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对照组我暴富了【八零】(34)
乔微:……
她觉得更紧张了。
中午的时候,一件事,让乔微的触动很深。
隔避班那位以严苛出名的王老师,趁着学生去食堂吃饭,带人搜查了学生的抽屉和书包,查出有人带了金庸的小说。
王老师把小说没收,那位学生下午的课都被要求站在走廊外,放学还要求罚抄五遍课文。
乔微看得直叹气,并想好了分享要分享什么。
下午第六节课的时候,乔微在食堂进行了简短的分享,总结下来,她的分享如下:
多做题,遇到什么难题,要及时问老师。多看书,不能只看课本上的知识,课外书也要看。
乔微特别强调要多看课外书,不能局限于课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她的话激起了前层浪。
当即就有年老的老师打断了她的分享,问:“课外书,包括小说吗?”
乔微很肯定:“对,包括小说。我们有很多古典名着,都是前人留下的精华。就算是现在的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里面也有很多好词好句,可以让学生写作文时写出更优美的句子。”
年老的老师气炸了,当时就找了校长,说乔微蛊惑学生,要求校长把她请下去。
年轻的老师,却觉得乔微说得有道理,多看课外书,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
乔微拿出了自己月考的试卷作文,指出其中哪些句子,出自哪部名着,哪个句子,又是来自小说。
乔微:“如果不看课外书,这些句子见都没见过。你只读到初中还好,可是高中的时候,很多古诗句,却是要考的。虽然我们中许多人,可能初中毕业,就不会再读书,但是我们不能止步于学校,有句话叫做:‘活到老学到老’!”
校长带头鼓掌。
随后他发表讲话,肯定了乔微的说法,同时还表示,以后自习课,学生在作业完成的情况下,可以看课外书。
最后,校长还带来一个好消息,学校会建立图书室。
因为乔微的分享,她明显感受到,班上的同学对她更亲近了,胆子大点的同学,还会问她平时喜欢看什么课外书。
乔微不知道,看似平静的校园,因为她的观念,老师们已经在会议室吵翻了天。
以王老师为代表的老教师们,反对自习课看课外书,反对建图书室。
他们说不能因为乔微月考考好了,就盲目地推广她的学习方法。
甚至对乔微小学三年级水平,来读初三表示置疑,要求把乔微赶出学校。
而年轻的老师们,则更多的是支持乔微的观点。
他们平时自己休息的时候,也会看小说的。然而镇上只有一个书店,里面的书也很少,他们微薄的工资也支持不了他们每个月买好几本小说。
如果学校建图书室,那真是太好了。他们已经在考虑,建议买些什么书了。
校长虽然年纪不轻,但他见多识广,显然是站在年轻老师这一边的。
年老的老师们说乔微的月考成绩只是侥幸,校长就说让他们拭目以待。
最后,两方达成了一致,如果乔微期中考试还能第一,就按她的方法推广。
乔微得知此事时,感觉压力一下子就变大了,不过她向来是这样,越是有压力,她越是有干劲。
这个秋天,白沙镇初中的师生们都等着乔微的成绩单。
媒婆上门
期中考试在星期一和星期二。
在这之前,第一批交货的时间到了。
十月十八这天的早上,早起的乔冬生做完了最后一个灯笼。
灯笼没有贴红纸,因为怕路上遇到雨,乔微早就与祝平安谈好,灯笼上的红纸,由他自己派人贴。
然而,他们从早上等到傍晚,祝平安口中派来接货的车子也没出现。
任秀娥又开始说风凉话了,“忙活了半个月,别不是跑了吧,半个月白干。”
乔冬生默默地做沈明逸要的订单。
乔爷爷和乔小满都没有他淡定,干几分钟活,就要看一眼路口,看车子有没有出现。
乔微看着任秀娥冷笑,“妈妈你说得太好笑了,祝老板早就把钱付了,如果真跑路,我们就赚大了。”
任秀娥脸色白了白,她之前并不知道祝平安已经付了钱,付钱的时候乔微并没有让任秀娥看到。
忐忑了一天,傍晚的时候,祝平安派来的车子总算到了。
司机解释说:“本来应该早到了,你们这路也太不好走了,坑坑洼洼,还差点翻了车。”
因为天太晚,司机又在她家休息了一晚。
司机一走,乔微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分钱。
第一批货一共六百八十八元。
乔微:“丑话说前头,这个订单是我拉来的,加上买竹子的钱,和我家竹子的钱,我要分一百八十八,没意见吧。”
都没意见,任秀娥本来想说什么,不过也忍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乔爷爷、乔冬生、乔小满三个人分四百块。
剩下的一百,乔微说:“乔芳和乔菲也干了不少活,每人给五块。剩下的按出的工算的,三叔干活最多,分到四十,奶奶分到三十,妈妈虽然每天都有干活,但是消极怠工,分到十五,沈明逸和张阿姨也来帮了忙,分到五块。”
张丽云不肯要钱,任秀娥正想开口给她。
乔微就把沈家母子该得的五块给了三叔,“三叔,钱你拿着,到时沈家秋收的时候,你去还工吧。”
三叔:“行!”
乔奶奶拿着她和爷爷分到的钱,笑得缺了的牙都露出来了,“第一批赚了一百六十多,加上第二批的,老六订婚的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