他自己脖子上的大瘤子。

但此人重诺,也讲义气,还乐善好施,遇到那些贫苦百姓问诊,他还倒贴钱给他们抓药。

没想到自己运气这般好,竟在此时此地遇到年轻时的吴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