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83)
所有王帐的羌族人都来到了中央,围绕着熊熊燃烧的篝火, 男女老少举着火把,熙熙攘攘,来送这位曾经的羌族英雄最后一程。
入棺前,人们给他枯瘦的身躯换上了生前的战甲, 覆上上好的皮毛, 将追随他四处征战的佩刀放在身侧。
青年战士们将他的尸体抬起, 埋入草海之中。
他的双手交叠在前胸,面容安详, 甚至唇边还带着残留的笑意,如同跃然的少年,将要去远方面见自己心爱的姑娘。
他为了与爱人的一个诺言, 苦苦支撑了十五年, 终于得以解脱。作为阿弟的阿密当既是欣慰又是悲痛,举起一壶陈年的烈酒,缓缓地倒在了篝火边缘。
烈焰一触既燃, 火星子爆开来。酒水挥洒尽, 阿密当砸烂了酒坛, 扔进了篝火里, 回眸处, 泪光闪动。
从他开始,沙哑的嗓音一段一段地唱起族中招魂的曲子。
他身后的族人,双眸含着热泪, 虔诚地跟着他们的王齐声相和。
幽长的唱声浩浩荡荡,交织着风里翻飞的灰烬, 飘向遥远的天穹。
不远处的山坡前,积雪覆盖,一道孤影立在坡上。
顾昔潮避开了羌族送葬的人群,手扶刀柄,无尽的目光似是笼罩住了整座羌族王帐。,
一个红衣纸人与他并肩在山坡至高处,遥望底下的葬礼。
一人一鬼皆是半晌无言。
阿伊勃死前那段遗言回音不绝,在沈今鸾耳边翻来覆去地响起。
一夜来,她的心绪难收,不知如何和顾昔潮开口。
想起过往种种,她的手心发起颤来,魂魄也在微微抖动。
她终是忍不住问道:
“你可知,若真是找到三具尸骨在一处,这……意味这什么?”
顾昔潮独立漫天纷扬的飞灰中,底下葬礼前一簇簇火把的光将他幽暗的面庞照得微微发亮。
他极为平静地道:
“若真能找到三具尸骨,证明我大哥当年确实去救援了你父兄,和你父兄一道死在了云州。”
“不可能的……”沈今鸾惶然,摇了摇头。
北疆军为大魏巩固边防,由她沈氏历经数十年养成,灌注了多少心血,最后在她父兄手中兵力达到巅峰,是大魏精锐中的精锐。加之顾家的陇山卫,曾也是拱卫京都之师,有从龙之功,骁勇善战。
若是两军并进,根本不可能被北狄人打得惨败成这样。
况且,那一万陇山卫最后是几无损耗地回到了京都,唯独主将顾辞山失踪,下落不明。
“你是想说,我大哥为何会抛下这一万精兵不顾,独自去驰援你父兄。从兵法上说,孤军深入,乃是大忌。除非……”
跳动的火焰在顾昔潮的面庞上流转不明,他顿了顿,毫无波澜地道:
“除非,是他所信之人,要他孤军深入……”
沈今鸾的面色登时大变,阴冷无比。
朝中曾有传言,说她父兄早已背叛大魏,被北狄利用,被顾辞山发现,因此将诱骗他孤军深入,双方争斗至死,以致于云州被夺。
沈今鸾提高音量,冷声打断道:
“无稽之谈。我父兄的北疆军绝无可能背叛大魏!”
她一直断定,顾辞山定是为了躲避天下人的谴责,故意失踪,于是便可将这泼天的脏水泼在了她父兄头上,替顾家洗去了见死不救的罪名。真是顶顶好的谋算。
顾家里,除了顾昔潮,她最恨的,便是失踪的顾辞山。这些年,她仗着大权在握,公报私仇,没少行背刺之举。
顾昔潮在朝时,还会维护世家声威,他走后,顾家败落,满盘皆输,顾辞山的生前身后名如同她手里的蝼蚁,随意拿捏。
可她心知肚明,一旦找到了三具尸骨,证据确凿,她既不能说服顾昔潮,更无法说服天下人。
沈氏门楣,一代忠名,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沈今鸾脊背簌簌发抖,掐紧了掌心,几欲将纸皮攥破。
颤动的火光忽明忽灭,顾昔潮扬头,淡淡地道:
“去牙帐找到尸骨,自见分晓。”
若是真到了牙帐,被他找到三具尸骨,公之于众,她又如何能转圜?
沈今鸾眉头一蹙,故意试探道:
“北狄牙帐不是那么好进的,只会比羌族部落更为凶险,顾将军打算用何计进入牙帐?”
“等。”顾昔潮言简意赅,沉静的目光俯瞰山坡底下。
那里,他的心腹亲卫,正绕开葬礼,披星戴月,趁无人注意时,悄无声息地策马驶离王帐。
沈今鸾追随他的视线也看到了那一队人马。
顾昔潮这副成竹在胸的模样,看来是早有计划,已经安排下去了。
不知他计划为何,他也闭口不谈,沈今鸾心中越发没底。
似是瞧见了魂魄黯淡,心有不定,顾昔潮道:
“去牙帐之前,娘娘可否先随我回一趟蓟县,我召回了赵羡,为你修补纸人。”
看似是商量的口吻,在她看来,又是一把交易,与强制无异。
这是不补完纸人,就不带她去牙帐的意思么。
“好。”沈今鸾却难得乖巧地朝他点了点头,笑意盈盈。
转身之际,笑意尽敛,满目森然。
再补完纸人,好让他又一次用符咒困着她,任意施为吗?她目色嘲讽。
留在他身边,只剩下无限被动。
“你在和谁说话?”
身后传来一声粗声粗气的呼喊。是邑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