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真不是断袖(18)

作者: 觅唐 阅读记录

闻端将茶盏拿在手上,沉默了很久。

“圣上,”闻端终于缓缓出声:“臣自认代理朝政多年,若是圣上实在缺那么一个人,替圣上分忧解难,臣……斗胆自荐。”

“朕认为不可。”谢桐当即道。

“老师身为太傅,代先帝打理繁重朝务,既有功劳也有苦劳。但如今朝中上下也有不少人对老师议论颇多,为保老师清白名声,朕觉得,还是不宜插手为好。”

“……”闻端问:“圣上执意如此?”

谢桐心道你想拿朕怎么样,一边高深莫测地点点头。

“……既然这样,那臣有一事,也不得不禀报给圣上。”闻端突然说。

谢桐蹙了下眉:“何事?”

闻端合上茶杯盖,将茶盏随手置于桌面,不紧不慢道:“圣上可还记得前几日,臣从路上捡来的那个香囊?”

谢桐:“记得,怎么了?”

闻端:“那是简丞相的东西。”

“……”谢桐没懂:“何意?”

闻端也不急,从容不迫道:“听闻几日前,圣上在御花园的碧荷亭召见了简丞相。简相回府的路上,不慎丢了这个香囊,臣担心是什么重要物品,就叫宫人从池子里捞起来了。”

谢桐听得云里雾里:“你明知这是简如是的东西,还拿到朕跟前来问做什么?”

闻端垂了下眸,他的眼睫生的好,长而纤直,垂落时能正正挡住黑眸中冷冽的神色,令人不自觉地注意起那俊美无俦的面容来。

“臣原以为,”闻端开了口,嗓音低了几分:“那是简相要送给圣上的,简相与圣上,是否可称一句‘同心’?”

谢桐:“…………”

晴天霹雳。

这话中的含义,对谢桐来说,不亚于祸从天降、五雷轰顶。

原本谢桐就对简如是那天在亭子里语焉不详的话疑虑良多,好不容易才说服自己,结果现在突然又出现了一个香囊和一块同心玉。

香囊、同心玉……简如是带着这玩意儿来和自己见面做什么?!

谢桐思绪混乱,还是忍不住辩解:“说不定是什么女子送给简相的……”

“臣这几天命人查了玉上雕琢的纹路,确认是京城中明记玉器所出,而简相不久前,正好去里面定了一块同心玉。”闻端道。

谢桐抬手捏了捏眉心,让自己清醒一下:“许是简相为某位中意的女子打造,那天与朕闲聊后,忽然又不想送了,于是便丢了吧……”

闻端唇角微扬,缓声说:“圣上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谢桐阖目揉着眉心,脑海中按捺不住地涌现出那个怪诞梦境中的文字,不仅有关于《万古帝尊》的,更多的,还是关于简如是的——

怎么会这样?

恐怕只是巧合,谢桐认识简如是这么多年,明明从来没有感受到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如果硬要说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简如是对自己总有那么一丝若即若离的暧昧,那就是谢桐登基当夜,有了那个“预知梦”之后……

谢桐轻吸了一口气,稳了稳心神,睁开眼道:“香囊应是简相的私人物品,既已丢了,那此事便揭过了吧。”

闻端点点头,又问:“那这替圣上批折子的人选——”

“……暂且不提,过个几天再议。”谢桐无力道。

闻端似是笑了一下,但那笑意稍纵即逝,没等谢桐定睛看见,就已然恢复了平常的模样。

“臣也可帮圣上分忧一二,”闻端正色道:“倒不是向圣上要什么权柄……只要圣上吩咐,要臣来便来,要臣走便走,臣绝不会向圣上要求更多的东西。”

谢桐扶着额,沉默了一会儿,正要开口,两人忽然听见御书房外传来罗太监急切的嗓音。

“圣上,闻太傅,工部有急事求见。”

谢桐蹙眉:“怎么了?”

今日的早朝都上完了,有什么事不在朝上说,要下了朝到御书房禀奏?

御书房的门卜一打开,工部尚书刘黔宽胖的身影就扑了进来,还没站稳,就满脸是汗声音发颤地开口:

“太、太傅、圣上,不好了……”

“东泉县内拦河的堤坝溃了,河水倒灌,直淹了方圆十里的地和房屋……派去治水的官员,和东泉县府,都、都通不上信了……”

谢桐霍然起身:“你说什么?”

第07章 争伴

东泉县位于南部沿海,城中有着数万人口,六十年前对外通商的口岸至今仍在使用,城内终年熙熙攘攘,是个商业和人文都无比繁荣的地方。

丑时一刻,御书房灯火通明,谢桐一手拆开火漆加封的急报,迅速扫了两眼,而后径直递给了右手边的闻端。

书房里,闻端、简如是、工部尚书刘黔分坐两侧。

闻端神色如常,简如是垂眸饮茶,唯有刘尚书在这凉风阵阵的夜里暴汗如雨,用来擦汗的袖口都被浸成了深色。

闻端看完急报,又随手递给了简如是。简如是瞧了后,却将那薄薄的纸张卷起,放在了一旁的茶案上,没有给刘黔。

“圣上,”刘黔擦了把汗,开口道:“臣也是刚刚收到消息,就赶来宫里了,这……这封急报,臣还没看过呢。”

谢桐不搭理他,一边从御案后的书柜上取出了几样地图,一边问了他另一个问题:

“东泉县最后一次禀报水患事宜,是什么时候?”

刘黔偷眼看了看闻端,见闻端的神情没有任何变化,犹豫了一会儿,如实道:“是……一月以前。”

“一月以前。”谢桐按着桌上的地图,重复了一遍,几乎要被气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