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322)

作者: 南伍 阅读记录

一听到“带回去审”,第一反应就是背着官家在自己家里私自审问,给人吓得够呛。

苏景先转过头来,微微一笑,“不是私下里啊?你们撞上铁板啦,我们不是普通人哦,家里住着扬州新来的知府呢。”

这消息是真的让人惊慌失措,至少原本还在叫嚷的人、还在挣扎的人,一下子像是卸了力气一样,都呆呆得看着苏景先。

不是?你们铁板这么硬,能不能多带点人出来,让他们知道你们不是好惹的啊?

苏景先从他们无神的眼睛里面像是读出来了这样的信息。

他摸了摸鼻子,本来是想要出来玩的,自然是……

“姓名。”

“李大壮。”

“杨二牛。”

“汪鱼。”

……

很快就带到了韩琦的面前,苏景先很认真地把一伙人都带到了扬州府,流程走了个遍。

苏景先的问题,和韩琦的配合,与其是在状告自己遇到了危险,不如说是在调查这些人为什么不做水上的买卖,变成了在岸上当匪徒。

然后……

“招惹了那些官家子弟之后,水上生意就不好做了,调查渔船的资质调查的严格了点。”

“我们……我们不是专业的渔民,是黑户……”

“想着先避避风头……”

原来是一批偷税漏税的。

从汉代的“陂池鱼税”开始,渔业税就一直是压在渔民身上的一座大山。

种地要交税,交不起才开始打渔,打渔也要交税,交不起的人……

就会像是眼前这批人一样,开始偷税漏税。

实际上,种地的人会逃到深山,进山的人,鲜少会有官府专门去* 收税,但是山里也危险,野兽横行不说,山头也会成为匪徒占领的主要地方。

水上有人常住的事情,也是官府知道的。

“平时也是不管的,我们相安无事……”

那人似乎还想要把一切都归咎于遇上了那些个纨绔子弟的身上。

要是没遇到的话,他们还在水上生活着。

要是没有被激起性子,和人泼水,会不会官府也不会注意到。

要不是官府开始查水域,他们或许也不会被迫上岸。

要不是……要不是……

“彻查水域的事情……”苏景先想了想,应该是突然江面上多了那么多来自外界的货物的时候。

和这个开头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也确实和那些个纨绔们有关系。

谁能想到呢,一开始被泼水的事情,纨绔们其实都没太在意,他们也没在意。

后来阴差阳错的,又是折腾上了这么一批人?

“你们不要坚持你们的歪理邪说了,谁逼着你们打劫我们了?”晏几道无语了。

“难道说,我们没有带护卫出行,就活该沦为你们的肥羊吗?”

晏几道的年纪小,他说的话也让这些人更加,不知道怎么反驳。

本来上了衙门就有点不知道怎么开口,总是颠三倒四地说话,结果还遇上了条理清晰的小孩子,更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这样吧。”苏景先先说话了。

第119章 地图转移——

“瞧一瞧, 看一看,国家试点新政策……”

“你是否还在为看不懂契约书上的字而苦恼呢?总是让别人给自己念契约书,但是一个字都不认识,是不是为此吃尽了苦头?”

“你是否还在想, 大字不识一个的自己, 把孩子供养出来,结果连孩子考上的那个放榜单子上, 孩子的名字都不认识而感到遗憾呢?”

“你……”

“现在!国家推出了新的政策, 无需缴纳金钱, 有专业老师教你认字。”

从扬州府里走出去了好些个人,走街串巷在各处一边张贴“补习班”的信息,一边嘴巴里念念有词。

“哎?那不是汪鱼吗?怎么在这里?”

一个人认出来了其中一位张贴的人, 正是他一起在水上打渔的同伴。

“这些天没打渔, 怎么都吃上官家饭了?”

正是汪鱼那一伙人,苏景先把他们带到了官府, 最后还是没有给他们定下罪名。

苏景先是真心软, 实际上在问那么多的时候, 韩琦就已经有了他估计不会给这伙人定罪, 最后发现是真的。

苏景先没继续追究, 但是韩琦追究了。

按照律例的话, 这些人是同时犯了数种罪名的。

偷税漏税, 这笔钱肯定是要还上的, 但是这伙人现在身无分文,一点钱都还不上, 所以韩琦就让这些人来给官府义务劳动了, 只有一顿午餐,做各种差役没人手做的工作。

然后就是绑架, 未遂的事情,这个苦主不追究,韩琦作为苦主的师父,这年头师父的职责,特别是韩琦和苏景先这样,韩琦只收了他这一个徒弟,那真的名义上和父亲没什么两样了。

韩琦依旧要追究,不过也不让这些人做什么事情,帮着在墓园里面做苦力。

在布告被张贴的时候,苏景先就已经把这“补习班”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

“我们就这么走吗?”晏几道他上次没有被苏景先带着,这次自己被带上的时候,还很震惊。

“之后的事情呢?不管了?”

“哎呀,你想要留下,你就留下嘛,我们是要走了。”从来扬州就一直埋头苦读的范纯佑,此时已经整装待发,站在了船头。

“谁说我要留下的。”晏几道也没有继续装了,他看着在目光中渐行渐远的扬州城,“我才来没多久呢,不过也没事,想玩什么时候都可以玩。”

“大宝,让我放韩大人那边的那箱东西是什么啊?”包繶回头看坐在椅子上,看起来像是在钓鱼的苏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