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给我贴贴(159)

作者: 998 阅读记录

陆遥忍俊不禁,“给你拿了好吃的,快进屋去吃吧。”

林子健眼睛一亮,“多谢嫂子!”

两个孩子跑进屋去,林夫人闻声走了出来,“陆遥快进屋,我还想让小厮给你送去,可巧你先来了。”

陆遥走进屋见一屋子的礼品,“这些待会你带走,都是旁人送的。”

林家老太爷身居国子监司业,用现代话说相当于教育局的副局长,虽然回乡养病但送礼的人依旧很多,这些人有的是他教过的学生,也有想要入学求帮忙的,送的礼自然不会差。

“这,这太贵重了……”

“这有什么贵重的,老爷子又不稀罕,每年吃不了都得扔一大堆都浪费了。”

盛情难却,最后陆遥只得领了一大堆东西回了家,这趟吃食送的自己反而占了大便宜。

拿回来的东西都是用纸盒包裹的,一家人跟拆盲盒似的,坐在炕上一个一个细细的拆开。

“唉哟,这里面居然有老参!”陆遥看着这根山参得有百十年,少说也得值百两银子

“要不待会咱们送回去?”

赵北川摆摆手,“人家既给你了,说明看不上这些东西,你安心的拿着吧。”

再拆开另一个盒子,里面是各种干果,都是从南方运送来的,有龙眼干、葡萄干、大红枣和芒果干。这些吃食可新鲜,除了枣子其他东西赵家几个兄妹见都没见过。

陆遥分给他们尝尝鲜,继续拆其他的盒子。

这盒子是上京的糕点,统共有四个小盒子,每个小盒子里有四块,共计十六块小糕点。

四个人一人一块尝了尝,味道一般,还不及陆遥自己做的好吃。

下一个盒子是茶叶,算上这一盒家里已经有四盒茶叶了。

最后一个盒子里装的是一副字画,上面画的是松鹤延年,寓意老爷子健康长寿。

陆遥把能吃的留下,不能吃的都装进箱笼里收好,那只老参等初二回娘家的时候给娘亲带回去。

*

金鸡报晓,辞旧迎新,转眼间这一年就过去了。

除夕夜赵家做了十个菜,寓意十全十美,桌上有鸡有鱼有菜有肉。

吃完饭,小豆和小年跪在地上给两人磕头拜年说吉祥话。

陆遥赶紧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红包发给两人,这里面装得不多只有十个铜钱,两个孩子还是高兴的蹦蹦跳跳。

赵北川作为一家之主训了训话,让小豆子好好念书,不能贪玩;小年好好学女红,不许耍小性子;最后说了说陆遥,让他少干活别累着,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外面响起爆竹声,在一片欢笑声中赵家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作者有话说】

马上开始走下一部分剧情了。

小豆子能否考上童生?

早食铺子是否能更上一层楼?

赵北川这乡绅买没买,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72  · 第七十二章 驿站

过完年豆子的学习越发刻苦起来。

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县试了, 蒙学馆里已经开始报名了。

凡是参加县试的学子,必须在正月十五前把名子报上去,不然晚了就报不了了。

因为官府还得派人查清户籍履历, 凡是商户、军户、吏户、有入刑者等等一律不准参加科举。

除此外还需要有五名秀才做保,蒙学馆只有三名秀才, 剩下两个秀才就得花钱去请其他人。

陆遥想起许秀才,找到他帮忙做保,许登科听说是给赵家小兄弟做保,欲言又止。让一个七岁幼儿去参加科举不是玩闹一样吗?便是童声也没那么容易的。

陆遥懒得跟他墨迹,直接甩出一贯钱, 许登科立马帮忙写保文。

最后一个找了镇上的老秀才也是花了一贯钱, 共同为赵北斗写了保书。

本来林子健也想参加这次县试,但时间可能来不及了。因为过了年收到上京的来信,催促林老爷子尽早归京。

眼下林静贤的身体也好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该回去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赵北斗这次科举。

初十上午,小豆子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林家, 先是跟林子健一起在外面打了一套五禽戏,然后进了屋子听林老太爷讲五经的最后一卷《春秋》。

《春秋》又称为《春秋经》、《麟经》或《麟史》讲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史, 是十三经里面最长的一部。其内容亦经亦史, 众说纷纭。

两个孩子虽然已经能把书背下来了, 要理解其中的意义, 不是一日两日能讲完的, 且他们二人受限于年纪, 没办法听懂里面深奥的内容, 林静贤只得挑拣比较浅显的教给他们。

一直学到晌午, 小厮端来饭菜, 赵北斗起身要离开。

林子健拉着他说:“中午别走了,留下来一起吃吧。”

小豆摇了摇头,“不行,我嫂子该说我了。”

“留下吧,再有几日我们该走了。”

小豆一愣,“去哪?”

“回上京啊,昨几日我听父亲说已经在准备路上的东西了,多则七八日,少则四五日就出发了。”

小豆子不可思议的看向林老爷子,“林爷爷,你们要走了吗?”

林静贤捋着胡子点点头。“本想着等你县试结果出来再走,如今看来怕是等不到那时候了。”今年是三年一度的大考年,他作为国子监司业得回去主持会试。

小豆子眼眶登时就红了,抹着眼泪抽噎起来,“您走了我怎么办吶……我都还没学会呢……”

林子健见他哭,自己也想哭,他也舍不得这个好朋友。“要不你同我们一起回上京吧。”

“不行,我走了我大兄嫂子怎么办?”

上一篇: 天官赐福之咒神祉 下一篇: 川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