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影视:为什么总是遇到偏执狂(57)

作者: 你看你个小奶盖 阅读记录

卫姒顾不得多加梳洗打扮,着一袭简单青衣便入了宫。

等到了宫中,官家寝宫,卫姒才意识到事情大为不妙。

来的不仅是她,还有赵宗全父子,皇后娘娘也在,更有韩大相公等朝廷重臣,更叫人觉得不妙的是——

官家躺在床上,看起来虚弱极了,太医们跪了一地。

整个寝殿萦绕着绝望冷寂的氛围。

这样的冷寂,发生了什么事一目了然,卫姒要进殿的脚步忽然就顿住了,一动不敢动。

她怎么敢动?

她和官家,从前各怀鬼胎,后来……终究是有了些父女情谊。

他没有孩子,她没有父亲,正正相补。

官家肯为了她的幸福,不顾宗族礼法,不顾朝臣反对,同意她和赵策英的婚事。

为了她将来能过得好,将禁军统领之位交与赵策英,就是怕事情生变赵策英护不住她。

甚至不顾自己千金之躯的安危,要知道,禁军的职责就是护卫皇城,这相当于将自己的命交到赵家父子手中啊。

她呢,也肯为官家细细筹谋,除去邕王兖王,扶持赵宗全这个中庸之才上位。

如今官家这般,真叫她提心吊胆。

她不上前,病榻上的官家却看向她,伸出手来,声音是令卫姒恐惧的虚弱,他道:“永安,你来的正好。”

卫姒慌忙上前去,顾不得仪态,握住官家伸出的那只手,眼里已然泪光闪烁,“父皇。”

“永安,朕这幅身子是撑不住了,只是可惜咱们相识太晚……”

官家如是说。

卫姒强忍着泪水,哽咽道:“孩儿很幸运与父皇做一世父女。”

官家听得这句话,眼中闪过动容,他突然剧烈咳嗽了一阵,等到停歇,这才缓声道:“永安接旨。”

屋内众人都诧异地抬起头,官家垂危之际竟然下旨给永安公主?

卫姒也不知所措地顿在原地。

——————————

#小奶盖 感谢花花~

#小奶盖

知否。知否(37)

宣旨的小黄门顶着莫大的压力打开那道明黄圣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安公主卫姒性行淑均,于社稷有大功,故,朕去后,永安公主为辅国公主,皇太子即位后不得慢待于公主,若有违者,朕留有圣旨,永安公主可凭此行废立君王之事……”

旨意一出,重臣们顾不得惊讶,全数跪下,请求官家收回成命,韩大相公更是语气激动道:“官家,不可呀!永安公主一介女流,如何能行废立君王之事啊,如此行事,臣恐社稷动荡,百姓难安!”

大臣们自然是声声泣血,恨不得一死相劝谏,可惜能让他们死谏的对象如今正缠绵病榻,也许下一刻便要去了,于是韩大相公并一众大臣便当不得这个忠肝义胆的臣子,只能嘴上晓以利害。

官家要是能听得进去这些话便不会下这道旨,即便这些人跪了满室也不为所动,只是撑着身子,看着床前的卫姒道:“父皇无用。为你做不了什么,这世上女子殊为不易,父皇从来就知晓,只是父皇无能,不能为此做些什么,只希望你将来能有选择的余地,如今即便是这一道圣旨,也许还要带给你许多麻烦,但父皇……”

官家尚且没说完,卫姒哽咽的声音便响起:"孩儿明白父皇是一片苦心。"

如何能不明白呢?

拖着残躯,这样一副随时要落气的样子,怕赵家父子今后辜负她,这才想让韩大相公这些将来的辅国重臣亲耳听见这道会让他身后名声受损失的圣旨啊。

一国皇帝,身后事竟然只顾念一个公主,即便这位公主如何出色,当初有何等功绩,这皇帝也是要遭受指责的。

官家同她说上几句话已是费力,还有国家大事要交托给赵宗全和一干重臣。于是卫姒只能悲哀地杵在原地,看着这位半路出家的父皇一点点走向死亡。

官家又是细细交代传位给赵宗全一干事宜,嘱咐韩大相公等人好好辅佐新帝,最后交代完最后一句话,官家因着寿数已尽而青白的脸色逐渐变得毫无血色,最终,咽了气。

那一瞬间,寝殿内哭声哀嚎一片。

……

官家大丧,整个汴京城一片缟素,百姓无不哭泣垂泪。

故去的官家虽然算不得什么千古明君,却足够仁慈,在位期间多次免除徭役,赋税,每逢佳节,还会赦免部分罪名不重的犯人,百姓自然感念他的好。

何止汴京城,就连如今的永安公主府里,也是一片愁云惨淡。

永安公主自官家驾崩后便时常伤心难抑,即便驸马爷赵策英,也就是如今的桓王多次劝慰也没能让公主开怀,府里的下人因此日日胆战心惊,伺候地小心翼翼。

其实永安公主府里的那位殿下也不仅仅是为了官家的去世伤心,当初官家留下遗旨,言明永安公主可摄朝政,甚至还允诺部分特权,卫姒纠结了许久许久,仍未能决定今后如何走下一步路。

是安生地做个太平无忧的公主,还是做个注定艰难的开拓者?

卫姒这一生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直到今日,她有了一个机会——

一个也许可以改变这个世道的机会。

————————

#小奶盖 感谢花花~

#小奶盖

#小奶盖 感谢大家的打卡点赞评论花花~(鞠躬)

知否。知否(38)

当朝的永安公主卫姒注定是个要载入史册的女子。

只是不知身后名是骂名还是美名。

自从官家登基(赵宗全),这位永安公主便锋芒毕露,做了许多超出此世人理解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