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203)
“顾昔潮是什么人,自家亲族都被他杀尽了,豺狼一样的人,你招惹他做什么?你自己不要命,你不想想衡儿?不想想你衡儿,我们傅家好不容易这几年在京都有了立身之本,你都要全部毁掉吗?”
遥想当年,大将军与皇后明争暗斗却落败,灰溜溜滚去北疆。贺慧月想到她,神情激荡无比:
“顾昔潮已被十一娘流放北疆,就算有通天之能,怎能管得了我们京都之事?我一女子尚且不惧,你怕他做什么?”
傅明永手指直指着义正言辞的女人,好说歹说:
“你一个妇人,懂什么,他虽不在京都,只要他还在领兵,连陛下都忌惮他。”
“除非他把兵权都上交,才是真的任人宰割。“
“我的好月娘,你忘了这件事,和我好好过日子,我就当做此事从未发生。”
“绝无可能。”
一声清冽的答案回荡在空寂的房内,不亚于一道惊雷。
贺慧月虽挨了一巴掌,被打得耳边嗡鸣,头脑却没有一刻比此时更清晰。
“你不愿帮我们贺家,妾不强求。就算无人相助,只妾一人也有的是力气和手段,到死都不会放弃。”
瞧着她毫无服软退却的模样,傅明永心头也如夜空炸开一道又一道的惊雷,劈开了他。
他没落世家出身,苦读尧舜,素来信奉娶妻娶贤。他对妻子的要求不过是掌管中馈,顾好后院家宅,不要惹事。
贺氏月娘这十五年在傅家,循规蹈矩,人人称颂,他也颇为得意,不后悔曾经冒大不韪娶了这位贤妻。
可他今日却发现,自己好像从未认识过她。
此时,忽听到有小厮着急来报,外头有贵人等候,傅明永心思烦乱,匆匆下令将妻子关在内院里,没有他的准许,任何人不得入内。
大铜锁落下,贺月娘举头,望向内院四角的夜空,面含冷笑。
这样一座粗暴的藩篱,是困不住她的。
傅明永跟着来禀的小厮疾步走出院门外,一面低斥道:
“我不是说了吗,我在处理家事,任何人来都不见!”
今日这小厮不知为何话都说不清,只是一直指着门外那一顶金顶软轿,头埋得很低。
傅明永毫无心思见客,不耐烦地问道:
“来者何人,有何贵干?”
轿中无人应声。
傅明永想要径直上前看个清楚,软轿四面陌生的高大侍卫却将他拦住,不让他再近一步。
他一个趔趄,一名护卫伸手将他扶住,他下意识地反握住他的手臂。
却发现这侍卫锦袍之下带着甲。
京都之中,护卫能带甲的……傅明永一下清醒过来,大惊失色,脊背发凉,下意识地躬身行礼。
他低垂的视线里,只见轿中之人衣袍拂动出一角五爪金龙的袍角。
这一下,轮到傅明永颓然跌坐在地。
一刻之后,内院里被关了禁闭的贺慧月,听到刚落下的大铜锁被人打开。
一队身份不明的陌生侍卫带着刺刀闯入她所在厢房,将她和三郎通信的信件全部抢走。
直到,她看到傅明永回来了。
屋外电闪雷鸣,他抖如筛糠,面色煞白,道:
“月娘,我允你去朔州,必要接回三郎。”
……
“十一娘,赵羡做的法事成了。”
“京都传来消息,我们的人都在上奏了。一下子那么多奏章,我们这桩冤案,就算有人想一直捂着也捂不住了。”
贺三郎赶来报信的时候,沈今鸾还在破庙的门槛上,枯坐一夜,一直对着炉上的三炷香火发呆。
一夜以来,她起身,想要马上跑去刺荆岭,找到那个人当面问个明白,却又最终还是坐了回去。
起起伏伏,直至天明。
“十一娘,奇怪的是,我姑母说他们快到朔州了。”贺三郎迟疑地望着收到的信件,递给她看。
顾昔潮走之前明明说过,京都不会来人接应他们回京了。这封信又是怎么回事?
沈今鸾神思一动,忽然飘过去,去看那一封信件。
字里行间,倒是并无怪异之处。
她忽地垂首,嗅了嗅信件,闻到一丝极淡极淡的气息。
沈今鸾神色倏然一变。
是龙涎香。
是她永不会忘记这一种浓烈而又残忍的香息。
阴风忽地一吹,香炉的火光猛烈地摇晃,“啪”一声爆开。信件在乱飞的火星子中化为一抔焦土。
“这封信不对。三郎,你姑母怕是出事了。我们另寻办法入京。”
沈今鸾心乱如麻,在房中来回飘动,坐立难安。
她此时第一个想到的人还是顾昔潮。
他是不是早已知道一些什么,所以才不让她和贺三郎联系京都贺家的旧人?
可顾昔潮早已带兵出征,云州一战事关生死,她无法立刻向他寻求答案。
就算问了他也未必会直说。
一想起他冷漠地制止她再为沈氏平反,又会想到男人情动难抑,却在她惧怕时收回的手。
沈今鸾心头像是火在烧,又像是漂在水中,一下子沉到底,一下子又浮起来。
那十年香火,究竟是怎么回事?
沈今鸾慢慢地坐回了门槛上,忍不住冒出一个压抑多日的猜测。
她一直知道,顾昔潮有一个心上人。
白云苍狗,生死相隔,他说起心上人的样子,即便眉眼看似沉静淡漠,可眼底的暗火,总能灼烧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