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财迷少女暴富记(65)

作者: 木紫 阅读记录

张蔻蔻赶到时,周太太已经到了。她看到张蔻蔻从出租车里下来,后面竟然还跟着上次办事大师,内心十分吃惊。

周太太恭敬对圻胤打了声招呼,对方神情高冷点头,顾自走进店铺查看。

周太太紧挨着张蔻蔻,小声问:“张小姐,大师怎么也来了?”

“哦,他陪我过来一起看看。”

周太太还是挺怵圻胤的,总觉他眼神冷表情冷,自带的气场简直能冻死人。不过她也十分理解,听说修行的高人脾气都比较清冷倨傲。

周太太:“我先带你看看,如果你觉得店铺各方面都不错,那我就打电话给我姐妹,让她过来和你当面聊聊。顺利的话就可以签合同了,这边位置真的很抢手。”

张蔻蔻点头:“好,谢谢周太太。”

周太太带二人转了一圈,顺便简单介绍了一番。店铺大门推进去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院落,院子里种着颗参天大树,上面挂着的牌子显示树龄已经两百岁了。

边上是两层独栋,上下楼都可以就餐。而且因为前租客就是做餐饮的,所以屋内的设施规划都很完善,可以直接沿用。也就是说装修上可以省一大笔钱,不用大动干戈。

张蔻蔻转了一圈,看向身旁的圻胤:“你觉得怎么样?”

他颔首:“背山面水,还不错。”

“真的?”

还以为他会像小白一样挑剔,没想到一次过。

张蔻蔻也挺满意的,特别是这个院子,天气好的时候院子里也可以摆上桌椅就餐。店铺一切很美丽,就是不知道租金美不美丽。

“除了那个要换一下。”

“什么?”

圻胤指着前方某个位置,张蔻蔻顺着他的手势看去,是厨房墙上贴着的旧灶神画像。

她表示赞同:“这个得撕掉,需要换新的是吗?”

“需要,方便来往。”

有了灶神画像在店里,等同于开启了一道法门,可以让圻胤穿梭时空,来这里会更方便。

张蔻蔻没听明白:“啊,什么来往?”

他笑了笑:“没什么,饭店有灶神坐镇会比较好。”

她虚心请教:“那神像在网上买可以吗?九块九包邮那种行吗?”

“网上?九块九包邮?”圻胤被惊到了,表情有丝怪异,显然不太高兴的样子。

张蔻蔻连忙补救说:“额......那我去店里买质量好点的?”

预算最多二十九块九,不能再多了。

圻胤欲言又止,最后闷闷说了句:“到时候我给你。”

张蔻蔻不懂挑选神像有什么特殊讲究,在她看来神像上面的神祇都长得都差不多。

外婆家每年贴的灶神画像也是从路边小店随手买的,绝对不会超过三十块。但这方面圻胤是专家,所以听他的肯定没错。

听到他说帮她准备,她立马笑着说:“好啊,谢谢你。”

店铺看完,张蔻蔻笑着对周太太说:“周太太,店铺我们都觉得挺好的,不知道租金是多少呢?”

“觉得不错是吧,你稍等啊,我给小姐妹打个电话。”

“好的。”

这时,张蔻蔻看到门外有卖糖炒栗子的小摊贩,她眼睛一亮,主动问圻胤:“糖炒栗子吃吗?”

他点点头。

她起身出去买了一大包,还顺便买了三杯鲜榨果汁回来。

周太太打完电话,折回来:“张小姐,你们稍等一下,我朋友现在赶过来,大概半小时。她这人挺有意思的,要是觉得你有眼缘,租金好谈。”

“好,麻烦周太太了。”

张蔻蔻默默觉得看眼缘的说法可能水分比较大,有些人嘴上说有缘,反而会大宰一笔。

等房东的时候,三人围坐在一张桌上吃糖炒栗子,气氛沉默到诡异。有圻胤在,张蔻蔻明显察觉到周太太十分局促不安。

而冷场制造者无声研究了会儿剥栗子小工具的使用方法,研究好后悠然自得剥起栗子,他剥了也不吃,全放在张蔻蔻面前。

为了不让氛围那么压抑,张蔻蔻决定对上次的服务做个回访。

她微笑说:“周太太,上次我们走后你没再看见奇怪东西了吧?”

“没有看见了。”周太太脸色沉下来,“而且我也找到了是谁在下咒害我。”

第39章 糖炒栗子二

这种害人下咒往往涉及当事人的个人恩怨纠葛, 张蔻蔻不会多问。

但周太太毫不介意,主动开口说:“之前大师提点是保姆换走项链,我让人查了家里家外的监控, 的确捉到了保姆。”

她神情有些感慨:“那保姆在我家已经工作了五年, 平时做事一直尽心尽力,没想到竟然会为了钱帮外面女人来害我!”

周太太倾诉欲很强烈,张蔻蔻干脆配合问道:“外面女人是?”

周太太冷笑一声:“我老公在外养了多年的小情人, 而且还是我们家公司的人事总监。”

突然听到这么隐私的瓜......

张蔻蔻也不知道该不该听下去, 她下意识看圻胤一眼, 对方两耳不闻窗外事,还在专心致志剥栗子......

周太太自顾自说:“当初我和我老公虽然算是家族联姻, 但我们从谈恋爱到结婚非常顺利,感情一直很好。哪怕婚后这么多年下来,他也基本上没和我红过脸, 感情生活一直很和谐。他家境不如我娘家, 因为这段婚姻的支持,他家的企业越做越大。”

“孩子出生后, 因为身体原因我卸任了公司的职务,一门心思全放在儿女教育上。从来没想到他竟敢背着我, 在外面养小情人!”

她恨恨地说:“抓住换项链的保姆之后,保姆说是有个叫陈乐儿的年轻女人给了她一笔钱, 让她把项链头发那些东西带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