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极限运动封神(976)

作者: 曲临青 阅读记录

窗边的休伯克正在跟自己的领航员讨论路书,听见动静诧异抬头,眉头还皱着,打趣道,“粉丝见面会这么快就完了?”

余曜没忍住笑了起来,“总还要准备明天的勘路的。”

“那正好,”一脸严肃的魏至臻三两下把人推到了桌前,点了点被重点标注的地图,“天气预报说明天多云有小雨,这或许没什么,但连绵的阴雨有愈演愈烈的迹象。在魔鬼赛道上,一切皆有可能,我们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魏至臻更关注的显然是勘路之后的正式比赛。

他为此走来走去,忧心忡忡。

余曜和祁望霄看着气象局提供的卫星云图也渐渐敛起了脸上的笑容。

但这并不代表着多云转小雨的路况就会对勘路没有影响。

至少在第二天,周二的一大清早,各个车队按照抽签顺序一字排开在格外潮湿的赛道上时,不少车手都露出了气不顺的烦躁神情。

“活见鬼!”

某个车窗里的车手大大咧咧地吐槽:“这种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下雨的云层简直就是最危险的不定时炸弹!”

也有车手紧张地拨通卫星电话,跟车队再次确认雨地胎是否已经备好,能否在维修区随时更换。

无形的电磁波碰撞纠缠在赛道上空,透明风筝线一样维系着赛车和他们的保障后勤,微弱却令人安心。

但大部分人都在雨丝当真落下的时候还是将眉头皱得更深。

反倒是早就有所准备的余曜摇下了半扇车窗,摘下手套,掌心盛满了沁人心脾的凉意。

“正好我还没有试过雨中的赛道。”

余曜觉得自己简直幸运极了。

不是谁都有机会能在正式比赛开始之前补全最后一块短板。

“嘀——”

正前方的车辆发出预备的讯号。

余曜擦干净手,重新戴上涂有诺梅克斯的手套,用维尔科罗带系紧固定,再往方向盘上轻轻一搭,拇指和食指镶上的一圈深黑硬质皮革就如同最精密的铁钳,凹槽处牢牢卡住了柔软羊皮包裹的圆润轮圈。

他静静等待着第一辆车的出发。

最前面,编号000的前导车里,车手也已经重重按下了出发键,拉住手刹。

隐忍的轰鸣声低低咆哮,蓄势待发。

哪怕对天气有再多不满,一辆辆赛车驾驶座上,火热胸腔里一颗颗正在跳动的心都开始飘飘然,怦怦然了起来。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一场尘封多年的比赛的重启。

坐在0号示警车副驾上的魏至臻眯着桃花眼,嘴唇颤抖几下,嗓音骤然坚定。

“出发!”

“轰——”

000、00和0号率先启动了各自的发动机引擎,一马当先地冲在了最前面。

三辆红黑蓝的前导车如同有力的火车头,拉动整节车厢,后面长长的车队逐一启动,衔头接尾,组成一条蜿蜒的长龙,浩浩荡荡地穿行在微雨潮湿的东归赛道上。

依旧是遵守交通规则的限速。

甚至因为天气的缘故,整个无人机画面都有些灰扑扑的磨砂质感,只有隐约可见的车上小灯一闪一闪,星辰般落满盘山赛道。

但这样久违的壮观一幕还是让不少守在直播间前的和静县网友们在不知不觉间湿了眼眶。

【多少年了!】

【我宣布!东归赛道又回来了!】

“好好好!”

余曜常去的早餐店老板盯着墙上的液晶屏幕,抓起一大把面丢进锅里,热血上涌:“今儿个大家伙敞开了吃!不收钱!”

就连正在搬运往城外运送的食物和饮用水的超市老板哼着快活小曲,时不时瞥一眼电视机,干起活来都更加有劲。

这种怀揣希望畅想未来的忙碌滋味美妙无比。

只不过对于此时东归赛道上的选手们来说,被控的车速,彼此车辆间距离的缩短和逐渐湿滑的路面着实让人有点不太好受。

好在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核对路书和实时路况上,专注走线,倒也没心力抱怨太多。

“左3,直行,右4!”

“长坡,注意视野!”

“切弯!快切!快切!”

……

每个人读路书的习惯都有所不同,对路书的理解也不同,还有些领航员脾气火爆,遇到自家车手没跟上自己的节奏时嗓门都不自觉地高了八度。

他们自己看不到自己红温紧绷的脸,但直播间随机切换到他们的车内行车仪热闹非凡的画面时好险让观众们笑到前仰后合。

这也是本次比赛格外吸引人的创新点。

观众们可以随着后台导播的切换,更加真切地体验到赛车的第一视角。

他们不知道有个小县城的一把手为此不惜一意孤行地下了军令状,引入临时基站,让整条东归赛道都通上了网,只是单纯觉得这样观赛应该会很有趣。

“就好像是在看电影一样。”

大部分观众们都看得津津有味。

只不过也有很多资深车迷对此嗤之以鼻:“就这速度,玩呢!”

他们更渴望看到的是赛车贴地飞行的极限。

赛车论坛里的观赛高楼里,不少资深车迷兴致缺缺地议论比赛画面,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着手头上的事,视线顶多在切换到几个明星车手的车内景象时才稍稍停顿一会儿。

他们默认了这一次的勘路会和之前的一样无聊,也许还会因为雨天路滑,大家集体放慢速度更加失去悬念。

【就这?】

有人发出了灵魂质问,并且将鼠标悬空在了左上角的返回键上,打算等到惊险刺激的正式比赛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