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极限运动封神(146)

作者: 曲临青 阅读记录

就连半田遥步都多看了几眼吗,忍不住在心里琢磨。

这得伤得多重,余这样不要命不怕死的冒险家都要保存实力。

不过也好,余是第一个出场。

如果连他都表现平平的话,说明这一次的比赛道具布置非常有难度,自己在裁判们心里的印象分也会变得更高!

想明白了这点,排在第二位的j国选手兰尼忍不住在心里偷偷笑了起来。

排在第三位的半田遥步也快要维持不住自己克制守礼的文明人假象,露出个幸灾乐祸的笑容。

候场室人心浮动。

比赛前台,观众们也在焦急地等待比赛的开始。

华国观众们大多是熬夜观看比赛,这会儿都在靠水弹幕打起精神。

【小鱼怎么又抽到一号了】

【哈哈哈,他真的太惨了!下次抽签前一定要洗洗手!】

【你们刚刚看见简教练那个天崩地裂的表情了吗,我怀疑他都想挤开小鱼自己上】

【实名建议简教练替抽,小鱼的手太黑了hhh】

也有人想到记者们刚刚的问话,忧心忡忡。

【小鱼的脚伤到底怎么样了,会不会影响今天的比赛?】

【应该没事吧】

【我刚刚从外网看见的消息,说小鱼已经几天没出门了,一直在养伤】

【!!!】

【真的假的,这么严重吗?】

【我开始慌了!】

【别胡乱猜测了,小鱼马上就要上场了】

最后一句一出,整个直播间弹幕都为之一肃,等到少年身影出现在出发位置时,才又疯狂滚动起来。

【冲冲冲!】

【小鱼加油!】

【冠军!我们一定还是冠军!】

快到看不清的弹幕,偶尔也夹杂着部分专业人士的分析。

【半田遥步也来参加比赛,余曜遇到了劲敌】

【第一个出场,印象分危了】

但这样的点评并没有引起大家的瞩目。

熬夜党们努力睁大眼,都在试图看清少年身上的每一处细节。

可惜就是看不见。

头盔和护目镜挡住了大半的脸,宽宽大大的黑色滑雪服只能勉强勾勒出少年瘦长挺拔的身形。

事实上,余曜也看不清在场其他人的神情。

护目镜是为了保护滑雪者不被雪光灼伤眼底,但同样的,原本明亮的视野都会变得黯淡许多。

余曜看着此时望去有些阴沉沉的天,一边咬碎糖果,一边等待裁判的发令。

耳畔只有呼呼的风声。

这跟大跳台很不同。

坡面障碍技巧的场地光是高度差就达到了惊人的150米,坡度却只要求在12°以上。所以从出发区到终点看台,距离相当之远,几乎听不到太多来自观众的声音。

这样比赛环境,更冷寂,也更危险。

虽然不会像大跳台一样一旦摔倒,顷刻间粉身碎骨,但三组道具加三个跳台的组合,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步步惊心,危机四伏。

余曜望向远处的第一个道具区。

远远的,就能看见街区里的三座桥。

从左到右,依次是彩虹桥,平桥,和一座如同楼梯扶手形状,先向下再水平的扶手桥。

最简单的平桥被放在道具区的最中央,仿佛是裁判们认定的最正确选择。

但只要参加比赛的选手都知道,平桥反而是最简单的道具。

很多公园道具的初学者都是从最简单的50-50动作开始学起,最先上的就是箱子和平桥。

50-50,起源于滑板运动。

滑板有四个轮子,当用滑板跳到栏杆上,从两列轮子的正中央板底呲过时,栏杆把板身分成了均等的左右两边。

单板滑雪本就起源于滑板和冲浪。

这个动作也因此继续被称为50-50。

公园道具发展至今,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上已经很少有人只用一个50-50通过道具,大部分都会加上上桥和下桥的转体动作。

转体,呲杆,平衡,就是道具区打分的重点。

道具的难度和动作的创新性也会被裁判们纳入考量。

余曜在脑海里漫无目的地回忆着比赛规则。

裁判席上,很多人也在翘首以待。

单板圈子就那么大,余曜在大跳台上的表现早就广为人知。

在场的裁判们一想到第一位出场就是近来名声大噪的双2160天才少年,难免就提起了不少兴趣。

在加上之前从未在坡面障碍技巧的赛场上见过他。

期待,神秘,未知,勾起人兴趣的要素都占全了。

“真期待一号在道具上的表现,”代号为J1的裁判微微笑道。

负责二号道具区的裁判更是满脸期待,“不知道余打算怎么通过这个道具。”

三号道具区的裁判什么都没说,却是提前瞪大了双眼,直直地盯着屏幕属于自己掌控分数的道具区。

道具区的裁判们个个都抓耳挠腮,都想要知道,在跳台上有着出色表现的华国少年,在道具上会不会也能给他们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反倒是跳台区的裁判们大体上神情都很淡定。

废话,能不淡定吗,2160都见过了,还有什么可激动的,等就完事!

负责不同区的裁判们的心情堪称冰火两重天。

已经接到余曜受伤要保存实力消息的华国解说员计行的心情却是苦涩不已。

他看着弹幕里那些激动兴奋,熬着大夜也要给万里之外正在比赛的少年加油的网友们,只能在心里暗暗期盼余曜一会儿的表现不要太差劲。

不说多优秀,最起码也要有个及格水准吧。

要不然这么多观众们都殷殷期待着,也不好让大家太失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