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146)

作者: 南伍 阅读记录

外面的邻居因为香味出来观察,发现是苏家之后,还讨论了一波要怎么帮助范仲淹,至于今天这顿吗?

还是不吃了,这等范仲淹没事了,还不是想怎么吃怎么吃?

屋子里面,不知道还有这个插曲的苏景先,在带着两个弟弟烤肉。

主要是他烤,弟弟们在油水溅不到的地方,远程操控着。

“哥,哥,我想吃一片那个肉卷,好吃的。”苏和仲爱上了里脊肉肉卷,苏景先特地让后厨切的肥肉相间的猪里脊,肉多一煎出来更是香气扑鼻。

最主要的是,苏东坡自己做东坡肉吃的很香,他本身也对这种肥肉相间的肉并不排斥,现在更可以说是喜欢。

“哥,想吃那片菜叶子。”和苏和仲不同的就是苏同叔了,他比起肉,对菜的兴趣好像更高。

因为年纪小,所以苏景先给他把菜煎好之后,都会让下人再剪的细碎些,方便下口,好在苏同叔也不挑。

三兄弟吃的是石板烤肉,苏景先拿了原本放在一边,作为装饰的石板。

“这石板,虽然看着一般,但是做烤肉还真的是,味道一绝。”苏景先自己吃完之后,觉得自己的手艺和石板的优质,都是不可缺少的成分。

“一绝是吧……”身后,悠悠的声音传来。

正是这石板的主人,苏明允。

第047章 训练

“怎么回事啊?”苏明允看着自己的大儿子……

手上刚烤的肉, “这肉怎么吃起来这么香,难道真的是石锅烤出来的更加有味道吗?”

“估计是石板比其他的更加好保存热度吧?平时石头被太阳晒一晒都会很烫,估计存也因为这样会更好煎食物?”

程芸一回家就被苏景先他们拽到了这里,一起享受起来烤肉。

苏景先也没忘记爷爷奶奶和妹妹们, 拿弟弟们试过自己煎炸的手艺之后, 就把一大家子都拉了过来。

“要是我以后不考科举的话,烤肉感觉也是一条出路。”苏景先烤着烤着开始感叹。

苏和仲迅速点头, “是啊是啊, 哥你的烤肉技术真的好棒,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肉!”

“也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菜!”苏同叔也没有很配合地夸着自家老哥。

苏景先摇了摇头,“没有那么好吃啦,不过我的蘸酱做得还是不错的, 这个辣椒粉真的很香, 要不我们在酒楼也上吧?”

程芸最近越来越忙,因为苏家酒楼在汴京站稳脚跟了, 但是程芸又开了一个程家酒楼。

毕竟农庄做起来了嘛, 又可以像在蜀中一样靠美食来吸引人了, 程芸就又开了一家。

苏家酒楼的侧重点变成了洗浴, 而程家酒楼则是延续了原本的说书习惯, 这次的书变成了书生们的话本。

也因为有苏景先这个大买主, 很多家境贫寒的书生闲来无事的赚钱手段, 多了一个写话本子赚钱, 很多人反而因此从没法糊口到得以养家,更是让苏家在一些书生群体中的口碑大好, 这就是另一件事了。

弄这个的话……

程芸想了想, 感觉也还算靠谱,“应该也可以的, 正好新的酒楼需要有招牌,用这个倒也算合适。”

“还可以出售小块的石板,给想要自己在家做的人。”苏景先在生意这块不说是头脑精明,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换作平时,绝对是得到父母们的大肆赞同,但是这次吧,即使是他们也听到了范仲淹的事情。

“我们这里卖出去的石板,要是出现了什么问题……”苏明允顿时想得有点多了。

“你这个榆木脑袋,怎么这么瞻前顾后的。”苏序不知道范仲淹的事情,敲了敲自家儿子的头,十分恨铁不成钢,“这东西卖出去了,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苏景先则是沉思了片刻,像是被点明了什么事情一样,看着老爹的表情里面满是高兴,“爹爹,我想明白了!”

他放下手中的肉串,迅速跑进了书房,只留下一脸懵逼的家人们,不知道他究竟突然想明白了什么?

“怎么一下子就走掉了?吃饱了吗?”史萍娘和苏景先的关系最好,这是小儿子的第一个大孙子,还是他们老夫妻俩亲自带的,又那么聪明听话,看着这哒哒哒跑走的小背影,只担心孙子会不会饿到。

苏序则是在这样的反应中,有点明白了什么,他看着自家小儿子,一脸严肃。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别看我年纪大了就觉得我帮不了你们了,跟我说,我也是有点人脉关系的。”

“你小儿子难道就没有点人脉关系?这不是咱能解决的事情,别担心了。”苏明允拍了拍自家老爹的肩膀,正要三言两语和他解释清楚,就被自家俩倒霉儿子给打乱了思绪。

“同叔,你别靠太近,就咱俩的肉,一贴到石板上,不是秒熟吗?”苏和仲还在这里劝苏同叔呢,结果自己已经先行一步靠近了石板,这要不是被下人及时拉住,苏家就要多上一道肉菜了。

“你……”苏明允真的有点受不了了,“苏轼!你要吃东西也不要这样啊,家里是短了你的吃食了吗?”

把苏洵气得开始叫苏轼的大名了。

苏轼?

苏景先隐隐约约听到这个耳熟的人名,回头再看去,停下脚步仔细听,又听不见了。

他只当做是自己因为太着急了,所以出现了幻听,又往前走去。

说来也巧合,苏家几乎没有在家里称呼过苏轼、苏辙的大名,也没有给孩子起什么小名,就苏和仲、苏同叔这样叫着。

而伯仲叔季又是十分大众的起字的方式,苏明允提前给小孩起这个字,除了外面的闲言碎语,家里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