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极限运动封神(62)
余曜闭上眼,暗暗下定决心。
他把后脑勺靠在墙角上,深深浅浅地调整着呼吸,又努力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玻璃纸包装的彩色糖果。
窸窸窣窣地拆开,含到嘴里,一股清甜微酸的味道就唤醒了麻木的味蕾。
少年一点点把糖果咬碎,放空大脑,用力平复着自己的心跳和心绪。
再出场时,原本苍白如纸的脸庞肉眼可见的镇定下来。
哪怕白皙的额头上还挂满因为疼痛而细细密密的冷汗珠子。
那双琥珀色的眸子不经意地扫了眼镜头,眼底极清极寂的冷静神色,就让转播间里的很多观众瞬间安下来心。
【我觉得余曜这条线肯定会成功】
【加油加油!这条线超级难,前面人连zone都没有抓住过,小鱼冲鸭!】
余曜自己其实也在之前的观测环节里就意识到——
是条很难的线。
哪怕放在国际赛场上都是难得一见的高难度线路。
国际大赛里的线路,难度大致在v9-v11之间,但眼前这条线,难度至少在v12往上。
而且还不是一条纯脑洞线路。
解法和方向都很清晰,解题方法明晃晃地摆在眼前。
考验的,就是运动员对自己身体的极度控制能力。
的确是可以当做数学高考试卷压轴大题的难度。
余曜在手上打粉,脑子里像是有无数钢针搅动不停,耳畔就是急促的心跳声。
但他仿佛已经封闭掉了自己的五感,全身心都在眼前的岩壁上。
等到裁判员宣布开始,就仰头抓住了头顶岩壁上的弧形造型,双脚也顺势踩在了岩壁竖直部分上的圆形大扁盘上。
只这一个动作,少年就仿佛仰躺在半空中。
浑身悬空,能依靠的只有双手和双脚。
这样惊险的动作,一下就让观众们提起了心。
大家连呼吸都放轻,唯恐自己大力一点,就吹掉到岩壁上的单薄身影。
要知道,刚刚一连几个运动员都在这一步摔了下来。
【这里的手点都是斜面点,没有确切的抓握位置,还特别光滑,余曜必须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姿态,尽可能地没有任何大幅度移动,才能抓握得住】
有热心岩友科普道。
但没有人回复他。
所有人都盯着屏幕的少年,眼看着他一下,两下,三下,依次抓住岩壁上的手点,背部朝下地匍匐前进着,很快就来到了岩壁拐角的地方。
虽然还坐在观众席上。
但这样陡峭的坡度,观众们几乎可以想象得到,以余曜的视角,应该是自己本来正倒挂在天花板上,突然又要调整成竖直向上的方向。
偏偏竖直墙壁上,唯一能抓握的地方,是曲面造型点上一个浅到几乎看不见的小凹痕。
【我刚刚就想说了,这样的设计真的想让人完攀吗?连zone都抓不到吧】
【而且这个点是不是有点远,余曜能够得到吗?】
观众们焦急起来。
余曜也在一个用脚背勾住岩点的姿态里向前伸出了手。
他本来就是仰面朝天的姿势,白皙胳膊用力向上延伸时,线条的弧度宛如天鹅最优雅的脖颈。
可这只天鹅却不是想跳舞。
这样漂亮的肢体动作,只是为了快准狠地确定位置,在下一步动态里成功抓握住浅窝的岩点!
从观众们的视角里,只能看见,原本蛰伏的少年突然从腰部发力,如海浪般向前涌动一瞬,就抓住了那个看似不可能的浅窝。
他甚至都没有大幅度的身体摆动。
仿佛只是从水平的身位平稳过度成了竖直的姿态,连衣角都没有被风吹起。
“这才是正确的解法!”
宋双成点头肯定着。
作为一名裁判,他可太清楚,刚刚的几个选手为什么都止步在这里。
还不是抓握力就不够,又控制不住身体摆动的幅度。
做动态跳跃的同时控制摆幅,说起来容易,就跟踩油门的同时踩刹车一样,多少年的老司机都不敢保证能把车稳稳停在线上。
偏偏余曜就做到了,他甚至连左手都没有滑脱,整个人就稳稳地钉在岩壁上,背影也看不出过分用力的狰狞。
他很放松,也很温和。
偏偏就是这么放松这么温和的姿态,轻而易举地就攻克了定线员精心设计的最大难点。
背对着镜头,裁判和观众们看不到少年已然白透的面孔。
但并不妨碍他们为这个精彩的瞬间而欢呼鼓掌。
只是余曜都听不见了。
这个大力且精密的动作几乎消耗掉了他的全部心神。
他在急促心跳声里试图去抓住zone。
观众们同时紧张起来。
来了吗来了吗,全场第一个zone要来了吗?
事实证明,真的来了。
少年左脚踩右脚勾住同一个岩点,从腰身处弯折一瞬,就单手抓住了那个zone。
这个全场的第一个zone,是余曜的!
【啊啊啊啊啊啊】
【呜呜呜呜呜呜,太棒了太棒了!】
观众们差点喜极而泣,太不容易了,这条线路太不容易了。
可还没等他们兴奋鼓掌,少年就脱力从岩壁上掉了下来。
重重地摔到软垫上后,甚至都没有立即起来。
“啊!”
欢呼声戛然而止,全场一片哗然。
赵威明唰得一下站起身就要往台上冲,幸好被谢海青死死拽住。
谢海青红着眼,“赛场有工作人员!”
几个穿白大褂的身影马不停蹄地跑到台上,一摸,好家伙,跟火炭一样,孩子得烧迷糊了吧!
可还没等他们把人抬走,余曜自己就撑着软垫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