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真不是断袖(100)

作者: 觅唐 阅读记录

闻端这次稍微停顿了一下,没有立即回答。

“简相目前主理京城内外的流民安置,且此次科举还有诸多繁琐杂务需要处理。”

闻端不疾不徐地问:“圣上要在这个时候,将简丞相派去西南吗?”

谢桐一愣,随即理解了他的意思。

殿试后,新进士们的名次已出,正翘首以盼等待着天子的旨意,看看自己能得到什么样的官职。

而与他们不同,朝廷上其余官员,可谓是神色各异,各自心怀鬼胎。

上次选秀时的刺客事件,令户部元气大伤,腾出了不少空位子。本次科举既然是打着西南治疫的名号,那起关键作用的户部,必会被安排进一批新人。

但焉知其他地方就不会被安插进人呢?

朝中各官员为了尽力排挤这种可能,简如是这两日在安排新入进士的职位表时,受到了不少明枪暗箭的夹击,以致于谢桐的旨意也迟迟无法下达。

而在这个时候,如果把简如是派去西南,谢桐相当于直接失去了左膀右臂,又怎能顺利将新进士们安排进朝中上下?

况且,若是简如是不幸染疫……

谢桐登基后千辛万苦建造的势力,就会被摧毁大半。

无论怎么看,谢桐都不应该将他的“心腹”派去西南。

而最好的选择,是把闻端这个明面上的敌人送出去。

谢桐沉默了许久。

“也不是没有人可用,”他冷淡地垂下眼,开口道:“曲迁不是医师么?御医署也考较过了,资质经验都不错,正好也是曲田县人。”

“朕给他命个正六品院判,带些医官过去西南,就可以了。”

闻端微挑了一下眉,语气平静地说:“曲迁戴罪在身,罪名尚未洗清,如何能下旨任命?”

谢桐咬了下唇,固执道:“朕是天子,如何就不能下旨了?”

闻端把装有点心的盘子往谢桐面前推了推,而后才缓缓说:“圣上,臣自请赴西南,并非一时冲动。”

谢桐摁在案沿的手指用力蜷起,冷声道:“朕不同意你去,也并非一时冲动。”

闻端看了他一会儿,见谢桐故意避开了对视,偏着脸不说话,于是开口:“圣上。”

“臣能斗胆问一句理由吗?”他说。

谢桐低着的长睫颤了颤。

“朕现在说的话,都得先把心中所想一一剖析给你,你才会听么?”

闻端点点头,慢条斯理道:“那臣不问,猜一猜,可以吗?”

谢桐没来得及阻止他,闻端就接着说:“圣上不愿意让臣离开,是因为舍不得?”

“……”谢桐立即反驳:“朕怎么可能舍不得?”

闻端嗯了一声,道:“舍得就好。”

谢桐:“……?”

“臣的府中已收拾好行礼,不日就可出发。”

闻端面不改色,云淡风轻地道:“既然圣上舍得,那便允了臣这一请求,让臣到西南曲田县,为圣上排解疫病之忧吧。”

他看了看谢桐的神色,很轻地扬了下唇角,低声说:“圣上,臣此次已经不算是建议。”

“——臣是在恳求您,应允臣的愿望。”

第39章 送行

送行这一日, 云层厚重,天色阴沉沉的。

谢桐早起瞧见这样的景色,心情又更差了几分。

今天没有早朝, 罗太监命宫人们把早膳布上,一边观察着谢桐的神情,一边躬身问道:

“圣上,今日还是只喝小米粥吗?”

自从听说闻端要前去西南,朝中已乱了好几天,谢桐的心情也一日比一日消沉,罗太监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再怎么伤心, 也不能不吃饭啊!

谢桐这几日吃得少之又少,罗太监每当无可奈何的时候, 就遣刘小公公去请闻端。

闻端来了, 多少能哄着谢桐吃点东西,但第二日, 谢桐就会故态复萌, 一番折腾下来,罗太监总觉得圣上都清瘦了。

不过连着数日的观察,罗太监也明白了谢桐究竟为何心情糟糕。

今天是最后一天了, 他看着宫人们往桌上布菜, 想了想, 小心开口:

“圣上, 太傅大人此次赴往西南,带了好几个御医署有经验的御医过去, 那大牢中的曲迁不也将曲田县的疫病情形总结书写给了太傅吗?”

“有了这些万全的准备,太傅大人吉人天相, 自然不会有什么事的。”罗太监苦口婆心地劝慰道。

谢桐洗漱后在小桌前坐下,用勺子搅了搅碗中的粥,依旧没什么胃口,听了他的话,又不由得蹙眉:

“御医署自己研制的药方,都只能减轻疫病发作时的程度,无法根治与阻断传染,朕如何能不担心?”

罗太监陪着笑,说:“医术方面的东西,奴才不懂,但太傅大人既然有信心,那些万种艰难又有何畏?太傅大人向来英明,料事如神,圣上或许也可放宽心,信任闻太傅这一回。”

谢桐盯着碗里的小米粥看了一会儿,缓慢舒出一口气,点点头:“你说得对。”

“朕是该信任他。”他低声道。

闻端是什么人?出身寒门,十五岁中举,以状元之才入朝拜官,十八岁就成为当朝最年轻的太傅,十九岁把持朝政,又一手将他辅佐的人扶上帝位。

相知相伴这么多年,谢桐明明最清楚闻端的能力手段,也知道他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掌握在心。

无论从朝廷的角度,还是从天子的角度,闻端赴西南,无疑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只有闻端前去,才有足够精锐的守卫愿意跟随,有经验足够丰富的御医愿意被驱使,有足够的压迫感令得那伪造圣旨之人不再敢轻易造次,龟缩于西南的安昌王也不得不出来,迎接闻端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