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三国当团宠(30)+番外

作者: 问尘雪 阅读记录

张儁(jun四声)乂松了口气。

还好曹子建和季汐平安归来了,不然的话丞相和荀公达不会放过他。

同时他又有点后悔。

当时他若是听从曹子建的命令和曹子建一起行动,救下丞相的功劳就也能有他的一份。

都怪曹子建文才过于出众,掩盖了军事才能。

季汐听说在他和曹子建失踪的那段时间,荀公达快要把张儁乂给BB死了,十分的感动。

他找到荀公达当面感谢。

荀公达言道:“族叔托我照顾你,你若是有个什么闪失,回去我如何向他交待?”

季汐:“……”原来是看在荀爸爸的面子上。

荀公达又说道:“你是我兄弟,你不见了我这个做兄长的若是不闻不问,旁人还不知道会如何欺负你。”

季汐高兴了。

在家,他有荀文若护着;出门在外,他有荀公达护着。

他在曹魏上班好幸福啊。

曹孟德见曹子建和季汐平安归来,当即下令大军开拔,沿黄河南下。

黄河的支流渭水,横挡在前面。

至此,关中联军占据的潼关、黄河、渭水、华山四大险要,只剩下渭水一险。

于是关中联军转至渭口防守。

渭水没有黄河湍急,架浮桥就能渡河。曹孟德大军乘夜渡河,在渭水南岸登陆结营。

九月,曹孟德的大军进驻渭南的营地。

主要由马孟起、韩文约领导的关中联军早在七个月前,也就是春季三月时就开始起兵反曹了,耗时太长,以至于粮草不足。

公元211年有个闰八月。

秋天已过,冬天即将来临,关中各大将领征收不到新粮。

粮食都快没了,还打什么仗?

关中联军迫不得已只好求和,割河西一带给曹孟德、送儿子给曹孟德当人质。

他们粮草告急,和曹军耗不起。

落到如此田地,马孟起忍不住对韩文约抱怨:“我当初就说过要在渭水北岸据守,你不听,非要‘半渡而击之’。这下可好,我们的粮草要没了。”

韩文约觉得马孟起还是太年轻,说道:“你对曹军的粮草估算错误,建立在错误情报之下的建议又能好到哪里去?熟不知敌人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才是最佳战机。”

马孟起不说话了。

他以为曹军的粮草只能支撑二十天,结果两个月都快过去了,曹军的粮草还是非常的充足。

万万想不到出现粮草问题的会是自己这边。

怎么办?只能求和。

曹孟德的目的是要平定关中,全歼叛贼,不可能答应关中联军的求和。

他与账下智囊们商量破敌之策。

季汐是曹孟德的特邀嘉宾,又在不久前立过功,这次也在参与讨论的人当中。

但他并未参与讨论,只是旁听。

贾文和说道:“可假意答应他们的求和,再离间他们。”

主要是离间马孟起和韩文约。

“文和此计甚妙。”曹孟德采纳了贾文和的计策,宣布商讨结束,大家纷纷离开曹孟德的营帐。

季汐直接回到了自己的营帐里。

他回想了下历史上渭南之战时,曹孟德用到的离间计。

计是好计,成功使得关中联军的将领们相互猜疑,但是离间计的效果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作用。

曹孟德与关中联军的决战太急,依然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马孟起猜疑韩文约,但是在与曹孟德的大军进行决战的时候依然和韩文约联合对敌,重创曹军。

这一战曹军死伤过万。

曹孟德靠着虎豹骑背冲才险胜关中联军,结果还让马孟起和韩文约给逃了。

季汐想到这里,扶了扶额角。

曹孟德为了他推迟一个月发兵,足以看的出对他的看重,那么他的话应该会听?

离间计是贾文和提出来的。

贾文和比较佛,提出的建议曹孟德听不听,听到什么程度都不管,点到即止。

如何将离间计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指望贾文和是不可能了,看来还是得他出马。

东汉末年,战乱不休。

季汐想早一点结束乱世,就注定做不到像贾文和那样佛系,而是得像诸葛孔明那样鞠躬尽瘁,头秃.jpg

他思虑了片刻,认命地去了曹孟德的营帐里。

汉代选拔官员的制度是察举制,举孝廉在东汉更是求仕者的必由之路。

应孝廉举者必须年满四十岁。

但是特别出众的人才除外,比如曹孟德就是以弱冠之龄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担任郎官。

他和韩文约的父亲是同一年被推荐为孝廉。

这层关系若是类比后世的科举制,那就是同科啊,是相当重要的人脉关系。

曹孟德只比韩文约小十几岁,和韩文约同辈。

两人在洛阳的时候有些交情。

这便是贾文和向曹孟德建议施展离间计,离间马孟起和韩文约的灵感来源。

这日,关中联军又双叒叕派人来求和了。

曹孟德采用贾文和的计策,不再一味拒绝,而是假意答应关中联军的求和,并且点名要韩文约作为求和的代表过来谈判。

这个时候就开始给韩文约挖坑了。

以马孟起、韩文约等关中将帅见曹孟德终于肯松口了,那是惊喜异常,欣然答应。

两军阵前,曹孟德与韩文约单马会面。

韩文约身负和谈的重任,见到曹孟德的时候有些紧张,担心曹孟德狮子大开口。

但事实证明,是他多虑了。

曹孟德与他畅谈当年在京都洛阳的旧事,绝口不提和谈的事情。

上一篇: 不许哭鼻子 下一篇: 格桑花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