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极限运动封神(566)

作者: 曲临青 阅读记录

“我可以拿我的个人名誉担保,小余绝对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班开元久违地亮明了自己的身份。

“对了,还没有自我介绍。我是余曜这一次登山和速降滑雪直播的解说员,叫班开元,目前是吉特镇上开元客栈的老板,也是一名曾经的登山爱好者。很多十几年前活跃在登山界的老朋友可能还认识我,只不过那时候我还随父姓,叫杨开元。”

杨开元?!

这个名字一出,原本正在恼羞成怒的登山爱好者网友愣了愣,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他愣愣地盯着屏幕上方不断飘过的弹幕。

【杨开元是谁】

【芜湖,又换解说员了,都这样介绍自己了,老板以前应该很厉害吧】

当然厉害了!

那可是杨开元!

也顾不得生气了,登山爱好者网友当场科普加滑跪。

【杨你们都不知道!】

【k2峰北坡北山脊,第一支登顶队伍的的副队长,全队唯一一位华国人】

【很长一段时间,他是唯一一个代表华国出现在k2各个记录里的登山家,十几年前活跃的登山者和团队想要登顶k2的,都和他有过合作!他被很多人称为k2王牌向导,据说只要有杨在的队伍,就没有登不上k2的!】

【我现在相信余是真的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了!杨肯拿自己没有污点的职业生涯作保,余一定有很强的人格魅力!】

一连串的长评论在直播间上方飘了很长时间。

说完这句话的登山爱好者网友就匆匆屏蔽评论区,打算专心看直播,生怕看到自己再被骂。

但其他网友却一下沸腾起来。

【遇你】

【解说员居然这么厉害?】

【我就说声音耳熟,之前刷k2的各种古早纪录片里,解说都出现过】

【小鱼居然能请得动远古大神出山!啊啊啊啊,大神还亲切地叫他小余!】

铺面而来的评论看得班开元反而不好意思起来。

他就是一时情急想替余曜说话,倒是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人还记得自己。

“那都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班开元很能认清自己的身份,也无意跟年轻人抢风头。

他用自己的猜想替余曜解释了登山爱好者的疑问。

“小余是一名很优秀的运动员,他并没有局限于某个项目上,正相反,他很聪明,在我给他讲解登山技巧的时候,很快就能理解其中的原理,并且融会贯通。”

“就比如说攀爬裂隙时的保护,队员需要间隔8-15米,大于最宽冰裂缝宽度。”

“我和小余说起时,他一下就想到了攀岩里的行进间保护。”

望着屏幕里随身佩戴雪锥,正用同样方式,行使不同目的的少年,班开元满眼惊艳和期待。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很相信,小余一定能在k2峰上,留下代表华国的新记录。”

正说着,班开元突然语气一提。

“看!第一道大裂缝到了!”他对着屏幕里那个长达十余米,高七八米的裂缝认真解说道,“这样的裂缝,必须架桥通过。”

【架桥?】

沉寂已久的弹幕飘过数行。

【是我想的那个架桥吗】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识雪山攀登,好奇不已。

事实上,还真就是大家所想的那个架桥。

余曜跨过大裂缝前的一道小裂缝,从背上取出一把折叠梯,三两下,就拼接成了能够横跨裂缝的长度。

他把梯子架设在裂缝上,用脚踩了踩。

松软的雪块瞬间塌陷,从边缘滑落掉进裂缝。

梯子看上去很削薄。

支撑的雪面又很松软。

屏幕外的观众们一下就急了,【这该怎么办】

硬着头皮走过去?

那也太危险了吧!

观众们都有点慌,紧紧盯着屏幕,生怕余曜一声不吭地就直接开莽。

这可不是用力跳就能跳得过去的。

裂缝区遍布裂缝,一个刹车不及,少年就有可能在跳过大裂缝之后摔进不远处的小裂缝,而且也没有助跑的空间。

余曜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他也的确没有直接冲的打算。

只不过原因跟大家想的很不同。

大众认为不能直接助跑跳跃的原因是没有空间容易失误。

但在余曜眼里,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没有助跑空间,好办,他的核心爆发力他最清楚,完全可以支撑他从上上条裂缝的边缘开跑,一口气跨越一小一大两条裂缝。

至于跳跃后难以刹车。

这就更好解决了。

余曜很确定自己能刹得住车。

攀岩和登山不同,但很多技巧都可以融会贯通,譬如行进间保护,也譬如动态跳跃。

在动态跳跃里,很多人都会误以为燃烧核心才是成功的关键。

但在余曜眼里,恰恰相反,能够在跳起之后及时化去冲势,才是动态跳跃能够成功的最关键所在。

经过专业体能训练,可以跳起的运动员有很多,但能够完美实现动态跳跃的却很少。

大部分人都会在跳起触碰终点时滑落。

归根结底,就在于很多人都把重心放在了跳起的前半段,完全不考虑触碰目标后,因为力量的惯性,身体仍然出于前进和大幅度摆动的状态,很难控制得住后续的平衡。

余曜自己却是在学习动态跳跃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个痛点。

也总结出了很多自己可能会用到的方式。

所以才能在动态跳跃中从未失手。

如眼前的情形,余曜几乎在场景入目之时,就已经想到了相应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