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256)

作者: 韩金书 阅读记录

刚一出生就册封为固伦公主,可见这小公主是极得汗阿玛喜欢的。太子心里也很好奇。

太子妃听见消息,张罗着送了礼物过去,但静下来一想,犹嫌不够。

太子妃对太子道:“臣妾给汗阿玛皇太后去请安过。是不是也要给皇贵妃去请安?”

皇贵妃位同副后,这会儿后宫没有皇后,皇贵妃其实差不多等同于皇后。

她和太子的品级摆在那里,普通嫔妃哪怕是贵妃,也不值得太子妃过去请安的。

但皇贵妃,她和太子是要称一声贵额娘的。

太子妃觉得应该去,但她还是征询了一下太子的意见。

太子说:“皇贵妃正在月中。你去了她也不能见你。你在外磕头,还要她费神顾惜你怕你受冷。不若等之后再去。以后会有机会的。”

太子想,他和皇贵妃之间的情分,哪里需要这些表面上的功夫呢?他想,皇贵妃一向都是不会在意这些的。

哦对了,太子想,以后要改口叫贵额娘了。

额娘。太子在心里摩挲这两个字,好似想到这一点,他就莫名觉得自己在后宫之中,还是有一位长辈会牵念他的,他不是在六宫之中无依无靠的太子。

大阿哥冒进受伤成那样,惠嫔娘娘不知哭了多少次。说实话,太子对谁都不会讲,但是他心里真羡慕啊。

羡慕阿哥们有额娘。

太子妃还是认为应该去一趟。

太子妃说:“皇贵妃能不能见臣妾,不在臣妾。但臣妾去不去,在臣妾的心意。”

太子微微拧眉,片刻后放开,心里就忍不住冷了几分。

太子的贴身太监魏行在旁边瞧着,心里直叹气。

又是这样。

太子心里想,太子妃总是如此。太子妃很有主见的,会与他商议,但商量的结果,往往都是太子妃坚持己见,并且不管太子作何想法。

就像现在,不等太子说什么,太子妃的披风已经穿在身上了。

她是做好这个太子妃了,可要是没有他这个太子,一个太子妃又有什么用?

手拿把掐的这么强势,瓜尔佳氏把这个太子妃的身份看得太重了。

他好像不是娶了个妻子,而是接了个‘爹’回来。还是个妄图要给他做主的‘爹’。

太子站在殿中,看着太子妃渐渐消失的身影。

汗阿玛选的人肯定是没错的。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没人知道她做了太子妃是这个性情。

太子想,瓜尔佳氏自以为这个太子妃应当如此做。但她根本不懂。

皇贵妃是位同副后,可终究不是皇后。他可是仁孝皇后的嫡子,从小生下来就册封为皇太子的。

那也是汗阿玛爱护成长起来的。

阖宫上下,朝里朝外,谁不知道太子的尊贵?

满宫里都看见太子妃跪在寒风里给皇贵妃请安,口称贵额娘,这是什么样子?

太子与皇贵妃之间,是该有一种平衡的。

皇贵妃从前做嫔妃的时候,就很聪明的在拿捏这种平衡,太子也是近两年才明白这个道理的。

如今体会到了皇贵妃的心意,太子才明白皇贵妃当年的不容易,还有皇贵妃的聪慧。难怪汗阿玛会这样宠爱她,倚重她,信任她。

他和皇贵妃之间的这种平衡,不出意外应当继续很好的维持下去。

他尊重皇贵妃的权威,皇贵妃也尊重他储君的地位。

但是太子妃她不懂。她是真的不懂吗?

太子想,她只是没有把自己当作心爱的丈夫来看待,只是将太子妃看做是她的差事。

她永远也不会站在他的立场上去为他想一想。

第113章 担忧

瑶令没想到康熙刚走, 就在还有些时候皇室宗亲和宫妃阿哥公主们就要去奉先殿的时候,太子妃还能过来给她请安。

瑶令都怕自己听错了:“太子妃这时候过来,不是有事, 只说请安?”

彩霞道:“是的。太子妃说, 不敢扰了主子的休养, 便只在外头磕个头就走。”

“给我磕头?”瑶令微微拧了拧眉, “太子知道吗?”

彩霞道:“太子妃就是从武英殿来的。太子爷同太子妃是在一处的。”

彩霞轻声道,“奴才想, 是万岁爷封主子为皇贵妃的圣旨。太子妃才想着要来给主子磕头的。太子爷与太子妃进宫的时候, 去皇太后和皇上那里都请安过了。”

皇贵妃位同副后, 这个礼就不能少。

彩霞说, 兴许是太子爷让太子妃过来的。

瑶令道:“不会的。”

瑶令还是很了解太子的。知道太子不会这样做, 更没有必要这样做。她和太子阿哥们之间又不是面子情, 这样礼节上头的事, 当真不必如此刻板。

定又是太子妃自己做主的。

瑶令道:“叫太子妃不要在外头磕头。请太子妃进来说话。”

她要是真让太子妃在外头磕头请安了,太子的脸面往哪放呢?

彩霞道:“可是主子这里吹不得风的。”

瑶令说:“那就请太子妃隔着屏风说说话,总不能叫人待在外头的。”

太子妃没想到自己会被请进来。

进来的时候要行礼, 瑶令忙在里头笑道:“太子妃不必多礼了。本宫这里也不方便叫你进来,怕刚生产的血气惊扰冲撞了你。所以咱们就隔着屏风说说话。”

正值新年, 太子妃既然来了,自然是要问候新年好的。

瑶令给太子妃东西, 可不敢说是赏赐, 只说是新年礼物,预备的也是太子妃和太子一人一份的,然后请太子妃带回去。

太子妃倒觉得很好, 她就知道她过来,皇贵妃是不能不见的, 这不是隔着屏风见了面么?

上一篇: 比邻欢 下一篇: 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