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后她又凶又撩(73)
但是连日来都在下雨,盒中坚果已经返潮了,不再酥脆,他捏开一颗,入口只尝出来苦涩。
不知道京中有没有打雷下雨,她会不会睡不着。
给她准备的礼物尚未来得及被发现。
她前些日子新做的裙子送来了,好几件是带着小绒球的。
甚至,他身上还有她指甲留下的划痕。
蒋海在一旁犹豫着问道:“世子,您吩咐的秋千还扎吗?”
这些天蒋海都没敢问,因为自从卫瑛走了,谢凛就一直宿在衙署里,直到今日才回来一趟。以往在外面办差,无论多晚他都要骑着马赶回来。
蒋海知道秋千肯定是扎给卫娘子玩的,可现在……
谢凛敛着眸,情绪看起来像是没什么起伏:“扎,不在这。让人直接扎在京中,我院里。”
盐务终于要接近尾声。她走了,他就去寻。
谢凛再次想起姑母说的话:别把她困在这同你做怨侣,好生送人回去,你们日后才能再相见。
再相见,这三个字支撑着他。
第38章 第 38 章
卫瑛曾给梁秋曳写信报过平安, 回京一个多月时,她收到了梁秋曳的来信。
从侍女手中接过前院刚送来的信封,她抽出里头的花笺:“这么快呀, 我原以为书信来回要将近两个月呢。”
梁秋曳在信中分享了一些近日遇到的有趣琐事,以及写话本时想到的新点子。
到了信的末尾,梁秋曳状似无意地提了一两句, 说城外出事见了血, 有人受伤了。
谁受伤了梁秋曳没说, 卫瑛也不多想。
反正同她没关系。
“姑娘,晚上出去穿哪身?”里间传来蕊珠的声音。
今个是八月十五, 晚上有灯会。到了明日八月十六, 皇家围场还会有狩猎, 届时京中大小官员及家眷都会去。
卫瑛不爱出风头,但是喜欢看热闹,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她都是最高兴的。
她去了里间,顺手把信夹在书底下压着,跟蕊珠凑在一处挑橱里的衣裳。
卫瑛抽出一件浣花锦衫, 摸了摸袖口处的布料, 有些可惜地道:“这件好看就是太薄了, 还没来得及穿就变天了。”
“姑娘留着明年再穿。”
“明年就不时兴这个样式了, ”卫瑛一边嘀咕着, 一边在衣橱里继续翻, “穿这个吧。”
怕夜间凉, 她选了件略微厚一些的豆青色菱锦对襟衫。
蕊珠应了,把衣裳展开搭在薰笼上, 又道:“姑娘,手炉要不要备着?”
“不要不要, 这才几月,已经穿得很厚啦。”卫瑛坐在妆台前选今晚要戴的钗环。
她的手无意间又碰到旁边那本压着信封的书册,舒了口气。
到底是谁受伤了,严不严重。
很快她又摇摇脑袋,再次对自己强调:“不关我事。”
蕊珠听见她嘀咕,但是没听清:“姑娘说什么?”
“我说……我一会不要兔子灯了。”以后都不要了。
京中治安好,尤其是到了有灯会的时候,每隔几步就有负责治安的官兵,因此卫瑛在灯市入口下了马车,带着蕊珠单独进去逛了。
街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灯,比那晚同他在夜市见过的还要多。
卫瑛很快打断自己的思绪,别想了,有什么好比的。
风吹过,花灯的影子在石板路上跳跃,卫瑛手里的小金鱼花灯也晃悠着在灯海中遨游穿梭。
走了一段路,蕊珠摸摸卫瑛的手:“姑娘冷不冷?若觉得冷我们回去拿手炉。”
其实是有一点的,平日里这个时辰卫瑛都窝在屋内,没想到夜间外头这么凉。
但卫瑛心里头正雀跃着,不想折返回去,又怕蕊珠念叨,便摇摇头笑着回:“我不冷!”
她欢快的声音混在熙攘的人群中。
谢凛一下子听见了,他以为街上这么多人,他要等好久找好久。
但是密集的心跳声提醒着他:她就在附近。
原来八月十五真的会圆满。
卫瑛走着走着感觉后面坠着的绶带有拉扯感,应当是不小心挂在别人衣服上了。
她没当回事,小声喊了句“抱歉”,手伸到后头轻轻往回拉。
没想到拽了两下没拽动,回头看,身后人穿了件鸦青色暗纹圆领袍,再往上,领口外露着一截冷白的脖颈,喉结旁一颗颜色很浅的小痣。
卫瑛瞬间就有了某种预感。
视线上移,果然是他。
谢凛瘦了些,轮廓显得更立体了,眉骨和鼻梁处有几道擦伤,不笑的时候冷感很重。
卫瑛的目光被他脸上的伤口吸引。
察觉到她的眼神,他唇角微微牵起,率先开口:“不会留疤。”
语气就像他们未曾分开过一样亲昵。
说话时他微微俯身,眸中很快就染上几点昏黄温暖的光,来自她手中的小金鱼花灯。
“谁问你了。”卫瑛撇了撇嘴。
留不留疤关她什么事。
蕊珠在一旁都愣住了,她如果没认错,面前这位是……
卫瑛回家后没有把她和谢凛的事讲给任何人听,因此蕊珠对谢凛的印象还停留在卫瑛落水那天,俩人偶遇闹过不愉快。
知道蕊珠肯定有一肚子话想说,在街上卫瑛没多解释,只拉着她的手就要往前走,但是被被扯住。
“谢大人自重。”
“我不。”他的视线紧追着她发间颤动的蝴蝶簪。
见他开始耍无赖,卫瑛回头瞪了他一下。
他身量相貌太出挑,站在人群中很显眼,周围有不少人有意无意地看这边的动静。
卫瑛不想在人前闹起来,给蕊珠递过去一个安慰的眼神:“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