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为什么总是遇到偏执狂(35)
也不知这场混乱持续了多久,总之,传信的兵士已然是昏昏欲睡了。
这神志昏沉间似乎隐隐听得官家慈和的声音响起,这才清醒过来。
官家道,“传朕旨意,将军卫姒,功勋卓着,今收回燕云十六州,居功甚伟,赐镇国公爵位,享亲王俸禄,加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
#小奶盖 多谢金币打赏~
#小奶盖
知否,知否(2)
当今官家虽然仁善慈和,在封爵一事上却从来颇为吝啬。
从不曾肆意赐封爵位,更何况是镇国公这个意义重大的爵位。
便是赏封,也多是些没实权封地的县主,群主之流。
西周时期伊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这从前往后,自然是排得越靠前地位越尊崇,如今官家一开口就是镇国公之位,还赐下丹书铁券。
相公们面面相觑,心知这汴京城的局势恐怕是要变上一变。
至于阻止这次赐封?
那谁敢啊,明摆着这卫将军崛起之势不可阻挡,谁在此时撞上去那就是存心要踢铁板!
相公们虽然平时同官家吵翻了天,这时候却眼明心亮地闭上了想来犀利的嘴。
毕竟官家仁慈,便是庭议上吵上几句嘴也不曾计较,可这位卫将军,行伍出身,想来是个性烈如火的武人,那自然是万万招惹不得。
这头,相公们识趣儿地未曾出言反对,官家政令得以晓喻汴京。
勋爵人家大多在宫中有些门路,早早便得到消息,如今通汴京城中谁家不关注一番这位新鲜出笼的红人新贵。
齐国公府——
平宁郡主端庄典雅地坐在塌上,慢悠悠摇着团扇,兴致不高地对着齐国公道,“如今官家倒是大方,这行伍之人竟是一朝升天了。”
“谁说不是呢,这位卫将军,从前只当他是个颇有将才的,谁知竟能直捣黄龙,立下不世奇功,真是时也命也!”
齐国公中庸,偌大的齐国公府若非平宁郡主的荣宠撑着,这些年早就没落了。
然而这位齐国公倒也是个疲性子,全然不着急,日子便这么不好不坏地过着。
平宁郡主是个烈性子,听不得他这般长他人志气,又是恼恨他没志气,“你这话说的,好似我齐国公府便被比了下去似的,不过是个种地的出身,一朝得势又如何?”
这话平宁郡主可说的有失偏颇。
当今名将卫将军,十五岁从军,屡立奇功,从一届小兵到如今的三军统帅,夺回燕云十六州也不过短短三年。
说上一句当世卫青也不为过。
如今平宁群主这般说,不过是嫉妒作祟罢了。
齐国公也清楚自家娘子的性情,笑了笑,忙称群主说的有理,才得以顺利过关。
自然不止这齐国公一家在讨论这事儿,便是盛府内,盛府主君主母并几位姑娘公子也在谈论此事。
王大娘子这回可是扬眉吐气了一番,“官人你说的什么话?你自己打听不着内情,便当我们王家的亲戚是吃素的不成?”
盛弘被自家大娘子挤兑地灰头土脸,颇为尴尬地为自己挽回颜面,“你不在朝为官,须知这官场上有些事儿不过是传出来神异罢了。”
王大娘子一扭脸,十分不屑他这一套说辞。
盛弘不过是想挽回些颜面罢了,这八卦自然还是想听的,当下也顾不得什么颜面,讪笑道,“求大娘子快快说了吧,孩子们也都想听呢。”
这话确实不错,几位姑娘并公子,全是一副好奇得不能再好奇的模样。
几双年轻活泼的眼亮晶晶的,盯着王大娘子猛瞧。
王大娘子这才如同被顺毛的猫一般,颇为傲娇地一哼,摆足了大娘子的款儿,这才徐徐开口。
——————
#小奶盖 感谢大家的花花支持~
#小奶盖 笔芯~
#小奶盖
#小奶盖
#小奶盖
#小奶盖
知否,知否(3)(会员加更)
王大娘子笑意款款,面上是傲娇之色,“说起来啊,这位卫将军可是个奇人。”
“哦?怎么说?”
这是配合的盛弘。
“要说呀,这位将军本是耕读世家出身,当初十五岁投军,从一届普通军士到如今的三轮统帅,不过将将三年罢了。”
“何况,听闻这位卫将军,谦谦如玉,美姿仪,竟是引得带回的和亲公主勾缠不休呢。”
王大娘子这话出口,盛弘盛大人可是不信了,“娘子你这话就不真了,恐怕是些谣传,那卫将军灭了和亲公主的宗庙社稷,人家怎么可能会对卫将军生出眷念呢。”
王大娘子听得这话,呲笑一声,“官人你自己从前不是如玉美少男,怎的却来怀疑人家卫将军姿容?”
盛弘:“孩子面前呢,大娘子且给我留着些面子吧。”
下面一众姑娘公子,无不掩面而笑。
盛府的日子还是如同往常,三位姑娘依旧是明兰处于弱势。
日子便这样日复一日地过着。
直到这一日,盛家处处披红挂彩。
正是盛家二公子盛长柏和海家女成亲的好日子。
这一日里,盛家来人不绝,积英巷这小小一块地儿来了颇多的权贵公族。
盛弘虽无太大能耐,却写的一笔好字,还曾在庭议上得了官家一句夸赞。
加之盛弘素有清名,乃是文官清流,门生众多。
又有了好岳家,他那大娘子,乃是昔年的王太师嫡幼女,王太师死后配享太庙,其妻诰命加身,哪怕如今这一代没什么出众人族,也很得人敬重。
其嫡母,更是了不得,乃是勇毅侯嫡女,这汴京城中多少老太君是她的手帕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