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278)

作者: 南伍 阅读记录

“老板你是在可惜吗?”之前的大娘也是没忍住开始调笑。

“那是啊,就一个就能得到我这里的最佳奖励了,真为这位小哥遗憾啊。”嘴上说着可惜、遗憾,但是脸上的笑却是怎么都压不下去。

“一点都不遗憾吧,说不定很高兴呢。”辽国的一个使臣这么说着。

他的同僚想法一样,“看着都已经在笑了,估计是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奖品,短时间里面想要拿出第二个怎么想都是困难的事情,但是没有没客户拿走的话,下次也能拿着这个来招揽客户。

但是老板,你虽然遇上那失手了的小哥能够松一口气,遇到我们就不一定了。

辽国的两位都自豪于自己从小到大的射箭战绩,不说是十步穿杨,也算得上是百发百中,面对这小小套圈,那不是易如反掌吗?

小小套圈,拿……

“嘶,怎么第一个就没投中。”

“下一个肯定要中了吧。”

“啊?十个我就中了三个?再来十个!”

“一次就十个啊,那我继续排队!”

一个人的失败并不算什么,他们可是有两个人,第二个人看完第一个套圈的姿势,也是稍微明白了一点。

圈的重量每一个都有差别,加上他们并不是套圈的熟手,甚至是第一次玩,准确率有差异也是正常的。

不过第二个人依旧很骄傲,因为他自觉自己和自己的同事并不一样。

我可是套过野马的,驯服过不止一匹!

小小套圈,我直接拿……

“怎么偏了……”

“它怎么不动……哦,我的问题。”

“我好像有点把握了,啊又偏了。”

“十个中了四个?算了,我也去排队!”

两个人又排到了末尾,和他们这样投完继续排队的人不在少数,当然,大部分人是根本投不中,所以又重新排队想要投中点再收手。

除了这两,就是韩文彧这个十中九的,所有人都想着,第二轮他一定能够十中十了,看着面色冷淡的小哥,大家也没有贸然上去打扰人家,只默默地自己和小朋友交流,又或者是和……

“你们俩是认识的吗?都好厉害啊。”

一个年轻的,看起来是小孩一样的人凑到了两位使臣面前。

“认识啊。”

“不算厉害,我们第一次玩。”

“下一次就厉害了。”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努力想要让自己看起来不是很在意过低的准确率,但是说实话,从表情上就能看出来,两个人都并不服输。

来搭话的人是太学的人,都是早早的就做好了预案的,说起话来也是捧着为主,甚至主动透露自己每次都扔不准,十次里面运气好了才能中个两三次,想拜师学艺的心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两人都不在乎,套圈嘛,教教人也没什么,倒是很高兴地教这个年轻人。

又是手腕要发力,又是不要紧张,眼神的落点不是手上圈的落点,还是要以圈为重心,判断自己怎么用力才能够把圈稳稳地套在自己想要的东西上去。

这样的聊天拉近关系的速度也是很快,他们没过一会儿,就有了近一步的聊法。

从怎么玩套圈,到怎么射箭,又从射箭到了小时候的爱好啊,现在的爱好啊,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聊到了同学关系、同事关系。

“我的那个同学,可烦了,每次考得成绩比我好看,又表现得学习毫不费力的样子,可恶。”

“啊?你们大……你们学得好痛苦啊,居然还有同学的争强好胜的关系啊,好难。我们也……也很不容易。”

“就是啊,现在大家都不容易。”

这个人边说,看这人的表情也有些可怜,像是同情他小小年纪,日子就过得这么不顺心。

另一个倒是看着很冷静,一直没有加入他们的聊天,只不过在感叹不容易的时候,突然皱着眉插话。

等等,不会是,发现我是有意带着人聊天的吧?

太学的那人心里紧张极了,生怕自己的故意被发现,但是表情依旧是那么一副愤愤不平中带着好奇的模样。

“学习这件事上,还是要认真的,人家考得好是人家的本事。”那人的眉头依旧皱着,“因为到了以后,就发现,很多人不是靠着本事了,就像是我的煞笔同僚!”

啊,没想到,这人不是来拆散这个对话的,而是来加入这个对话的,甚至迅速地学会了“煞笔”“傻叼”的说法,骂了那是一句又一句,等他骂痛快了,又恢复了淡然的神色。

“嗯,你们继续。”

很淡定,如果不是他的痛骂之声,似乎依旧萦绕在大家的耳边的话,这位太学生估计会更加相信他这么一副道貌岸然的表现的。

“你……”另一个使臣似乎有千言万语,但是不知道怎么说,就汇聚成了这么一句“你”。

而太学生就直白多了“哈哈”狂笑了一阵,才开始又像是什么事都没有一样的。

“还好有你们,不认识我,可以在这里说。”

“就是啊,在外面,我们谁也不认识谁,不如直接骂一下我们彼此不认识的人吧。”那个大姐开口了,孩子在认认真真地扔着圈儿,她好像对东西并不太感兴趣,不过看孩子的套圈技术,对东西感兴趣也没什么用,孩子压根扔不准。

“我也有个讨厌的人,天天喝酒,讨厌死了。”

不得不说还是大姐,一句话轻易地带起来了其他人的聊天欲望,大家也纷纷开始,说自己讨厌的人,在学习上、在工作上遇见的讨厌的人或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