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三国当团宠(91)+番外

作者: 问尘雪 阅读记录

这种惨剧不要再发生了。

刘备觉得季汐说的有道理,于是给重要的谋士都分配了护卫。

规定降将不得靠近文士。

下次再有士兵过来传话,守在帐篷外的护卫应该跟着进去看着,以防有什么不测。

第二天,张鲁收到了刘备送来的劝降书。

劝降书上面写着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领军二十万,浩浩荡荡的前来攻打汉中。

实力强劲,可与曹操抗衡。

张鲁若是肯投降,献上府库财物,可保周全,且不会受到亏待。

如若不然,夷二族。

张鲁看完劝降书后直接将劝降书给扔了,决定死守汉中。

劝降书是用绢帛写的。

就是贵族们用来擦屁股的那种白白的绢帛,张鲁撕不动。

如果撕的动,他都想撕了。

一般来说都是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这三族。

很少有夷二族的。

劝降书上写着夷二族,不是刘备大发慈悲,而是因为张鲁的母族已经被刘璋给屠了。

张鲁害怕曹操,可不怕刘备。

刘备号称二十万,实际上带来攻打汉中的兵力还不到十万。

还没有汉中的守军人数多。

刘备一面正面和阳平关杠上吸引敌人的注意,一面秘密派兵北上,走马鸣阁道绕过阳平关。

张鲁帐下无人能识破刘备的计策。

秘密北上的一支军队很轻易的就绕过了阳平关,进入了汉中。

汉中的守军还以为是神兵天降。

张鲁的败局已定,有人劝他将府库的财物全部焚毁,不给刘备留下分毫。

张鲁想起了那封劝降书。

他是很想烧,但是不敢烧,烧了那些财物就等于烧了他二族。

哪里敢啊?

刘备很轻易地就得到了汉中,并且得到了汉中府库里的财物。

又可以开庆功宴了。

在庆功宴上,有人劝刘备称帝,说道:“曹操明面上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其实天子在曹操手上就是个傀儡。

曹操想做什么事,都是以天子的名义去做。

将军如今已经占领了汉中,可以封地的名字建立大汉朝,称汉天子,让曹操手中的天子失去作用。

袁术称帝时诸侯众多,所以群起而攻之。

今天下三分,格局稳定,即便是称帝也不会面临袁术那时的困境。”

刘备是帝室之胄。

只要最后是刘备一统天下,刘备就是正统,就连曹操手中的天子也要靠边站。

袁术称帝是汉贼,刘备则不同。

刘备和刘协都是汉景帝的子孙后代,不管是谁当皇帝,都一样是汉朝的皇帝。

外姓人称帝才是窃汉之贼。

刘备和刘协区别在于刘备是有实权的皇帝,是能匡扶汉室的皇帝,而刘协只是个傀儡,亡国之君。

然而这人的提议几乎没有人赞同。

天子虽然是个傀儡,但名义上也是天子,刘备现在称帝太急了一些。

“不妥。”刘备自己也不赞同。

虽然他一向是无视朝廷,自己给自己封官,得到了荆州就自领荆州牧,得到了益州就自领益州牧,但自称皇帝还是会权衡一下的。

为什么无视朝廷自己封自己?

因为天子没有实权,想要得到名正言顺的册封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得到曹操首肯。

他以前的官职就是和曹操的关系还好的时候,曹操上奏天子封的。

曹操说什么就是什么。

名义上是汉臣,实际上是曹操的手下,还不如无视朝廷自己封自己。

也没有办法不无视。

朝局形势如此,不是曹操的人是得不到朝廷的正式册封的。

所以他才要匡扶汉室啊。

称帝的事情大家都不同意,连刘备自己都不同意,那就退一步先称王。

这个没有人反对。

庆功宴散了之后,刘备私下里找到季汐,问道:“庆功宴上群臣都在,你为何不提出联曹灭吴的建议?”

这计划他就只和张飞一个人说过。

他等着季汐说服众人,然后就可以实施季汐的计划了。

然而季汐在庆功宴上就没出过声。

他在宴席上偷眼看了季汐好几回了,不是在喝酒就是在看舞女跳舞。

完全没有要说话的意思。

就连群臣在为称王还是称帝吵的激烈的时候,季汐也像是局外人一样,未曾理会。

季汐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等曹操和孙权交战失利,夺南郡失利,夺汉中失利,接连受挫的时候,到那时再提出联曹灭吴的建议。

现在提出来没有人会赞同的。

他们肯定会说曹操势大,联曹灭吴是嫌自己灭亡的不够快吗?

更有甚者还会怀疑我的居心。”

虽然刘备是领导可以一意孤行,但还是得到手下人的支持要好点。

刘备说道:“也是。”

他也知道联曹灭吴的计划不容易让人接受,不然也不会只敢告诉与他亲如兄弟的张飞了。

以前他也接受不了。

直到孙权派吕蒙率兵攻打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才真正的接受。

他期待着联曹灭吴的这天。

凭曹操一己之力要消灭孙权的势力很难,消灭他的势力也不容易。

他和孙权联盟,要消灭曹操也难。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僵局,短时间内很难打破这种局面。

而他与曹操联盟就不同了。

弱的和强的联盟,能迅速消灭另一个弱的,打破固有的格局。

但要等到曹操接连失利之后。

刘备捕捉到了一点,问道:“你说曹操会攻打南郡?”

上一篇: 不许哭鼻子 下一篇: 格桑花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