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团宠(64)+番外
他也就和赵云的关系比较好,而赵云又和关羽、张飞的关系比较好。
关羽和张飞有什么事会和赵云说。
所以,诸葛亮才能从赵云这里得知关羽、张飞二人的消息。
赵云并不知道他们要去请什么人。
诸葛亮也就无从得知,只能坐等消息,期望新来的同僚会是个好相处的人。
只是有一点他认为十分奇怪。
刘将军远在益州,是如何得知荆州有位隐士未出的贤者的?
还让关羽、张飞去请人。
一般人只需要征召,能动用关羽、张飞去请的人必然是位大贤。
诸葛亮越发的好奇了。
既然要请的人是位大贤,那么刘将军的举动就更奇怪了。
为何让关羽、张飞去请?
他当年还未出山的时候,刘将军经常来他的茅庐,与他共论天下形势。
他感念三顾之恩,出山相助。
刘将军想要请一位文士出山,亲自去请是最为合适的,就算远在千里之外,也该由他去请。
除非,要请的人是位武将。
在吃午饭之前,他终于见到了关羽和张飞请来的……大贤?
不,不可能吧?
诸葛亮看到季汐时的吃惊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刚刚看到刘备来信要请季汐出仕时的张飞和关羽。
眼前这位少年,就是刘备让张飞和关羽特意去请的人?
看起来比一旁的王基还要年少。
这人和王基一样穿着一身白色布衣,头戴白色头巾。
两人衣着相同。
不同的是这人皮肤白皙,五官俊秀,这样穿戴有着王基没有的仙气。
看年龄,顶多只有二十岁。
他以为自己二十七岁出仕已经够年少的了,没想到一山更比一山高,这人比他早的多。
就是不知刘将军给这人安排了什么职务。
季汐是乘坐马车来的,因为天气炎热,一路上都在用扇子扇风,心道还好头发都束起来了,扎了一个仙人球用头巾包着球球清爽的很。
不然头发垂下来得多热啊。
下了马车后,他将折扇收拢,放进了衣袖里的兜兜里。
腰上原本挂了佩剑,出门前摘了。
张飞说刘备催的紧,最好是第二天就出发,这天先来治所混个脸熟,让文官武将都知道他的身份。
换句话说,第一天先入职,第二天正式上班。
刘备虽然任命他和诸葛亮、庞统同为军师中郎将,但是位于诸葛亮、庞统之下。
庞统随刘备入川了。
也就是说在这荆州,官位比他高的就只有诸葛亮,所以是先来见诸葛亮。
张飞在一旁介绍。
诸葛亮听说刘备直接就任命季汐为军师中郎将,流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就连他,都不是一开始就是军师中郎将。
季汐是有何等经天纬地的才华,得到了刘备的青睐,在寸功未立的情况下就身居高位。
一开始的起点就比他和庞统要高。
其实这是刘备给季汐的补偿,毕竟他放了季汐半年多的鸽子。
季汐是鲁肃大力推荐的人。
他若是一开始就赞同季汐的观点,给季汐的官位绝不会是军师中郎将。
而是等季汐立了功之后再提升。
但是他放了季汐半年多的鸽子,又是在有求于人的时候才想到季汐,当然要有所补偿。
这样也能体现出他对季汐的重视。
诸葛亮原本是坐着的,在听张飞说到刘备任命季汐为军师中郎将时就站起来了。
季汐听张飞介绍完,拱手道:“诸葛军师。”
这又是一个长得比他高的。
季汐原本还觉得自己一米八了,算高个了,没想到来到了刘备阵营,见到的人一个个的都比他高。
诸葛亮回礼道:“季军师不必多礼,请坐。”
桌椅板凳在刘备这还没有推广。
季汐看了一眼地上的草席:“……”不了不了,他宁愿站着。
但是必须得“坐着”。
接下来大大小小的文官武将都要来拜见他这个新任的军师中郎将,站着像什么话?
关羽和王基去通知人过来了。
在等待的过程中,季汐看到诸葛亮手里的扇子,忍不住把自己的扇子拿出来扇风。
这个房间没有冰块降温。
扇子展开时“唰”的一声,声音不大,但吸引了诸葛亮的注意。
诸葛亮转头看向季汐。
季汐虽然是在用扇子扇风,但是举止优雅,在旁人看来显得风度翩翩,让人好感顿生。
人长得好看,做什么都赏心悦目。
诸葛亮看了看季汐手上的扇子,又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扇子,说道:“季军师,你的扇子可否给我看看?”
季汐的扇子很稀奇,他从来没有见过。
“当然可以,诸葛军师不必见外,直接唤我明哲就行,不知我可否唤你孔明兄?”季汐说着,将扇子递了过去,趁机拉近两人的关系。
诸葛亮直接就同意了,拿着季汐的扇子仔细观看。
这扇子月英一定喜欢。
待会儿问问季汐能不能让他仿造一把这样的扇子,回去送给结发妻子黄月英。
扇子的结构简单,他已经知道怎么制作了。
诸葛亮看了一眼就摸清了扇子的结构,之后才看向扇面上的字画,比第一眼看到季汐时还要吃惊。
诸葛亮:“……”季汐能耐了。
他在刘备这里六年了,和张飞都不怎么亲密,和关羽更是达不到朋友的程度。
季汐刚来就和他俩混熟了。
这把扇子正面是张飞作的画,反面是关羽题的字,上面盖着他二人的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