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病弱皇子他被迫要下嫁(118)

作者:阮铜灯 阅读记录

幕僚们俱都识趣退下,裴太妃一进来,看到裴珩风尘仆仆面有疲惫的模样,先是一阵心疼,很快想到他是为何出京十余日,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她坐下了,紧盯着裴珩:“我听闻你莫名离京去往饶州,来回跑死了好几匹马,可是真的?”

裴珩道:“不是差人跟母亲说了么,南边剿匪之事有些余波,我去处理。”

见他还要瞒着,裴太妃大怒:“胡扯!剿匪是宋玄升那小子的事,他若办事不力,自有别人能办好,满朝文武,难道还需要你亲自去南边?”

“你分明是为了寻他去的!”

裴珩停顿片刻,没有说话。

裴太妃这几年很少在裴珩面前直接提起萧知遇,怕儿子伤心,可如今已不能不说。

“已经四年了,他已经过世四年了,你为了一丁点捕风捉影的希望,奔波了多少回?”

她说到这里,见裴珩眉头皱起要说话,她立刻打断:“我知道你又想说他还活着,好,你要这么想,我不反对……你却仔细思量思量,他若还活着,四年不肯回京,他对你难道还有什么情意么?”

裴珩一下站起身,脸色已变了。

他刚从饶州无功而返,满心期望都化作泡影,这番话正戳中他痛处。

有些事他自己心里清楚,萧知遇当初和他闹翻,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逃出去,是对他失望至极,已然决裂。然而他总不肯相信,萧知遇会真的绝情至此。

他低声道:“我们之间的事,见了面才能说清。”

裴太妃方才见他神色,还以为自己把话说太重了,听他这话气又上来了,忍不住道:“说清什么?以你的性子,难道他当面说要与你恩断义绝,你就能放他走了?我怕你是把人捉回来关着,也要强留他!”

裴珩嘴角紧绷着,竟没有反驳。

他如此执拗,裴太妃一时间不知该恨当年乱点鸳鸯谱的萧广渡,还是该恨阴魂不散纠缠多年的陆家。

“你将来为帝已是注定之事,多少重臣有意送子女入宫,各个温柔美丽,不乏倾慕你多年的,我早有属意之人。我回回提起,你总说已有妻室,可难道他不回来,你就这样耗着等他?”

裴珩咬牙道:“是,他会回来。”

裴太妃白费口舌,气得厉害,拐杖咚咚杵着地面,“你——!!他究竟是哪里好,让你这样惦记四年!”

裴珩顿住。

以两人身份来说,他不该记着萧知遇的好。

他曾经试图把二皇子和朔州那个无名少年彻底分割开来,只当他是个不相干的仇人,却发现毫无用处。他即便骗自己抛去前尘,在文华殿跟随二皇子的短暂时光里,他依旧没能放下。

既然放不下,他便又试图把二皇子和陆家,和萧氏分割开。他想送萧知遇离开京师,自己也好忘记。然而命运给了他新的转机——萧知遇被皇室舍弃嫁进了裴家,甚至和父兄都关系恶劣。

于是他心安理得地把萧知遇摘出来,彻底将萧知遇当做了自己人。

为了萧知遇,他说服自己做过许多事,到头来却发现这是自欺欺人。

无论是说服自己远离,还是说服自己忘记,他都难以做到,爱意本身就无法左右。

这四年里他时常想起朔州城楼上的明月,想起萧知遇嫁给他时怯生生的脸,想起萧知遇摸着他送的玉簪朝他露出笑容的模样,甚至是最后那一晚,与他决裂时被他言语伤透的眼神。

还有最模糊也最清晰的,如同一个墨点,坠落在急流中的背影。

他怎能放得下,又怎能不惦念。

裴太妃怒声道:“当年他出走京师,你连夜将他追回,还为了点小事与我大动肝火,我便知道你对他有意,再不喜欢也认了。如今想来是我太过宽容,总想着你喜欢便就养着,反倒留下许多祸端。”

“哪怕他还活着,与你一别两宽不肯见面,便是在计较你逼宫谋权。他都已经绝情断义了,你竟还不作罢,追着萧广渡的儿子不放?”

眼看裴珩沉默不语,也不肯低头,这与多年前违逆她的模样何其相似,裴太妃怒气更甚,起了身:“你执迷不悟四年也该够了!”

她拄着杖怒冲冲要走,“我不管你是何想法,明日……”

“我没法放手,母亲。”裴珩忽然低声道,“从他在朔州救下我们开始,我就不可能再忘记他了。”

裴太妃一怔。朔州这个字眼,她许久未听到了。

她愕然回过头,看向裴珩压抑的眼睛,一种前所未有的怪异预感涌上心头,她竟有些不安。

*

第二日,裴太妃拒绝了所有上门说亲的拜帖和相看贵女的宴会,对睿王续弦再娶一事闭口不提。

这令不少大臣失望。

历来都是达官贵人送女儿进皇宫,如今多少人指望把儿子女儿送进睿王府,就等着将来帝位更迭,眼看时机都要到了,却来了这么一出。

他们真正开始怀疑,莫非将来睿王称帝,后位也要空悬着等一个早就死了的人?

一月之后,皇帝病重,召了睿王进宫。

裴珩进了紫宸殿,往西暖阁行去,能望见时丰和岁和正在院子里看书。

太子时丰已有十岁,仍是生得一团稚气,模样懵懂,专注地瞧着书上的字。

岁和即是当年的六皇子,如今只有六岁,却已有几分气度。两人一起长大,他比太子还小,按辈分却是时丰的叔叔,竟还有些长辈模样,正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书给太子听。

裴珩见了他,便想起当年元夕,萧知遇抱着他的温柔模样,脚步一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