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真不是断袖(121)

作者: 觅唐 阅读记录

京城的御医署也传来了好消息,经过数位御医的苦心研制,终于制出治疗疫疾的最佳药方,一帖下去就能退热,服用三帖后大多症状便可缓解,并且还能遏制疫病的传染。

喜讯传到西南,人人欢呼。

谢桐又将办事不力、还协助伪造假圣旨的曲田县府中几个官员革了职,命了新人上任,负责城内的治疫及赈济事宜。

诸事安排妥当后,也到了回程之日。

曲迁还是每日定时为谢桐把脉,确保谢桐的身体无恙。今日午膳后车队就要启程,曲迁想了想,决定再次请见谢桐。

谢桐正坐在马车沿上,手里翻着一册话本,也不知是从哪里找来的,曲迁瞧了一眼,看见上面搞怪的配图。

原来谢桐也喜欢看这些闲书?曲迁想。

但等他在谢桐跟前站定,却发现年轻的天子视线并未放在话本上,而是虚虚落在前方不远处,话本半天也不见翻一页,显然是在出神。

“圣上,”曲迁行了一礼,不禁问:“这几日,是有什么心事吗?”

谢桐合上话本,望车里一丢,开口前,先无意识地往队伍的最后方望了一眼。

——闻端就在最末尾的马车里。

这些天,闻端的身体一日比一日好起来,但终究是还未好全,为着减小传染的几率,闻端主动去了最后面。

谢桐敛了目光,淡淡道:“只是在想回京后的事罢了。”

“是要把脉么?”

他抬了下眼睫,看向曲迁,同时把手伸出来:“朕觉得身上没什么不舒服的,这几天吃的也多,但你若是不放心,便看一看吧。”

自从那晚与闻端说完话后,谢桐每一餐都认真地填饱了肚子,偶尔发完呆后,还会问身旁的人:

“朕看起来可还清瘦?”

曲迁回忆着这些趣事,忍不住抿唇一笑。

他给谢桐把了脉,凝神感受片刻,说:“圣上的身体无碍。”

谢桐点点头,收回手,又想起什么,出声道:“对了,朕此次回京,你不用跟着回去了。”

曲迁一怔。

“你家人在曲田,这里是你故乡。”谢桐漫不经心地说:“先前那一次刺杀,念在你协助御医署治疫有功,朕也不计较了,刑罚既免,你便留在此地吧。”

曲迁像是僵住了,好半天才重新开口,嗓音微涩:“圣上……草民其实是来请求您带我回去的。”

“?”谢桐蹙了下眉,不解:“为何?”

曲迁默然片刻,掀袍跪地。

“草民倾慕圣上,愿追随圣上回京,不求任何功名利禄,只求能陪伴在圣上身边。”

这样大胆的话说出来,绕是曲迁性情耿直,也不由得面色赤红,俊秀的一张脸露出了几分窘态。

但他却迟迟没有等到谢桐回答。

曲迁抬起头,就看见谢桐垂着长长的睫羽,神情若有所思似的。

“曲医师,”就在曲迁愣神时,他听见谢桐问:“你从前就是断袖吗?”

曲迁:“……?”

瞥见跪地之人为难的面容,谢桐放缓了语气,道:“朕只是随口一问,你若不想回答,不答就是。”

曲迁摇了摇头。

“草民……”他迟疑半晌,才说:“从前也并未心悦过女子,或许是断袖吧。”

如果不是断袖,又怎么会喜欢上同为男子的谢桐呢?曲迁这样认为。

“这样么……”谢桐寻思。

那他似乎也并未对任何一位妙龄女子心动过,难不成,他也是个天生的断袖?

谢桐:“。”

不知为何,对钟情于闻端这件事,谢桐只觉羞赧。但对于自己或许天生喜欢男子此事,谢桐却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

怎么可能?谢桐忍不住想。

那难不成……他是在预示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才与简如是等人一般成了断袖?

一想起这个可能,谢桐就不自觉皱眉。

只得想想闻端的模样来缓解不适。

“朕已有心悦之人。”

谢桐看向曲迁,轻声道:“你还是留在曲田吧,你家中父母年事已高,还有妹妹需要照顾,不必耗费精力在朕身上了。”

曲迁问:“是太傅大人吗?”

谢桐顿了顿,颔首:“是。”

曲迁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叩首行礼,嗓音低低道:“是草民痴心妄想了,愿圣上与太傅大人永结同心。”

“草民今后会勤读诗书,再走科举这条路。”

曲迁仰起脸,目色清澈坚定:“望将来能与圣上以君臣身份,相见于朝堂之上。”

谢桐与他对视,点头道:“好,朕等着重逢那一日。”

*

来时觉得路途漫长,回的时候,却感到时间飞快。

曲迁留在了家乡,谢桐身边少了一个说话的人,于是索性每日都到闻端马车旁说话。

京城送来的新药见效很快,服用两天后,经过随性的御医诊断,闻端的脉象已经趋于平稳,除了偶尔咳嗽,其余已经快好全了。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闻端却依旧温和地拒绝了谢桐想要看一看他的提议,两人每日只隔着一道轿帘子说话。

“虽然疫气消退,但为防意外,圣上还是注意些好。”闻端如此解释。

谢桐:“……”

话虽在理,但为什么,总觉得是故意的呢?

见不到想要见的人,饶是谢桐自认心性坚定,也不由得心烦郁闷。有时夜中入眠,梦里竟都是那人熟悉的俊美面容。

这一天,车队已经行至京郊三十里地外,预计傍晚时分就能入城,队伍中的气氛明显轻松起来。

谢桐坐在闻端的马车沿上,问他:“等入城后,太傅是先回府,还是随朕一并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