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三国当团宠(59)+番外

作者:问尘雪 阅读记录

季汐是不会支持曹子桓的。

他在两年前就已经做出了选择,现在也是一样,没有因为曹子桓曾替他求过情就改变。

可惜他远在刘玄德的地界,帮不上曹子建什么忙。

曹子桓目前还是有很多人支持的,而且支持曹子桓的那群人在曹魏的话语权都不轻。

队友更是个个出色。

曹子建身边没有靠谱的人辅佐,在立嗣之争中胜出的希望不大。

杨修、丁仪、丁廙都是猪队友。

不光是季汐,就连王伯舆也收到了家中来信,是他堂兄寄来的。

堂兄是怎么知道他家地址的?

王伯舆带着疑惑展开了信纸,信上说他跟着季汐没有前途,曹魏想征召他做官。

他直接就把信给撕了。

季汐说道:“很可能是我二哥将家中的地址告诉了我姐夫陈群,陈群告诉了曹丕,然后让曹操给知道了。

曹操找到了你堂兄,让你堂兄写了这封信。”

王伯舆点头,对季汐的话表示赞同,心道若非他与堂兄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堂兄就会是曹孟德用来要挟他的人质了。

他若是与堂兄之间的关系融洽,也不会义无反顾的跟随季汐。

不过这封信倒是提醒了他。

王伯舆对季汐说道:“我想投奔刘备,在南郡谋一份差事。”

季汐问道:“为何?”

王伯舆说道:“在这个战乱的年代,无权无势的平民很难生活的顺心。我有官职在身,也好照应你。”

他与季汐亲如兄弟,自然是要照顾弟弟的。

若是七年后季汐决定回到曹魏,那他就辞去在刘玄德这边的官职,继续去给季汐当主薄。

季汐支持王伯舆的决定。

他现在只想当一条咸鱼,不想耽误了王伯舆的前途。

王伯舆现在想当官是再好不过。

刘玄德攻川去了,让诸葛孔明与关云长共守荆州,但更有话语权的人是关云长而不是诸葛孔明。

关云长和诸葛孔明就在南郡。

正月中旬,王伯舆以官二代的身份去诸葛孔明那里应聘,本来想当个文官的,没想到被关云长给看中了。

东莱郡府吏,县令主薄,别驾主薄,谏议大夫主薄。

他的简历还是很漂亮的。

结果他差点都要入职了,不成想让关云长横插了一杠子。

事情是这样的,他通过了诸葛孔明的考验,正要去办理入职手续,不知是谁放了个石墩堵在了路上。

他头脑一热就把挡路的石墩给挪开了。

这一幕好巧不巧就被走过来的关云长看见了,对他说:“你小子生的壮实,力气也挺大的,来过两招?”

然后他就和关云长过了两招。

最后关云长拍板决定,让他别当文官了,当个武官。

诸葛孔明:“……”

王伯舆:“……”

那石墩是关云长平常提着锻炼臂力用的,被关云长落在了路上,重的很,一般人挪不动。

王伯舆就给挪了。

事实告诉他,不光是路边的野花不能随便踩,路中的石墩也不能随便挪。

这一挪是会挪出问题来的。

王伯舆从文官变成了武官,正要去办理入职手续的时候又出现了波折。

一个美大叔将他给拦下了。

美大叔身强体壮,身穿鸦青色布衣,头戴同色葛巾,虽然没有关云长高,但是比他高出了一大截。

王伯舆被阻了去路,问道:“先生,你为何拦我?”

关云长这个时候还没有离开。

他看见张益德拦住了王伯舆,喊道:“益德,你为何拦他?”

张飞,字益德。

王伯舆这才知道拦着他的美大叔是张益德,拱手行礼道:“张将军。”

张益德点了点头。

关云长这个时候已经走了过来,问道:“怎么回事?”

王伯舆得罪张益德了?

他知道张益德的火爆脾气,对将士一向不好,有些担心王伯舆会吃亏。

王伯舆可是个为将的好苗子。

张益德和善地笑了笑,对关云长说道:“云长兄,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见他之前在诸葛军师那里应征,却领了武官的职务,所以来问问。”

关羽,字云长。

张益德先前不在,没有看到王伯舆和关云长过招,不了解始末,以为王伯舆是个文人当武官不合适。

王伯舆干了一年多的主薄,业务熟练。

他更偏向于当个文官,都差点成为诸葛孔明的主薄了,结果被关云长给调整成了武官。

见张益德这么说,他又看到了当个文官的希望。

关云长向张益德解释道:“你是不知道,他在我手底下过了百余招才落败。有如此武艺,当个文官多可惜。”

他对将士是十分重视的。

刘将军账下的武将也就是他、张益德、赵子龙这三个还能看,至于黄忠和魏延两人则不被他放在眼里。

可他们三个都四五十岁了,后继无人。

王伯舆才二十四岁,比他长子关平小了整整一轮,武艺还比关平高,是下一代的希望。

目前缺的就是像王伯舆这种有潜力的年轻将领。

张益德听完并不觉得王伯舆当个武官比当文官要更合适,多问了王伯舆一句:“诸葛军师原本是要你做什么官?”

带兵打仗是要有谋略的,而不单单只是武艺。

作者有话要说:

推荐《三国鬼才郭嘉》作者菌同题材预收文求收藏~~

文案:赤壁战败,曹操感叹:“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坊间流传:“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上一篇: 不许哭鼻子 下一篇: 格桑花意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