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375)
考试之前就有过的担忧,在考试后还真成真了。
秋天到了下雨的时候也稍微,更冷了。
“啧,怎么没带更厚的被子,考场上你应该喊考官的,我把我的被子跟你换。”晏几道没生病,他看着苏景先,又看着苏景先薄薄的被子,直接生气。
“哪能换啊?这么大的被子要是做点手脚,可不得了。”
苏景先摇头。
被子提前送进来检查,然后直接就放在考生自己的考号里面了,就像是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纸一样。
是的,以前苏景先还不知道,自己考了才知道,纸张都是要自己准备的。
难怪在古代,读书是一个很烧钱的事情,全程自费。
以后还是这些由官方出钱吧。
苏景先生着病,脑子里还能琢磨这件事,要被现在关照他注意身体的晏几道知道,怕是要更生气了。
生病的苏景先让苏轼也更加怜惜,小孩甚至以为,之前咳嗽就是有生病的苗头,他应该更加重视一点。
“早知道直接和爹娘讲了。”
被家里人看到咳嗽,还是被弟弟看到,苏景先有点不好意思,被家人担忧的感觉让人暖心又无措。
“没事的,只是咳嗽,没有生病。”
“哥哥!”苏轼想说以后他会更努力,让哥哥不要这么努力了,但是想了想,空头支票没什么用,只好说了他能做到的事情,“出成绩之后我去看,哥哥在家休息!”
“成绩……”苏景先看了一眼就站在自己眼前的晏几道,成绩这种事情,也是毫无悬念的。
果不其然,又一次的晏几道第一,苏景先第二。
如果是旁人,第二名的知名度显然不够,但是苏景先这个名头足够让他破除第二名这个魔咒,被所有人知道——
他之前在太学的多次考试,也被晏几道力压,是万年老二!
“也没有到万年老二这么过分的地步吧?”苏景先思考了一下,还真给他找到了一个,“刚进太学的考试里面,你没参加的时候我就是第一。”
“然后我参加了。”晏几道头也没抬补充了这句。
可不,参加了的那次就被力压了。
苏景先撇了撇嘴,也低下头去忙碌。
他们俩在研究的东西,是一个新的小船模型。
苏景先给宋仁宗画饼拿出来的小船,本来就是他们所有人都会做的。
苏景先有提供过一些图纸的模样,也不多高深,只是外壳。
他们仿造着外壳的样子开始做。
至于内里的结构,苏景先还没想好怎么切入,或许还是得先多了解一下这个时代的船。
“选官的事儿,你还是那个想法?”晏几道冷不丁的问了一句。
要是被旁人知道,大概是要无语的。
科举才进行了第一场,这都已经考虑上选官的事情了。
也太胸有成竹了吧?
不过以这两个的能力,也并不需要为考上这件事而担心,或许会担心一下名次吧。
小船在大家的各种努力下,让他们做出来了一个里面依靠着发条能够自己在水面上“航行”一段路,然后停下来的小船。
当然,除了船还有小车,马车实际上有“记里鼓车”了,但是苏景先手痒搞了小轿车的模样,也是让大家有新奇的玩了一阵。
之后沈括把小轿车放大成了大轿车,但是木质版,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宋朝的科研程度其实也不算太差,毕竟文化发展的同时,带动着思想上的进步,也会有人在这方面研究。
就机械装置这方面,宋朝其实很快也会有钟表发条,甚至还懂了水力驱动。
只要再进一步,就是大家熟知的工业革命了。
苏景先了解的越多,越是遗憾,但是遗憾过往,也让他对他们这群人带着大宋变得更好这件事,更有信心了。
毕竟我们大宋并不缺实力,就是差一个要坚定走下去的研究心理,还有就是一个稳固的环境!
瞧好了吧,等他当官了,肯定会和其他人都不同,把大宋的内忧外患全都解决掉!
于是到了春闱,苏景先又病了一场,算得上是大病初愈参加的殿试。
“真的好了嘛?”在殿试上,宋仁宗还关心苏景先的身体呢。
不过苏景先是怀疑,如果自己没完全好的话,压根就进不来。
辛苦了将近一年,苏景先的这次证明自己的过程也总算是结束了。
虽然他事先说了不需要功勋,甚至可以不给他本来可以拥有的名次,只需要证明他有这个实力。
但是宋仁宗还是给了。
苏景先都怀疑,是宋仁宗也想要看他这个万年老二的笑话。
是的,又是老二。
原本的时间线上,状元、榜眼分别应该是谁苏景先不知道。但是这次。
晏几道这个八岁的少年成了状元,而苏景先今年也就十三岁,是新鲜出炉的榜眼。
至于先前非要靠着空口白牙诬陷苏景先要走后门的人,别说是榜上无名了,压根就没有通过去年秋天的解试。
前三甲是不同的,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仨在跨马游街时候的装扮,以及待遇。
状元自然是最好的,金质银簪花特别漂亮,不过苏景先觉得自己身上的彩花也很好看。
他们去的是宣德门,其他的则是别的门出。
“原来孟郊说的是真的。”骑在马上,看着年岁也不算很大的晏几道,偏过头看着苏景先。
“春风得意马蹄疾。”苏景先也是一下子就明白了晏几道想要说什么。
是啊,原来孟郊说的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