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137)
别说别人,就说包繶,来的时候不说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也好歹是一个城里孩子,现在好嘛……
在苏景先说,他们的西瓜种植最先受惠的就是老百姓,这东西在沙地、丘陵甚至是盐碱地都能种植,只要我们研究地好,可以完全不挑生长环境。
一听这话,包繶完全没想到,这意思是他们的研究方向需要让这个瓜“耐旱、耐土地贫瘠”,这问题多艰巨啊?包繶被“农民受惠”几个字蒙蔽双眼,直接撸起袖子往前冲了。
我,杨志新,就算是被赶出去,也不会……
“这玻璃口径再小一点啊,密闭性不好了,影响我做实验啊!”杨志新穿着苏景先规定的,做实验一定要换上的白大褂,也没有在乎实验气体多难闻,只默默又整理了自己的口罩,看着这瓶瓶罐罐,和他刚刚从液体中提炼出来的固体,心里唯有骄傲和满足。
这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杨志新拥有了这么大的态度转变呢?
我们把时间再倒回到之前,苏景先刚准备开始做实验的时候。
苏景先从琉璃厂订做了自己想要的玻璃制品,各种奇奇怪怪的造型,有大肚瓶,有长颈瓶,还有的瓶子更是一左一右两个口,用的是木塞子。
杨志新看到这些的时候还不为所动,只把自己当个给苏景先打下手的辅助角色。
但是吧……
苏景先这人就像是有魔法一样,他把原本还是结块的粗盐,往这套瓶瓶罐罐里面一过,也就是用那么点小火,据他说是酒精灯,总之这么火一燃,然后再另一边过冷。
转了一圈,原本粗糙的盐块,就变成了粒粒分明的细砂一样的盐。
教练!我想学这个!
杨志新的求学欲望,让他真的在苏景先教练手里继承来了这一绝学!
站在这试验台前面的杨志新,多少都有了些挥斥方遒的意气风发在身上。
嗯……
苏景先看着这一幕,觉得好像又没有自己什么事了。
这焰色反应只需要等着杨志新把他要的东西都提纯出来就行,苏景先相信自己的这些小伙伴,他们对做成、做好一件事都有着出人意料的执着在身上。
默默从实验室退出去,苏景先又去看包繶他们那边的进度,包繶是和沈括一起研究的西瓜。
之前在苏景先的领头下,农庄的种植实验有了香瓜这个成效,他们的成品香瓜好吃,留下来的香瓜种子也是一绝,已经开始在户部的牵线搭桥下,对外出售了。
今年是售卖的第一年,买的人并不多,但是大家都很有信心,在这一批种子有效果之后,必定会有更多的人蜂拥而至。
现在嘛,包繶他们根据上一次的经验,从西瓜藤的生长情况,长花的情况、不同的人工授粉等等,各方面提前预判,种了一组又一组的对照,只等着都成熟,长成圆润的大西瓜。
只待最后出结果,选择出优异的种子们了。
看了一会儿,苏景先像是突然想起来一样,对着坐在他旁边,在等着下人帮忙研磨的沈括说道,“我们干嘛又搞别的东西,这农具不就是很好的利国利民的宝贝嘛?”
他们研究出来的新农具,自己用和推广的结果都大受好评。
沈括听他这话,先是默默僵硬了一瞬,然后像是想到了什么,转头,“你不是一直都比起现成的东西,更要有创新的东西嘛?”
沈括,一个后加入这个小团队的萌新,他能接收到的关于苏景先的消息就两个渠道。
一是他先前在青云学社买苏景先设计出来的拼图、积木等等,还有最新版的《学霸笔记》,植物手册这些,了解了关于苏景先的一些东西。
他作为苏景先的小迷弟,利用自己搜集到的消息,确定了苏景先就是创作这些东西的本人之后,在自家爹爹有机会接近苏景先的时候,果断推动,并且在苏景先真的来了自己家的时候,积极表现。
无论是在开封府会有沈周这位开封府府判陪同,还是府判会主动把人带回自己的家拿关于农具的手稿,都和儿子沈括时常夸奖并且表示想要认识苏景先脱不了干系。
有些巧合的相遇,背后或许是早有预谋。
而沈括对苏景先的第二个了解,就是最近真的进入了苏景先的小团体之后。
或许一开始和晏几道争锋相对,只是同为天才的互相看不顺眼,那之后就是精心计算过的针对,想要从晏几道那边得到更多的关于苏景先的消息,他这个后入场的人并不了解的那部分苏景先。
沈括早熟,虽然家里也没怎么教过厚黑学,但是多少也是知道,晏殊的能力的,晏几道这个晏家的宝贝小儿子,沈括要是真的和人结下死仇,反倒不美。
好在对方也只当做是普通竞争,两人也相处得有些诡异的平衡味道。
这……
沈括看着在懊恼自己又多做了一步的苏景先,脑子里不由得浮现出来了晏几道那张精致又冷静的小脸。
不会是晏几道故意的吧?
他后来,不知道苏景先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得用自己最新的创作,但是晏几道认识苏景先比他要长久,肯定是知道的,但是又故意没有说可以把现成的用作交换筹码……
“害,我去看看晏小山。”苏景先收拾好心情,也没闲着,起身就要往晏几道那边去了。
沈括因为有自己这个猜想,没忍住,也跟着走。
“哎呦,这几天你们没有竞争,这关系反而是变好了啊?”苏景先不知道沈括刚刚自己想了什么东西,还以为沈括是单纯的想要和晏几道见面呢,脸上挂着笑容,调侃两个小家伙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