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极限运动封神(660)
余曜的择校风波可以说是闹得沸沸扬扬。
两大名校的拥趸者积怨已久,都憋住了一口气在网上攀比斗气。
但真正的战场还是在线下。
招生组很清楚,决胜的关键还是在余曜本人身上。
他们三番五次地找法子出现在余曜面前,试图说动少年跟自己一起去校园实地考察一番。
这也是招生组的一大策略。
基本上去了哪个学校,再出来的可能性就不大,在坊间传闻里一度被戏称为“绑架状元”。
所以余曜吃个早饭的功夫,就可能在食堂偶遇来自q大的贝老师,再吃个午饭的间隙,旁边就会多出位出身b大的华老师。
也就是他们很有分寸,从来没有在余曜正训练的时候打扰出现。
所以少年虽然觉得有点频繁,但也还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两位招生老师招了那么多年的生,自认为对付这种才毕业连象牙塔都没有迈进的学生深有心得。
他们也不废话,直接就把就业前景好,大有前途的优势专业都搬了出来。
贝老师拿出的是q大王牌的信息工程。
“q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已经崛起,绝对是世界级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教学机构,未来也相当可观……”
华老师拿出的则是b大闻名遐迩的管理学院。
“我们b大的管理学院师资力量强大,聘任的老师大多数都曾在国际知名企业中担任高管,可以教授……”
论理说都是报考人数最多最热门的专业,只不过两位招生老师心里其实都不是很有底气。
余曜年纪轻,职业生涯还很长,重心应该会继续放在比赛。
可这两个专业却都需要投入庞大的时间和精力,且未来的回报在余曜本人现今的商业价值来看根本不值一提。
但不管了,自家的王牌当然要拉出来先秀秀。
职业运动员的花期就这几年,大不了跟其他人一样备赛就休学,休赛再回来上课。
两位老师一个比一个舌灿莲花。
只不过余曜确实对这两者都不是很感兴趣。
早在很久之前,他就想过,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顺利退休,回到原世界按照正常人的生命轨迹参加完高考,应该报考什么专业。
最早的时候他想考能赚很多很多钱的。
必须能很快买下一间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这样就不用再睡养父家的飘窗,能够自己一个人独立地居住和生活。
可等到穿书见过世面之后,少年又改了主意。
至少要学一样自己真正喜欢的。
可什么才是自己真的喜欢的呢?
这个问题在他进入竞技部后终于有了答案。
所以,无论是q大还是b大,其实都不是很适合自己。
余曜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这两个选项。
这个决定非常大胆。
至少违背了很多人的正常认知。
所以哪怕余曜早在两位老师多次纠缠时就已经明确说明了自己的志不在此,贝老师和华老师都还是一脸你仿佛在逗我的不信神情。
直到报考志愿结束后,他们从后台系统里都明确查询到了,余曜真的没有报考自家学校时才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
余曜居然真的没有报他们q大/b大?
那一定是被b大/q大挖了墙角!
两大招生组成员都是满脑门的惨淡愁云,万万没想到这么好的金字招牌,妥妥的未来知名校友,居然就这么被自己的老对手给抢了去。
也就是在网上观察了下,发现对方学校并没有发布庆祝类的博文,从心里直犯嘀咕。
抢到了余曜,居然不庆祝顺便拉踩自己一下?
以q大/b大的作风,那怎么可能!
一片惊疑不定中,等待良久的网友们却坐不住了。
他们艾特了两家官博,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询问这一次的抢人大战到底花落谁家。
结果两家居然齐齐装死。
【奇怪,难道小鱼一个都没报?】
这条真相评论因为无人问津很快被沉到最底下。
毕竟这可是q大,这可是b大,是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考生心向往之的高等学府,余曜怎么可能一起拒绝,一定是其中之一。
那么破案了。
一定是因为报考志愿才刚刚结束,不好声张,有可能是等几天才会公布。
只有r大负责阅档的工作人员在接收投递名单时,情不自禁地多看了其中一个名字好几眼。
“应该是同名同姓?”
工作人员一开始并没有多想,毕竟有q大b大的珠玉在前,两家的抢人大战又闹得全民皆知,这么大的彩头怎么看都不应该落到自家学校头上才对。
可鼠标操作还是很诚实地第一个点开了这位同名考生的档案。
下一秒,工作人员揉了揉眼,又用力眨巴了几下。
可大屏幕上,证件照里,少年即使没什么表情也依旧清眉俊眼的模样还是不容置疑地映入眼帘。
“余曜!”
负责招录的工作人员当场就惊叫出声。
其他同事被吓了一跳,还以为是网上的抢人大战终于出了结果,吃瓜表情地掏出手机,“谁赢了?”
“赌一碟花生米,是b大。”
“我更看好q大。”
“我是说!”点开档案的工作人员打断办公室的议论,紧张地搓着双手,眼里闪烁的是激动和兴奋的光芒,“余曜报考我们学校了!”
“真的假的?”
其他同事们都有被惊到,纷纷起身凑到了电脑前。
荧荧的蓝光里很快就照亮了一张张震惊喜悦的脸。
“还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