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极限运动封神(594)

作者: 曲临青 阅读记录

余曜很快收敛好了心绪,终于能用往常平和的目光去看身边的青年,哪怕撞上了祁望霄回望的视线也没有闪避。

祁望霄的目光也是如出一辙的宁静。

他很清楚余曜此行面对的会是什么样的难关。

他们现阶段确实应该整理好自己的心情,想方设法轻装上阵。

“我会做好预警和地势判断。”

祁望霄尽可能地平和了语气,“小曜,我等你回来。”

无论死生。

青年已经做足了一切心理上的准备。

余曜回以一笑,“我一定会回来的。”

这也是他的诺言。

两人间自打上一次下山就开始古怪别扭的氛围终于在此刻彻底回归正常。

简书杰看在眼里,心里可算松了点劲儿,扭头就找了个借口出去给赵正飞打电话。

“喂,老赵……对对对,你放心,小余正常着呢……不过那些舆论确实该管管,除了马上要开始的k2,余曜年纪还小,明年,啊不,今年又要高考,可不能分心……”

他边走边说,有只言片语被风吹回了帐篷里。

余曜缓缓垂下眼,长长的眼睫遮挡的是眼底的神色,也是坚定的决心。

二次出发前的最后一顿晚饭解决掉了大多数人的心病。

余曜也在第二天清晨一大早就换上了特制的衣服。

一件材质特殊的滑雪服。

摸起来异常光滑,布料是由特殊纤维制成,高温时也不易被点燃。

这是超高速度下摔倒运动员的最后保命符。

余曜将之设计成了让人眼前一亮的特殊款式。

至少,在他走出帐篷时,艾莫斯三人都齐齐眼前一亮,指指点点地缠了上来。

改掉该死的口头禅的艾莫斯说话越来越好听,“余,这衣服很衬你!”

费利克斯也由衷称赞,“黑红两色很酷。”

德米特里则是想到了自己国家的文化,“我下次也要来上一件!”

余曜对此并不意外,只是在捕捉到祁望霄比平时晶亮的目光时微微扬了下唇。

他跟大家一一拥抱道别,连轮椅青年也不例外,半蹲下去就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会回来的。”

少年最后重申了一遍自己的诺言,才再不回头地向高大洁白的雪山走去。

离开大本营之前,余曜摸了摸栓在营地旁边橙子糖的脑袋当做告别,再打开头盔上的开关,眼前就显示出滤色的画面以及余光里的海拔和速度的实时数据。

高科技保护头盔的上方有反光点一闪而过。

与此同时,准时准点的观众们也在第一时间就对上了一张放大的马脸。

是真正意义上的马脸。

黑眼睛又大又水润,雪白发亮的毛发编着漂漂亮亮的小辫子,看起来可爱极了。

大家还没有来得及奇怪为什么直播间会出现一匹马,下一秒,余曜抬头向前,画面就变成了伫立在天地之间,闪耀着炫目光芒的巍峨雪山。

【怎么回事,怎么感觉画面一晃一晃的】

观众们享受着视觉震撼之余,觉出视角的不对劲,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难道摄像头不在无人机上?

那摄像头现在在哪儿?

第140章

蹲守在直播间的观众们一时茫然,还是在余曜又走出十余步,抬头望了眼峰顶,摄像头随之从下往上看时才恍然大悟。

【摄像头竟然是余的视角】

大家伙一下激动起来。

他们在之前几天几夜的直播里看惯了无人机的视角,说实话,新鲜感没了不说,打心底里抓耳挠腮地觉得摄像头不够清楚。

倒不是说画质不够。

大多数人观看直播都是通过手机。

几英寸的屏幕画幅实在有限,高空拍摄的镜头又太远,很多细节都会被吞没掉。

就拿梅斯纳尔横切来说,不少人都是事后在网络上流传的其他人拍摄视角里才发觉到——

原来这道在高空里看上去只是有些长的狭长山脊,从运动员自己的眼里来看,居然漫长到如此可怕。

白茫茫,陡峭悬空,一眼望不到头,仿佛架设在白色地狱上的夺命天梯。

【原来我们看到的都是削弱版的k2,真想知道在余的眼里,死亡峰是不是比我们看到的可怕百倍千倍】

这是一位网友在戴维主页上的留言。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这条留言在短短两天之内就收获了数以万计次点赞。

时刻监控网络舆论的戴维自然也有注意到。

他去询问过卢卡斯,只会摄影对机器不算灵通的卢卡斯对此只有摇头。

还是余曜自己提出了最佳解,那就是使用翼装飞行的头盔配置。

一般情况下,翼装飞行者会配备两个摄像头,一个在头顶一个在胸口,用以记录保存影像,完善事后的技术分析。

而安装在头顶上,如同一颗正在萌发的小芽的那个,刚刚好就能实现他们的需要。

余曜还特别拜托了祁望霄,将用来显示飞行高度和角度的小屏幕内容改装成了海拔和实时速度。

事实证明,效果很不错。

余曜看不见观众们的屏幕,但余光向护目镜右下角一扫,就瞥见了不断攀升的海拔数据。

数据的初始基数大得惊人,还在一刻不停地上升。

5000m……5200m……5600m……

余曜在不断增长的可怕数据里一步步地向着更高处走去。

一个人,并且没有携带氧气瓶。

这无疑是疯狂又可怕的举动。

不仅要直面没有氧气没有退路的艰险,还要忍受一个人的无依无靠。

但运动本来就该是件孤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