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给我贴贴(129)

作者: 998 阅读记录

林琅面容霁,儿子这些日子读书倒是稍有长进,不像之前那般磕磕巴巴,半天背不下一段话。

“你可知这段话的意思?”

林子健摇摇头,夫子还没教他们呢,只是让他们熟读背诵下来,所谓书读千遍其意自解。

林静贤让孙子脱了鞋子上炕,自己同个解释起这段话的意思。林琅见状悄悄的退了下去,屋里只剩下祖孙二人。

待听完祖父的解释,林子健瞬间明了,“我要学习别人美好的品德,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不足!”

林老爷子笑着点点头,“你的同窗可有让你学习的品质?”

“有,我背书都是跟赵北斗学的!”林子健突然想到什么,连忙让小厮把卤蛋拿过来。“今日下雨,我顺路把他送回家,他还给了我两枚鸡蛋呢!”

“哦~我们子健交了新朋友。”

“嗯!他背书非常厉害,但是写字不如我,我要努力学他背书,补充我的短处。”

林老爷子捋着胡子欣慰道:“好,这才是我林家孩儿。”

林静贤是国子监的司业,他教授的门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偏偏到了自家孙儿身上没了办法。

天知道这几年为了给孙子开蒙家里废了多大心思。

这孩子从小就厌学,一进了学堂就哭闹,拿起书就打瞌睡。在上京时前后换了四五个先生都被他气跑。

这次回乡养病,原本只是把他放在蒙学试试,没想到竟然有意外收获,看来改天他得见一见孙儿口中的同窗。

【作者有话说】

注①:选自《孟子》

小豆子即将收货恩师一名。

61  · 第六十一章 变故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且说今日是赵北川离开的第六日。

秋水镇服徭的百姓一路向西行走了已经有三百多里地。

烈日依旧炙烤着大地,百姓们晒得蔫头耷脑, 脚上仿佛拴着千金重的石头,每走一步都格外费力。

官吏在前面不停的催促, “快走,快走!”延误了时间他们都得受罚!倒时候可就不难捱了,怕不是要了小命!

“砰!”前面有人熬不住,一头摔倒在地上。

“爹,爹你怎么了!”

老人面色发白, 嘴唇青紫, 双眼紧闭昏迷不醒。

同村的人连忙围上去帮忙施救,又是喂水,又是掐人中,半晌老人才悠悠转醒。

“爹,你可吓死我了……”男人呜呜的哭着,把老人背在身后, 吃力的跟上队伍。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老人摔倒, 这次便没那么好运了, 大伙折腾了半天人还是走了。

虽然每年服徭役都有人去世, 可大伙心里还是难受的厉害, 草草把人埋在路边的野地里, 等徭役结束才能把尸首挖出来再送回家去。

湾沟村就在这个村子后面, 大伙看得都心有戚戚。

赵北川擦了擦脖子上的汗, 转头问赵光:“大伯, 你还行吗?”

赵光掐着腰摆摆手, “无妨。”这才哪到哪,当年他们从青州逃荒过来时,足足走了三千里地呢!

走了到了晌午,官吏这才摆手让大伙停下休息。

人们赶紧去找阴凉地,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

赵北川脱了鞋挑脚上的血泡,昨天脚还没什么事今天磨起来四五个大血泡,每走一步都钻心的疼。不得已从包里拿出陆遥缝的牛皮底布鞋,打算一会换上。

晌午伙夫煮了粟米粥,大伙累的连饭都懒得去打,不吃还不行,下午得继续赶路,没有体力怎么走完那么远的路。

喝完粥,赵北川枕着包倒头就睡,此起彼伏的鼾声响起。

这么一会儿他功夫做了个梦,梦见陆遥在厨房里烧火煮豆浆,锅里的浆咕嘟咕嘟冒着泡,他一边搅拌一边说:“北川,家里的骡子饿了,你把豆渣拿去给它喂上。”

赵北川伸手去拎木桶,突然感觉头下震动,猛地从睡梦中惊醒。

只见一个男子蹲在他身边,正在伸手拽包里的东西。

“你干啥!”

那人没想到他会突然醒过来,吓了一跳,扭头就要跑。

赵北川一把薅住他头发,照着脸狠狠的给了一拳。

这么多天,他好不容易梦见一次陆遥,居然让这小子搅合了!

“哎哟,我错了我错了,快放手!”

赵北川心里憋着气,下手没了轻重,打的他鼻口喷血。

“救命啊,救命!”男人大声喊了起来,把旁边睡觉的人都吵醒了,大伙见状连忙上前拉架。

“这是怎么了?”

“他要偷我东西!”

“我没有,没偷……”这小子还不承认。

这边的骚动引起官吏们注意,立马拎着鞭子过来呵斥,“干什么呢?!”

赵北川赶紧放开手,那小子也不敢再喧嚷,大伙低着头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

这么一闹腾赵北川也没了睡意,打开包翻开里面丢没丢东西。

鞋袜衣裳迭的整整齐齐,还有陆遥给他准备的各种物品。之前他没仔细查看过,这么一翻发现包里还有暗格子,里面放了一把巴掌长的小刀子。

拿手试了试非常锋利,也不知道陆遥什么时候放进去的。

除此之外,包里还有一包糖块。

赵北川捏出一点含在嘴里,甜丝丝的,心里中的愁苦瞬间消了大半,换上布鞋随着锣声响起,精神抖擞的踏上前行的路。

再往前走三十里,就到了平州府城了,虽然不能进城休息,但也能见识一下外城的风采。

此时大伙还不清楚他们的命运即将被改变,兴奋的讨论着平州府城有多大。

听说平州城墙有七八丈高,城门能供四辆战车并驾齐驱。

上一篇: 天官赐福之咒神祉 下一篇: 川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