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281)

作者: 南伍 阅读记录

别人能接受, 但是作为辽国的使臣,他清楚的知道, 自己的同僚已经有大半都得到了这样的东西, 而他们的回国之期也接近了, 要是只有自己没有的话,那是多么尴尬的一件事。

当然,这样的想法, 在他先前花天酒地, 沉迷大宋的美酒,根本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套圈小摊的时候, 是不存在的。

正是近在咫尺了, 他才突然升起来了这样的突如其来的尊严感。

“是啊, 他是第一次玩吧, 就能扔中这么多个, 是不是他的套圈和我们的不一样啊?”

有托指着辽使臣手上的套圈, 也向摊主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他是刻意这么问的, 就是想让辽使从他的困惑中找到平衡。

这个办法也是成功奏效了,辽使臣把手上剩下的四个回头给了身后的小哥, 并且十分自得地表示。

“其实和你们的也是一样的, 不过我在射箭上有天赋,大概是也因此在套圈上有一上手就会的能力吧。”

话是很谦虚的, 表情是很高傲的,甚至看着太学生的表情,也像是一个有权威的父辈在看着小屁孩一样。

我忍。

太学生看着这人,这样的人在辽国的使臣团里面不是少数,他也不止一次在这样的人嘴里套到有用的情报。

……

时间又过去了五天,辽国的人准备走了。

“这应该就是,我们能搜集到的全景了吧。”所有人把自己从套圈摊上得到的木质模型拿出来,一一摆放整齐,甚至还找来了一个大宋的官员。

“这可真是艺术品啊,这是花了大价钱才能定制出来的吧?我以前可从未在汴京城见到过。”

官员的夸赞让他们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超级有意义的事情。

一定能够在可汗面前大出风头。

就是这样的荣耀居然要和这样的人一起分享,真不爽啊,他怎么也能得到这样的宝贝。

有人眼神不自觉地瞥向同僚,不喜欢的人共事的感觉已经很差劲了,还和不喜欢的人一起发现了同样的宝物,这样的感觉更加差劲。

不过,他一定不知道,我还额外准备了礼物吧!

所以得到可汗关注的人,最后一定还是我。

这就是苏景先让人又多做的一手,聊天的时候不着痕迹地向少部分人说了大宋的各种优质东西。

“这样有什么好处吗?”晏几道不理解,沈括也不理解。

苏景先摇了摇手指,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没什么好处,不过可以让他们多花一笔钱,他们怎* 么也是来旅游的吧,花点钱买点我们大宋的东西,促进一下经济消费,这怎么了?这是他们应该做的!”

越说到后面,苏景先的表情越是认真,声音越是大,看起来已经完全说服了自己。

“行吧。”晏几道摇了摇头,“在怎么赚钱上,确实是你要更加懂一点。”

沈括看着晏几道,心想这也和赚钱没关系啊。

和创新社以及太学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一个个轻轻松松地把辽国的各位使臣都送走这样的情况不一样,大宋君臣的日子相当不好过。

“又是一大笔钱。”晏殊声音低低的,不仅仅是在惋惜自己损失的钱财,看起来更是在惋惜自己的命一样。

“还不如把这笔钱当做军费,投入到新……”

“当军费?哈哈,对啊不如当军费吧,我们拿着这个钱把我们的军队养起来吧,这样以后就不用套出去这么多钱了吧。”

“真是个好办法啊,要不……”

台下是诸位大臣悉悉索索的讨论声音,在一次性失去了这么多金钱,以后还要失去,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特别是大家最近十分自律,一点钱没贪,但是要看着别人拿着或许可以属于自己的钱的时候,在有人悄悄来了一句“这钱平均分给我也是一大笔钱”的时候,朝堂上终于有了一瞬间一致的声音。

真想让我们大宋的军队一下子富强起来啊。

文官也好,武官也好,都有了这样的想法。

宋仁宗越听眼神越亮,他直接开口。

“完全可以啊。”

啊?

一句话,震惊所有人。

不是?怎么突然就说这种话?

宋仁宗面带微笑,示意晏殊开口。

晏殊一开口,也是一瞬间就恢复了自己的端庄。

“诸位,我们大宋有了新式的火药武器。”

“什么?还真有啊!”有人忍不住说了出口。

“辽国那边问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在诈我们!”另一个人显然是想起来了辽国使臣这些天怎么总是说“新火药”“火药武器叫什么”这样的话来。

“那当然。”晏殊看着其他人,“这是太学生联合范仲淹一起设计出来的。”

太学生,知名不具的太学生,还能有谁呢?

果不其然还是苏景先吧。

特别是和范仲淹,百分百只有这么一个人了。

众人第一时间就在脑子里开始回想,自己家的人有没有这个机会和苏景先也勾搭上。

太难了吧,自家可没有能够去太学上学的人啊,年纪都不够。

年纪小的人没办法读书,年纪大的人又早就从太学毕业了,而在适龄阶段的,因为他们的官位也上去了,所以都读的是国子监,很是又去太……

“新式的火药叫做地雷,已经在面对辽国的作战中获得了三次起步的胜利,辽的铁骑对它几乎没有办法。”

晏几道说完这句的时候,大臣们突然有人说了一句。

“我去读太学!”

这朝堂的日子是一点都呆不下去了,还是他自己去读太学,去和苏景先这个家伙搭上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