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362)

作者: 南伍 阅读记录

“除了他们之外,也有别的人声援。”

陆少阳抱着《太学社》的报纸进来了,“这是我们未来几天要发的报纸,里面有不少人是站在你这边的,也有没有站在你这边的,大概是七三开吧。”

看不惯苏景先的人当然也有,毕竟苏景先也不是什么魅魔,可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

七三开,是一个不错的支持率。

晏几道的嘴角都要扬起来了。

结果听到苏景先说,“那把文章的通过率筛一下,支持我的和不支持我的尽量是三七开,能二八就二八。”

陆少阳还没什么事儿呢,晏几道先骂了。

“你疯了吧?这就是你要操控的舆论?怎么,自己引导别人骂你是吧?”

“那当然不是。”苏景先一脸无辜,“我是那种人吗?”

“既然有人想要帮助我,他们必然是不会看着我被骂的。”

“有人喜欢锦上添花,有人热衷雪中送炭,更有人就喜欢冷眼旁观,看别人挣扎求生。”

“那我就挣扎嘛,看谁伸出这个援助之手,然后我们再把桌子掀翻。”

苏景先其实也觉得现在的科举不够公正,锁院制度是还不错,报名的“家状”、“保荐”以及连坐的惩罚也很好,糊名的手段也很可以,但是还是能够更进一步的嘛。

有人质疑苏景先有作弊的可能,苏景先还怀疑别人呢,既然这样,那就把科举变得更加严格!

第142章 方法

幕后算计的人, 其实大部分是顺水推舟。

事件的起因,还真就是那个最早提出来,苏景先这个人的身份有问题,不应该一起参加科举的人。

那个人是一个世家大族的没有地位的庶子, 平时在家里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 书读得也一般般,不过中规中矩, 要是努力的话, 大概能够考出点名堂, 当个小官。

但这人也不知道是什么脑子,想要在科举之前先扬名,让更多的人知道汴京有他这么一号人, 从而在官场上提前遇上“伯乐”。

“嗯……”晏几道冷着脸插话, “人也做到了,可不就很多伯乐上赶着帮助他吗?”

“这个人是哪个世家大族的, 家里也太疏于管教了, 一点脑子都没有。”

陆少阳……

陆少阳尴尬了, 他因为接管了《太学报》, 陆少阳这里有更多的消息来源, 这也是他能够更快地用正常方法得到苏景先都没能得到的信息的原因。

被晏几道问了这个问题的陆少阳有些难以启齿, “这……”

“是什么不能说的世家大族吗?”杨文越看着陆少阳的表情, 一下子就想偏了。

“如果是不方便说的……那不说也行的……吧?”

杨文越看着苏景先。

苏景先倒是看出来了, 陆少阳脸上的别扭,不像是什么要给强权低头的样子, 更像是尴尬、难以启齿。

果不其然, 被杨文越这么一问,陆少阳虽然依旧在别扭, 但是还是说出来了。

“姓陆,不是我家的啊,是吴郡陆氏的。”

陆少阳抿嘴,不知道说什么,又觉得自己应该要说什么,最后选择向苏景先道歉。

“陆……”

他还没说完呢,就被苏景先拦住了,“道歉做什么,你也没做错。”

“我替……”陆少阳的解释也没说完,这回是晏几道拦住了。

“不用了,你要是想要替别人道歉,等到有人骂苏大宝的时候,你出面替苏大宝道歉吧。”晏几道这话说得有意思,笃定有人会骂苏景先一样。

不过——

事实也如此。

“科举新规,考生需提前凭证入住官方提供的酒楼,包吃包住,待遇随机。”

“什么?参加科举还能免费住店?难怪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呢?看来这是真有。”

“什么啊,你看到这行小字没?所需资金由……青云学社……联合提供。”

一长串的名字,中间夹杂了苏景先的青云学社,如果是不认识苏景先的人,估计就略过这个名字了。

但是这大部分都是认识的。

更有些是刻意安插在这人群之中,准备着说苏景先的坏话又或者是好话的。

最后说的是什么话,取决于苏景先的立场。

而这一次,显然是对了这些人的幕后雇佣者的口味,都在捧苏景先,当然,更多的是捧其他出资的人。

“真是心善啊,包吃包住,这谁敢想?”

“不是说待遇不定吗?也未必能够住上那些个大酒楼。”

“这边,还有酒楼的名字呢。”

“嘶……这科举是每个人都能考的吗?”已经有人为这些天的待遇心动了,毕竟说是科举之前要入住,也说了最多入住三十天,单纯为了免费住店三十天……

“你在想什么,他们提供的是汴京的,也不提供给解试、省试,直接就是殿试了。”

“那算了,我前面就考不上。”占便宜要有精明的头脑,显然,这人也很有自知之明。

这放在公开的皇榜上的通知,一个个写明了出资人和接收酒楼的通知,就是苏景先给一部分人的“投名状”。

自然,在这部分人眼里,苏景先是投靠了他们世家大族了,要不然怎么会有好处也想着他们呢?

这百姓之间的,苏景先的风评,也在这么一个举动中,悄无身息地,好了大半!

一开始被刻意带偏的苏景先是提前站队小皇子,并且同时压了两位皇子的投机取巧者的流言蜚语,也开始慢慢向苏景先这些年的创造究竟多么有用方面靠拢了。

后者的宣传比前者要快速很多,有真材实料的苏景先,夸奖他显然是要比批评他更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