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足球]我带拜仁,真的假的?(130)

作者: 彦非鸽 阅读记录

李耀良又看了景彦一会儿。

“……你真想这样?”

“嗯。”

“行,我帮你。”李耀良抬抬下巴,“走吧,回更衣室。”

“那——”

“别的你不用管,今晚你想要的就安排上。”

“好。”景彦给了李耀良一个真挚的笑,“谢了,还是我良哥最好!”

李耀良回他个白眼:“你想挨骂我还能拦着你不成,走了走了,一会儿赶不上大巴车了。”

他当然会帮忙。

谁叫他认你做兄弟了呢。

应该的。

第57章 你们为什么还没怀上(三更)

快到凌晨2点,拜仁的飞机降落在慕尼黑机场。

“只是输了场比赛,又不是天塌下来了,别都拉着个脸。”景彦站在下机口,像个迎宾员那样对所有人说道,“回去好好休息,调整心情,多喝家人们说说话,少上网,我们还有次回合要准备。”

机舱里回应的声音稀稀拉拉,输球大家都不高兴,这种情绪不是主教练简单说两句,灌点心灵鸡汤就能解决的。

“现在是2点,我要你们下午2点在俱乐部集合,中间有12个小时的冷静期,我想应该没有人有意见,对吧。”景彦又说,“我不是要你们立刻开始训练,按照原先的顺序,首发球员先做理疗进行回复,其他人,我不管你们做什么,聊天,打球,做什么都行,我只要你们待在俱乐部。”

这就是他在输球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加强球员们的团队意识,人说到底还是群居性生物,当他们聚集在一起,很快能从糟糕的心情里走出来。

当然,景彦自己也会去。

有几名球员他必须要找他们聊聊,不光是竞技上的问题,他希望自己的球员们能把俱乐部当成家,他愿意听他们抱怨。

怎么说呢。

景彦越来越代入主教练的身份了。

“就这么说好了。”景彦挥手,“下午见,各位。”

送走了大部分球员和同事后,景彦拎着箱子走下飞机,他的同居对象(划掉)穆勒和李耀良正在不远处等他。

“今天你开车吧。”穆勒很自然的接过景彦的箱子对他说。

“嗯,没问题。”景彦点头,“你可是做了大贡献,未来的几天都我开车。”

“等下。”李耀良叫住两人,“今天不尽兴,正好我找到个新开的夜场,我打算去试试,彦儿哥你去不去?”

这是什么意思?穆勒看向李耀良,李耀良冲他抖了抖眉毛。于是穆勒又看向景彦。

景彦自然是没注意到这两人的‘对话’,但他今天情绪不高,而且之前他去夜场通常是赢球后去,所以景彦摇了摇头。

“我就不去了。”他说,“怪累的,想回去睡觉。”

“行。”没想到李耀良爽快的答应了,他把箱子推给两人,然后从口袋里拿出墨镜戴到头上把头发捋起来,“那你们回去吧,我去试试水,不错的话赛季末我们再去。”

说完,李耀良挥挥手,跟景彦和穆勒往相反的方向走去。而在走远前,他没忘了给穆勒一个富有深意的眼神——

‘给我把人哄好喽,否则,后果自负。’

穆勒当然不会对此推脱,但这不代表他会因为这个就把李耀良当成知心朋友,说到底,这家伙只关心景彦一个人。

而这种关心谁能说得准会不会变成其他的什么。

景彦对李耀良给穆勒的这种‘托付’行为一无所知,如果他知道了,一定会觉得这太荒谬了。

什么时候他在朋友们眼里成脆弱到受不了输球的那个了,他还觉得输球了最难过的是托马斯,得把托马斯哄好了才行呢。

……

车上,景彦系好安全带,以一个比较适中的速度把车开了出去。

“想听点什么?”景彦问,“我这儿什么都有。”

“都行。”副驾上的穆勒回答,“你听什么我听什么,你想不听也可以,我喜欢在高速上听风的声音。”

感觉现在的托马斯比平时沉默不少,景彦想,果然还是因为输球心情不好了吗。

“那就——”

景彦翻出他收藏的歌单,点击播放按钮,“来听点经典吧。”

“《百年奥斯卡》?”穆勒调出歌单简介,“J你什么时候开始听这种音乐了,我以为你一直喜欢流行。”

因为我觉得你会喜欢这种。“Yeah,我当然喜欢流行,但你有时候我也听经典。”景彦耸耸肩,随便找了个理由说,“不觉得听到《When You Believe》的时候整个人都充满力量吗。”

“是吗。”穆勒翻看歌单,“我倒是更喜欢这个——”

“你说哪首?”

“这个。”穆勒点击播放,舒缓深情的吉他乐从车载音响里缓缓流出,“别看,J,如果你不看歌名能猜出是哪首吗?”

“你在开玩笑?”景彦笑起来,“我可是曲库,想难倒我,不可能的。这首是——《Right Here Waiting》,没错吧。”

“嗯,你猜对了。”穆勒点头,“那你能再猜猜我为什么喜欢它吗。”

“啊?”

景彦有一瞬间的茫然,但很快他明白了穆勒话里的意思,这首歌的经典歌词说的就是:不管你去哪里不管你做什么,就算你让我流泪让我心碎,我也一直等你。

真是的,怎么又突然表白啊。

还以为在为比赛的事难过,有点太,太不分时候了。景彦心里责怪着,脸上一阵泛红。

“我要说我知道,你信吗?”他小声嘟囔。

“我信。”穆勒听到了,他回答说。

“——那你往下翻,就这个歌单。”景彦吞了吞口水说,“我叫你停就停,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