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219)

作者: 南伍 阅读记录

“大宝,大宝哥,你也来一句。”

都是同学,加上晏几道说得也是实情,他和苏景先自从下场之后,真就包揽了前二名。

这和国子监比试,也就只能期待他能够力压群雄得到第一了。

被要求也讲两句的苏景先,应邀站了起来,不过他没有放什么战前狠话,而是问了老师。

“老师,我们和国子监的考试是各自在各自的学校,由各自的老师监考嘛?那时候怎么确信彼此的老师没有包庇他们呢?”

虽然没有放狠话,但是直接开始怀疑对方能够为了第一的名次开始舞弊,好像……

更狠啊。

“这也是个重点,来,这是今天要考的卷子,你们先去考,我去把大宝……苏景先的问题和崔校商议一下。”

老师把手上的卷子递给第一排,让人分发下去,自己匆匆离开了。

大家趁着还没开始考试,对苏景先一阵猛夸、

“真是个好办法,不用吹灰之力,就能让国子监看出来我们的自信,和对他们的不屑一顾!”

“不愧是大宝哥,这水平,牛!”

考试的时候,虽没有老师,大家依旧是安分守己,专注地看着自己的卷子没有作弊。

人是会被环境影响的,苏景先和晏几道,在最开始下场考试的时候,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每次考试必会提前交卷。

两个人写得满满当当,还提前交卷,最主要的是提前交卷之后的分数,依旧是全校最高的两个人。

要知道,大家虽然年纪有不同,但是考出来的卷子并不会因为年纪低就可以发简单的卷子。

在没有这俩的时候,他们一年级的第一总是要比其他年纪低上些许的,现在嘛反倒是超越了其他的年纪。

在提前交过几次卷子后,两人就不交卷了,转而在考试的时候领两份卷子。

用意也很简单,告诉所有人,时间来不及的话,练一练总是会提升的。

一开始两份卷子,他们只能做到第二份的三分之一的位置,慢慢到了二分之一,又变成了五分之三,现在都快要能够把两份卷子做完了。

而且,领两份,他们也会两份都分别排名。

被第一第二超越,和被第一第二挤出来时间写的第二份卷子超越的心情是不同的,更别提所有人都是眼睁睁得看着他们在第二份卷子上取得的进步的。

比任何事情都要直观的进步。

大家都不是什么自甘堕落的人,加上他们二人也确实在体能锻炼上从一开始的和平均值差不多,到现在慢慢变成中上游。

简直是现身说法了体能的提升能够提高思考的速度。

大家没有自信在做题的准确率上超过这俩,但是努力从答不完一整张卷子,到成功答完,努力坚持跑步,且跑得慢慢变快,这样的进步,所有人都自信自己能够做到。

国子监提出来的考试邀请,时间也来的很是巧妙。

“我们现在都能答完了,国子监那边未必吧。”

“我有个堂哥在国子监,也就是他爹的官位比我爹高,他脑子没有我好用的,肯定答不完。”

“嚯,难怪你刚来的时候看谁都不顺眼,还骂了我,原来是家里有去国子监的门路。”

“我哪有骂你,你这家伙,不要造谣啊,小心我去《太学报》社找记者们透露你前段时间跑不过我哭……”

“好了,你别说了。”

和太学这边比较轻松的局势不同,国子监那边就相对要两极分化一点。

一部分是家世好又学习好的人,他们也是最为期待这场考试的。

另一部分嘛,则是家世好的二世祖了,他们平时就被捧着,进国子监之后,更是像是已经通过科举取士了一样。

也不对,二世祖们有些知道自己压根不需要考试,就能够靠着家族得到官位,所以看谁都是“也就这样”“不如我嘛”这样的自傲。

“那苏景先,都被关在了太学里面了,还不消停。”

“听说这段时间太学都开始宣传自己比我们国子监要厉害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脸。”

“是啊,要家世,国子监的家世门槛比太学要高,要学习,也是优先来考国子监,太学那些被挑剩下人,脸皮倒是很厚。”

“不过是一个监牢罢了……”

诸如此类话在国子监里面传的相当开。

无他,很多人是青云学社的受众,但是吧,他们又放不下面子,自以为自己在国子监,而苏景先在太学,苏景先就会把太学那边得到的福利也给国子监放一份。

实际上压根没有,有一部分人就开始酸言酸语了。

这事,即使是苏景先都没有想到。

他在给考试设置奖项的时候,是有一部分人能够靠自己的运气好得到参与奖,参与奖是来自青云学社的非卖品,一般也会标上“仅赠送”这样的标签。

结果就是这批“仅赠送”,他和晏几道他们每天都在太学里面,不知道外面的事情。

太学的人旬假的时候,只要有诗会、辩论等各种能够炫耀他们手上这批赠品的地方,都会积极表现。

但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们因为是太学生,所以被赠送了这批青云书社不卖的东西,都是他们的宣传不到位!

也因此,国子监的众人在自己这边也开始考历届真题的时候,没有忍住向老师他们请愿了。

想要和太学们一起考。

才不是想要表现给苏景先看,从而得到来自苏景先的礼品赠送呢,当然,如果是苏景先非要送的话,他们也并不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