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影视:为什么总是遇到偏执狂(63)

作者: 你看你个小奶盖 阅读记录

他爹又是礼部尚书,乃是六部尚书之一,谁敢轻易动他?

这次也是该着他倒霉,犯到了卫姒和赵策英手里,赵策英本是吃醋,回府之后一查才发现这畜生干的好事。

汴京城内,天子脚下,竟然多番出现此等惨事,何其可笑?

本朝初立之时便设立登闻鼓,为的就是让百姓可以为天下不平事道一声不平,如今天子脚下,登闻鼓前,官宦之子强抢明女,逼良为娼。

如今这已经不再是宋庭辉这个纨绔子弟的事儿,而是关系到国家社稷。

这是不仅仅是生生打了赵氏皇族的脸面,更是枉顾本律例!

一个纨绔子弟如何能做到这样一手遮天?

唯一的解释,只有他的父亲,那位向来以严肃古板面目示人的宋尚书替他遮掩,为他处理好所有后事。

书房里,赵策英看着手下呈报上来的密信,嘴角弯起一个嘲讽的弧度,道:“古板严肃,向来守礼的宋大人?呵!恐怕不见得吧。”

卫姒在一旁看着,大略瞧了瞧那信,不一会儿便不忍再看,偏过头去,眸中燃起熊熊怒火,讽刺道:“宋岩这个人倒是做的一手好戏。”

“若非做戏做得好,怎会有如今的权势地位,呵!他倒是教了个好儿子。”

“心狠手辣倒是有一手,竟然派人在登闻鼓前拦截状告冤情之人,着实可恶!”

赵策英气愤不已。

他从前只当这些官员胆小了些,故而从来主和不主战,遇到战争只会祈求割地赔款来息事宁人,本以为他们至少品行还不错,谁知……

卫姒宽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柔声细语道:“官人可莫要忘了,宋岩能做到如今这般,恐怕这里面还有别的重臣参与,千万不能……放过任何一个。”

宋岩不过是礼部尚书,实权虽有,却并不大,他能一手遮天,想来背后还有人。

而这个人,搅弄汴京风云,两任官家却毫无所觉。

赵策英被卫姒这一提醒,从怒气里回过神,若真是如猜测般,恐怕这汴京的水就比他们想象中更深。

当日,赵策英就携卫姒入宫,请旨官家彻查此事,着重强调挖出宋岩背后之人。

官家赵宗全也被这一消息惊出一身冷汗,天子脚下尚且如此,不知其他地方又是何等惨状。

借由此,官家终于意识到了百官间官官相护的可怕,下定决心清查汴京官场,命卫姒和赵策英暗地里查访百官,不仅是宋岩一人。

卫姒同赵策英分头行动,查出宋岩背后之人竟然是一位阁老。

官家震怒,阁老是国家肱股,内阁大臣那是皇帝爱重的标志,也是国家的权利中心。

如今阁老暗地里参与迫害百姓,官家如何不怒。

更让官家恼怒的,是后续呈报上来的百官事迹。

自官家登基以来,文德殿里第一次响起砸东西的声音。

汴京城……要变天了。

——————

#小奶盖 感谢安之若素,流年,五君,忒休斯之船小可爱的花花~*^_^*

#小奶盖 今天还欠了个花花加更

#小奶盖

#小奶盖

#小奶盖

#小奶盖

知否。知否(47)(花花加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礼部尚书宋岩家风不正,治家不严致其子宋庭辉多番残害良家女子,害人性命,使无辜者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经桓王赵策英查实,宋岩多次替其隐瞒,封被害人之口,阻百姓敲击登闻鼓,视本朝律例如无物,实乃罪不容诛。数罪并罚,着去宋岩衣冠,罢礼部尚书之职,秋后问斩,其子宋庭辉,判五马分尸,即刻执行。宋氏三族,流放岭南。”

这道圣旨捅破了汴京安乐的假象,开启了整治官场吏治的宏图画卷。

以极刑处置宋庭辉给汴京纨绔子弟敲响了警钟,宋岩的下场也让大臣们对府中子弟严加管教。

不过,任是谁也没想到,宋岩父子的下场并不算结束,而是开始。

自宋家父子后,官家正式宣告清查官场风气,不少大臣们被查出,私德不修,尸位素餐者通通被罢官免职,要不就是降职远调,借此,桓王赵策英安插了不少自己的人进入朝堂,朝堂风气为之一清。

此后三年,大宋官场心中有鬼者人人自危,自上而下的改革几乎将朝廷蛀虫清除地一干二净。

大宋自建立以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重文轻武十分严重,如今这番清查,倒是让武将有了更高的地位。

文官职位大肆减少。

御史台人数过多,众御史甚至无聊到管鸡毛蒜皮的小事,减员!

枢密院设立长官过多,一人不过主理些微小事,减员!

地方官场一职多人同任,俸禄没少领,实事儿没干多少,通通减员!

如此三年,吏治整肃,官场清明,就连办事效率都大幅度上升。

由此可见,从前办点事儿都磨磨唧唧半天,不过是这些官员们没有危机感,甚至有不少敷衍了事之人,政令才不得通达,造成地方和朝廷配合不及时。

公主府,摇着团扇的红衣女子懒懒散散地看着一旁黏黏糊糊就是不肯走的某人,无语道:“今日怎么有空过来,朝堂事多如牛毛你还有闲心在我这里浪费时间?”

赵策英委屈地瞥了一眼自家娘子,不顾卫姒的推拒,双臂抱住她纤细的腰肢,同她脸颊相贴,柔声道:“朝堂的事怎么处理得完,陪娘子才是一等一的大事。”

“行了行了,又在我这里装样,不过就是有个俊秀后生寻到我这公主府来,人家是为了申冤,你吃的哪门子飞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