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男主他对我言听计从(14)
安尘远下了马,而后将顾清寻扶了下来,说道:“无妨,派人找些柴火,多生些篝火。”
“是。”
半柱香后,黑暗阴冷的洞中也有了几分烟火气,炊烟,火光,还有几声犬吠。
等等...犬吠?顾清寻听声音是在洞口,他闻声寻去,还未开蒙的天际下有一个白色毛团,顾清寻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只狗,不过越看越发熟悉。
“汪!!”白珏见到他摇了摇尾巴,金眸一亮就向顾清寻冲了过来。
顾清寻是不怕它了,但是还被扑了个措不及防。
“汪汪汪!!”白珏吐着舌头在顾清寻脸上舔了舔。
顾清寻哭笑不得,他摸了摸白珏的头,笑道:“你来做什么,嗯?郁王爷叫你来的?”
“汪!!”
顾清寻坐起身给白珏顺了顺毛,才发现颈环上挂着的竹筒,里面是一张纸,顾清寻将信纸取了出来,他扫了一眼,而后将信纸折了起来放进了怀里。
打乱这计划的变数,居然是一个他听都未曾听过的国师,顾清寻站起身才发觉此时已天光破晓,晨阳破山。
他昨夜几乎没睡,此时困意忽然涌来,顾清寻也只能伸伸懒腰。
顾清寻拍了拍白珏的脑袋,说道:“走吧,小狼!”
“汪!!!”
安尘远靠在一处岩壁上,眼前围着几个将领,暖洋洋的火光映在他的脸上也融不化脸上的寒气。
顾清寻来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景象,他没敢上前,和白珏蹲在了一旁听安尘远议事。
“岑参军在东郊一带下落不明,乔不凡你带一队人在辞井湖和后山一带寻回岑参军,即刻出发。”
“卑职领命。”
乔不凡走后安尘远才瞧了过来,他看了一眼蹲在地上昏昏欲睡的顾清寻,眉间凝着的冰霜好似化开了。
他语气缓了缓又向其余的人说道:“其他人前往赤水关,日落后潜伏行军。”
有一位老将问道:“卑职有一问,赤水关距东峡口数里之远,将军为何会在此处设伏?”
安尘远回道:“赤水关地势险要,和东峡口无差,不过两处区别就在于前者东低西高,便于撤兵,如今南赵必会在东峡口设重兵,届时赤水关便是最后的破敌之口。”
军营之中有许多老将都是当年跟随安启风南征北战过的,可以说半个北离的江山都是安启风打下来的,但是安启风备受顾忌所以年轻的顾承公便未赐爵位,安尘远十四那年安老将军病重没撑过半月就走了,只留下了空荡荡的将军府,一个书房的兵书,还有一个沉甸甸的将军之名。
安尘远自幼在军营里,也算是他们看着长大的,那些老将说不心疼是假的。
不过如今看来安小将军倒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那老将笑道:“谨遵将军嘱托。”
安尘远说道:“若是遇到了麻烦,引放鸣镝便可。”
“末将领命。”
安尘远事了就把已经睡熟了的顾清寻抱进了怀里。昨夜走的匆忙营帐都留在了山下,如今地上也只能铺一些茅草了,比起茅草有温度的怀抱里自然是要舒服的。
顾清寻在怀里呼吸长眠,睡梦酣甜。
安尘远看着怀里的人心上仿佛落下了一片雪花,化成了一滩春水。
他轻声打开了白珏脖子上的竹筒,里面是空的。
这时顾清寻闷哼一声一个翻身,安尘远呼吸一滞,在看时信纸就从顾清寻怀里掉了出来。
篝火上的火苗向上窜了窜,之后便恢复了平静。
天已大明,可洞中却传来了阵阵鼾声,只有巡逻的士兵在打着哈欠。
第九章诏书
一只白鸽在上空盘旋,方圆蹲在树干上吹了一声口哨,那白鸽便飞到了他的手腕上,方圆咧嘴笑了笑。
“北离终于给消息了。”
原来在前几日有了借魂香的线索时,安尘远就已经让方圆在北离放出了消息,如今顾承公病重可并未立储,大皇子顾清荛才十七岁虽说有能力执掌朝中政事,但凭借他的势力还是立不住脚的。、
安尘远的势力已经潜移默化的深入了朝堂根基,大皇子自然是撼动不得,就连皇后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仅仅只用了两日,顾承公便在拟好的诏书上盖了章。
而方圆这几日就在等这一纸诏书,若是消息没败露,此时他们已经要偷袭南赵了,不过现在也不晚。
方圆哼着歌从树上一跃而下。
将军总会有法子的。
顾清寻再醒来时安尘远已经不见了,守在旁边的是正在煮鱼汤的方圆。
“圆子...你家将军呢?”
正在煮汤的方圆眸色一亮,他笑道:“将军他去迎岑参军了,现在在洞口呢。”
说罢,方圆用汤匙舀了些白嫩的鱼汤。
“既然醒了喝些鱼汤吧,这洞阴凉,汤里放了姜片能暖和些。”
顾清寻接过汤碗,应道:“好。”
鱼汤还在冒着热气,他端着汤匙在唇边吹了吹,一口下肚,暖了肠胃,脸色也红润了不少。
“殿下,其实我不是有意瞒着你的,这次将军的行动本来是要攻下南赵的,谁殿下你在这个节骨眼出宫了,所以将军派我来保护你,到了南赵后再救你出来。”方圆似乎是觉得顾清寻什么都不懂,怕他误会了。
顾清寻柔声说道:“虽说安将军此番另有计划,但还是挂念着我一个不受宠的皇子,是我欠了将军府一个人情。”
方圆说道:“殿下平安无事就好,等我们回北离了我给你看我的机关飞鹰。”
“机关飞鹰?”顾清寻问道:“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