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极限运动封神(350)
好在最后一次,只差一点点就能抵达余曜所在的保护站。
艾莫斯对即将手到擒来的胜利充满信心,“等我再来一次,我就会追上你!”
板寸头少年又不是睁眼瞎,在他尝试失败,让出下一轮尝试机会的时候,眼睁睁看着同伴也尝试了好几次协调跳跃,只不过也都没能成功。
而自己现在终于看见了成功的曙光了,余果然继续原地踏步,自己可不就能追上来了吗。
余曜却不这么认为。
一连五次的尝试,他已经摸透了第一个中继岩点岩石纹理的朝向走势。
所以也跟艾莫斯一样,认定自己下一把一定会成功。
余曜把承担保护员时的麻布手套揣回口袋里,紧跟着,就不知第多少次地从酋长岩上跳了出去。
少年跃出起步点的身影如鱼跃水。
头盔上固定的照明灯也随之画出一条美丽的抛物曲线。
电光石火间,就用右手手掌在岩石凹陷处用力一撑!
余曜在撑石前特意调整了手掌的倾斜角度,近乎完美地契合了岩石的弧度,贴合出了最大面积的触碰面积。
只一下,就在力量即将耗尽的同时再次获得奔向第二个中继岩点的崭新动力。
第二个中继岩点是一道只能看见有裂,但缝不明显的巴掌大裂缝。
手指伸不进去,但与其他完全光滑的地方相比,已经是难得的粗糙点。
余曜打算用一个手指屈起,类似于扣的动作从岩壁上借力。
这一步比上一步更难。
余曜也已经做好了失败重来的心理预期准备。
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会儿的手感惊人,只全力以赴的一下,就从细缝里获得了继续前进的最后一点力道。
他克制着自己的跳跃幅度。
终于,将两个中继岩点,三次连续跳起的可怕路线设计变成了唾手可得的现实。
观众们看呆了眼。
老迈尔斯也忍不住道,“这就是华国人传说中的华国功夫吗?”
要不然的话,在光溜溜的岩壁上一掌一扣,就能成功飞上终点,自己真的不是在做梦?
老迈尔斯拉着回放,坚定了自己的意见,“余真的会华国kung fu!”
他把这样的概念传递给了很多对华国文化感兴趣,又觉得这个古老的东方古国神秘遥远的观众们。
讨论华国功夫的字眼甚嚣尘上。
对华国文化知根知底的戴维:……
算了,他还是等着看余曜早日成功吧!
毕竟,连第十六段都能成功,剩下的那些路线还有什么难度吗?
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面。
黎明的终点就在前面!
戴维笑得越发风度翩翩。
观众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欢欣鼓舞之余,他们更迫切想要知道的是,接下来的路段什么情况,余到底能不能在两个星期之内完攀黎明之墙?
这也太疯狂了吧!
第75章
热血激昂的音乐旋律尚且回荡在直播间观众们的耳边。
黎明之墙上,余曜已经完成了自己The Dyno核心线路的全部攀爬。
少年只用了短短的五个小时,就克服了那段连开辟了整条路线的前人都望而却步的第十六段线路难点。
这个认知,让守在酋长岩山脚下的媒体记者和后勤团队一下振奋起来。
赵威明打熬到发白憔悴的脸瞬间容光焕发。
“剩下的只有时间问题了。”
剩余的一千多英尺线路,虽然依旧很难,秉持着黎明墙一贯的抓握点小,点间距大,但跟横道和动态线路相比,完全是小菜一碟。
说不定等到大后天,不,说不定是后天,余曜就能抵达山顶了。
赵威明越想越激动,甚至都开始琢磨起来,等余曜下来之后,自己要给孩子弄点什么好吃的补补。
戴维也不住点头,故作矜持的脸庞上,眼角的鱼尾纹都炸开了花。
“我会联系记者写专访。”
正在调转镜头,深藏功与名的导播利昂先生就忍不住调侃,“还用得上你去联系?”
戴维憋了半天的笑声一下就爽快起来。
“是啊,哪里还用我去联系。”
优秀的天才自带光环,如同恩泽万物的太阳,所有人都只会追逐着他的方向闻风而动。
酋长岩下的动静几乎都在戴维的眼皮子底下。
早在余曜通过The Dyno的当场,他就已经注意到,有不少媒体记者开始连夜组织人员把设备帐篷往山顶搬迁。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都是在准备着,想要在终点处拍摄少年取得历史性胜利的瞬间。
不过还是要有位更好的摄影师才行。
最好能拍出质感厚重的摄影大片既视感。
戴维把在场的摄影师扒拉了一遍,还觉得不够,又专门拨通了Red Bul媒体之家的人事部门的电话,一开口就是,“请帮我转接摄影部部长兰斯洛特先生……”
浓黑夜色里,无数人行动了起来。
黎明之墙上,余曜也没有因为一时的胜利而停驻不前。
哪怕已经累到气喘吁吁,少年也只是在短暂的休息后就再度起步。
离第十六段线路的终点只有不到五米的距离。
与其停在这里,让喜悦和悬停消耗掉自己最后的体力,还不如一鼓作气,到了终点再好好庆祝。
余曜并没有被冲昏头脑。
相反的,离终点越近,他的心弦就绷得越紧,动作细节也处理得越发谨慎克制。
少年心里明镜似的。
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失误,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吗?
不,当然是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