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对照组我暴富了【八零】(37)

作者: 果小苹 阅读记录

乔微还在犹豫。

得知消息的谭校长亲自上门,“乔微,以你的水平,读高一肯定没问题。虽然已经开学两个月,不过你都能自学几年,两个月的课程对你来说肯定没难度。你不去高中,是不是担心学费问题?”

谭校长:“你是我们学校第一个进一中的学生。我们几个老师捐了款,你一定得去读书。”

谭校长的钱乔微没要。

“校长,谢谢您的好意,只是我现在真的不缺学费。我现在还没答应,只是因为家里的生意……”

得知事情真相的谭校长,把乔微一顿骂,“乔微,你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不说其它,就说你们这竹制品的生意,你留在镇中,你能接触到的,只有镇里这些人。我们镇十个乡,就算所有人都用你家的竹制品,你又能卖出多少?”

校长语重心长:“等你去了县里,以后甚至出了省,见识到的人多了,你的客户就广了,你才能卖更多折竹制品。”

乔微一想,确实有道理。

最后,虽然乔微拒绝了捐款,谭校长仍把期中考试第一名的五块钱奖金给了乔微,还有乔微开学交的十元交费也退给了她。

谭校长说:“乔微,你也没去上几天学,学费学校就不收了。到了一中你加油!”

与十五块钱一起的,还有若干张奖状和几个本子、一个文具盒。

谭校长还告诉乔微一个好消息,学校已经在建图书室,学生也可以在自习室看课外书了。

乔微多问了一句:“那隔壁班那个男生的金庸的小说还给他没有,我那天听到他哭,书是他爸爸的珍藏,他会被爸爸猛揍的。”

这件事谭校长并不知情,不过他表示,回去他会问明情况,如果没还给,会督促王老师把书还给对方。

谭校长走后,乔微表示:“我得买辆自行车。”

乔冬生:“买吧。”

乔微现在不动用家里的钱,也够买自行车。任秀娥也没话说。

乔微没想到,她答应后去读一中,不仅没让家里的生意变差,反而更好。

起因是县城的日报听说了乔微的事,先是刊登了乔微的那篇作文,把卢老师对乔微的夸奖都进行了报道。

没两天,日报看反响不错,又亲自上门对乔微进行了采访。

乔微觉得机会难得,趁机又把自己家的竹制品夸了又夸,她还觉得不够,她还给日报投稿,写自己家的竹制品如何好,远在广东的老板都来进货之类的。

如果是后世,读者看到,就会知道其实这是一篇软广,但是现在的人并不知道,他们听说乔微写的作文德高望重的卢校长都夸,看到乔微夸自家竹制品,他们就觉得肯定好。

很多人慕名而来。

也有那些小商家,包括乔微曾赊账买凉鞋的铺子,都来进货。就算乔微说,没有现货,他们也愿意等。

与此同时,祝平安汇款到了,乔微拿到汇款单,去镇上领钱时,叫了三叔陪她一起去。

现在的一千块,可是一笔大钱,盖个房子都够了。

前面那批货够卖一段时间,祝平安的那批货要得并不是很急,两个月做完就好。

乔微换账本了。她买了个笔记本,用来记账。

乔微之前用的本子,页数太少了。现在祝平安要的货,沈明逸要的货,还有各个镇慕名而来的商家要的货等。

乔微把账本交给三叔代管,她不在家的日子,让三叔按本子上定的,安排他们制作竹制品。

沈明逸跑来乔家诉苦。原本他的生意还行,半个月就赚了六七十。

可是乔微上了报之后,他的生意反而一落千丈。

白沙镇的小卖部都跑来进货,抢走了他大部分的生意。

对此,乔微的建议是,“沈明逸,关于开拓白沙镇以外市场,该提前了。”

之前两个人就商量过,等第一批货交货,他们可以去市区看看情况。

现在虽然泠江县白沙镇以外的地方,也有商家来进货,不过毕竟离得远,并不像白沙镇多。

乔微觉得,县城还有其它镇,都还有空间。

沈明逸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那行,我跟你一起去县城。”

乔冬生原本准备送乔微去县城,乔微不让他送,家里的活还急着做呢。

看到沈明逸与乔微同去,乔冬生总算放了心。

县城离得远,乔微想天天回家,显然不现实,乔微的计划是,平时住在学校,周末回家。

正好,冰棒厂发的那热水瓶还没用,乔微带上了。除了热水瓶,乔微还带了二十斤米,一床被子,至于垫的被子,她只能到了县城再去买。

没办法,家里的被子有限,她若是带两床,乔芳和乔菲就没得盖了。

那一天,沈明逸先载着乔微去了镇上,陪乔微买了新自行车,两人再一起骑车去县城。乔微买的是凤凰牌自行车,比沈明逸的稍微小一点,不过后座放了一床被子,把手上又挂着一个热水瓶,她骑起来一点也不吃力。

沈明逸后座放了乔微的二十斤米,还有书包和两件衣服,他又抢过热水瓶,“我来带吧。热水瓶容易爆,我的车子更稳。”

通往县城的路很多坑坑洼洼,好在十月的天,已经不热了。

那一天,他们边骑边问路,骑了一个半小时才到县城。

进入普通班

沈明逸把乔微送到学校门口,看着巍峨的一中校门,沈明逸突然有了感触。

“乔微,我是不是也该去读个高中?”

乔微知道,沈明逸是初中毕业。

沈明逸想上进,她还是很支持的,“读吧,要不就是个没文化的乡下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