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120)

作者: 南伍 阅读记录

宋仁宗之后还让晏殊尝试复原了一下,复原场景自然也是保留了。

宋仁宗心里自然也是有着把辽兼并的想法,那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领土,只可惜……没这个实力拿回来。

辽使臣拿了东西,又尝试了一下,发现依旧没办法挖走宋的墙角,只好含恨离去。

大胡子的身体恢复好了,种古年轻力壮加上有御医们的多人问诊,恢复地甚至更快,自然又在回辽的路上作伴了。

辽送来的东西,大宋也得想办法轻点,书画这些放仓库,至于那石头……

“什么?你是说,辽国那些人千里迢迢送来了一些褐色、黑色的石头?”

“确定不是煤炭吗?”苏景先皱眉,“你们有看过吗?”

煤炭,实际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发现的记录,但是一直没有普遍使用。

哪怕是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也是烧薪为炭,准确来说,是木炭。

这么多年一直伐木烧炭,也相当影响环境,很多地方的树木不丰,从而导致了更多的地质灾害,大宋本来就是煤炭开始普遍使用的时候,所以苏景先反问的时候,自己都有些震惊。

或许真的不是煤炭呢?在看到之前,苏景先依旧抱着这样的想法。

结果见到之后,意外发现。

真就是。

“原来煤炭长这样,和烧的木炭还是有点不同的吗,看着好黑。”最兴来自然也跟着苏景先去了,他作为苏景先刷开各处地方的门票,他不去,苏景先也看不了。

“烧这种煤会有黑烟,宫中烧不了。”也是有人认识的,朝堂上的众位大人不认识,但是作为仓库的人见得多,什么都得认识,不然被偷了不知道,那就完蛋了。

“如果是黑烟的话……我倒是有点办法。”苏景先正好也想到了,把煤炭变成无烟煤,只需要了解一些物理和化学的方法。

“什么屋里化雪?”苏景先不小心说了出口,最兴来有点懵。

苏景先笑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辽竟然千里迢迢给我们送了这么多的煤炭,这个冬天诸位大人能过上个好日子了。”

苏景先发现了那堆没用的石头是辽送来的煤炭!

苏景先有办法把有黑烟的煤炭变成无烟煤!

这两个消息几乎是同时传到文武百官的耳朵里。

“你这大宝哥哥,究竟有什么是不会的?”宋仁宗有点无奈了,现场那么多人,辽开采的时候肯定也有很多人,他们挖出来了这些个大小不一的“石头”送过来,就是觉得这东西没用。

“辽还和我们换了一些木头回去……”

这换木头还能干什么呢?大宋冬天冷,辽更冷,他们需要抗寒,结果送来的这个东西就是抗寒的……

“这比告诉他们这个是宝石,更让他们难受吧?”最兴来也是这么想的,谁知道苏景先当场说了一句。

“其实煤也有部分可以作为宝石,来打造装饰品。煤精石啊,甚至就是从煤里面挖出来的,比煤要更漂亮些,到时候我们可以制作点工艺品嘛,下次要是有辽的人过来,我们展示展示。”

苏景先的方法还挺损的,不过最兴来并不觉得,甚至认为想当不错!

冬天,包拯家里难得暖和。

包繶窝在家里,旁边坐着的是非要来他家玩的苏景先,两个人看着外面飘落的雪,看着家里面烧着的无烟煤。

秋天的积极还是给冬天带来了便利,苏景先实现了让百官获得一批额外的煤炭的目标,包家的冬天正是百官的一个缩影。

“你知道吗,你家二师父最近经常来我家里。”包繶想了想,还是把这件事和苏大宝说了。

苏大宝烘得暖洋洋地,脑子也放松了很多,“嗯?来做什么?”

范仲淹以往总是催着苏景先读书,苏景先也很乐意配合,两个人几乎是无话不谈,但是这件事苏景先并不知道。

“说是有什么想法,需要我爹爹支持,爹爹劝他三思而后行,说他的办法会得罪很多人。”

包繶想了想,还是把自己听到的都说给苏景先听。

“这件事应该你家二师父没有告诉你,他说是担心你参与进来,会影响到你的仕途?”

“什么事情,又是得罪人,又影响我的……”苏景先说着说着,脑子被自己说清醒了。

范仲淹,得罪人,需要支持……

这不是庆历新政吗?

第038章 开始种菜

庆历新政, 是范仲淹主导的变法。

之后还会有一次王安石主导的变法。

两次变法在历史书上的地位,和大宋背诵天团在语文书上的地位一样,绝不会有人不知道的程度。

可惜,两者对于大宋来说, 都不算成功,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

苏景先坐起来,别的都还行, 如果说这个改革就是一次不成再来一次的状态, 那苏景先一点都不担心。

可是大宋的这两次改革, 不仅承担了改革的作用,还有排除异己的副效果,结束之后更是连带着贬谪一起来的……

这, 这……

苏景先站起来, “我要去找一下二师父。”

“你别去。”包繶伸手把人往回拉,“我爹在劝的。”

范仲淹的改革实际上是众多主战派的众望所归, 他也很轻易地找到不少支持者, 但是……

“你也先别急。”韩琦和人仔细分析, “你想, 大宝做事儿都会先写个规划……”

“喏, 等我说服了你们, 就去说服官家。”范仲淹递上了一本厚厚的奏折, 如果不说这是奏折, 怕不是以为他现写了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