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种田日常(148)
想起藕,顾尧冲戚莳道:“说起来,我看了下,果园里挖的池塘还挺大的,里面放了些从河里捉的鱼苗,干脆再养些莲来,夏时赏赏花,秋时还能吃藕。”
清水村靠河,吃水洗衣捉鱼都很方便,所以少有人家会挖池塘种莲,也就村里的两家富户,底蕴深厚,家里亭台楼阁的,养了些莲花赏玩。
若是村里人想吃藕,都是从镇上买着吃,凉拌味道清脆中带着些甜味儿,挺多人爱这一口儿的。
“怎的突然想起来种莲了?”戚莳对这大转弯的话题颇觉疑惑,不是在说三哥么的事儿呢吗?
顾尧摸了摸鼻子,总不能说是想到了你三哥么的心眼子了罢,“就突然想起来了。”
戚莳也没追问,“种些也好。”
鸽子汤炖好,戚莳盛了四碗出来,戚游这回送了五只鸽子,戚莳炖了三只,大宝二宝胃口没有那么大,两人分一只鸽子就行了。
这鸽子是镇上商户专门养殖来卖的,肉很肥嫩,炖了一整个上午,软烂入味,汤味道浓郁,戚莳在里面添了枣子,味道里面还沾染了些枣子的香甜,一口下去,很是暖胃。
大宝二宝如今已经可以用勺子自已舀着吃饭了,戚莳把鸽子肉撕成小块儿,给他们放进汤碗里,二宝喝了一口,大大的眼睛一亮,举着勺子想要喂戚莳喝一口,“爹爹,喝喝。”
戚莳心里暖洋洋的,温柔的笑了笑道:“二宝喝,爹爹有。”
二宝闻言,乖乖的坐在凳子上香香的喝了起来,。
顾尧瞅了一眼埋头喝的正香的大宝,笑道:“要不说哥儿女儿都是爹爹的小棉袄,这小汉子真是不如哥儿贴心。”
戚莳闻言笑道:“也不能这样说,就柳哥儿家的铁铁,可亲他小爹了,才多大啊,就知道护着他小爹了,我当时逗那小家伙,装着从他小爹手上抢东西,把他给急的,啊啊啊的,看他快哭了才还给柳哥儿,立马就好了。”
顾尧乐道:“还有这事儿呢?”
戚莳喝了口汤,点了点头道:“是啊,铁铁比大宝心细点儿。”
顾尧瞅了眼快要大宝见底的小碗,“咱家大宝也就干饭积极了。”
戚莳闻言瞅了他一眼,这不随了你了吗,还说人家大宝呢。
第 132 章 镇上逛逛
顾尧安排钱小飞把果园里的池塘种莲的事情弄好,自已做起了甩手掌柜,不得不说,这不用自已做活,只动动嘴的感觉还真是不错。
趁着周秀才今儿教书,顾尧带着戚莳和大宝二宝,一家四口去镇上逛了逛。
戚莳待在家里许久,感觉镇子变化还挺大的,新开了几家铺子,路面似乎也翻新了一遍。
“那就是顾哥儿开的杂货铺,里面天南海北的东西都有。”顾尧指着不远处的一处挺热闹的铺子道。
“我们去看看罢。”戚莳抱着二宝,心里对里面的东西好奇极了。
夫夫二人走进铺子,戚莳顿时被里面琳琅满目的货物吸引了目光,伙计热情迎接道:“二位客官要买什么?”
顾尧道:“我们先看看,若是要再买喊你来。”
伙计脸上笑容仍是满面,“行,客官有什么吩咐需要,只管叫小的。”
顾云卿的商路可以说铺的很是成功,铺子里东西又齐全又新鲜,人来人往的,二层的大铺子都显得有些拥挤了。
戚莳有些控制不住要花钱的手,“这海菜,听说炖汤很鲜,买捆,这些晒干的是海货吗?”
顾尧见的也不多,一旁路过的伙计连忙道:“客官,这些都是晒的海货,能放大半年,这个是鳕鱼干,这个是干贝,海参,虾皮,还有那边的鲍鱼干,泡发炖汤煮菜都很好吃。”
伙计介绍了一通,每种海货的价钱都标在了木牌上,戚莳最近跟着顾尧学了些字,还是能看懂的,不由暗自咂舌,这也忒贵了,特别是鲍鱼和海参干,一两就要一两银子了。
顾尧在一旁道:“来都来了,买些回去,伙计,每样称上半斤。”
“好嘞。”伙计乐呵呵的拿出了秤,称好,仔细的包好。
戚莳看着十五两银子就这么没了,肉疼的慌,等伙计弄好装进专门的木盒里,弱弱道:“要不不逛了罢?”
顾尧心知自家小夫郎是心疼银钱了,笑道:“这东西能吃好久,好容易来一趟,逛完罢。”
伙计在一旁笑道:“客官,我们铺子也就海货贵一些,其他的都便宜着呢,楼上也还有许多好东西呢。”
戚莳闻言没再想着回去,和顾尧认真的逛了起来,楼下的吃食,像北边的奶酪,奶酒,南边儿的腊肠,腊肉倒是如伙计所言,价钱还能接受。
到了楼上,珍珠项链,珍珠手链,哪样便宜啊,说好的海货最贵呢。
顾尧选了一串色泽饱满的项链和一对儿粉珍珠手链,没等戚莳开口,便让伙计包了起来,还给大宝二宝买了两个用贝壳做的贝雕,看着很是精美。
在杂货铺花了近百两的银子,戚莳回到牛车上,连继续逛的想法都没了,“你今儿拿了这么多银钱,就想着要花的罢?”
顾尧笑着宽慰道:“好了,这钱花在首饰上不和没花一样,以后也还能换钱,再说了,顾哥儿之前和掌柜打过招呼,不还给减了些银钱呢。”
戚莳闻言想想也是,首饰这东西保值着呢,算是换了一种方式存银钱了,但心里还是有些肉疼,“卖羊的银钱还有之前卖菜蛋挣的的这下子都花出去了不说,家用一下子去了一半。”
顾尧笑了笑道:“挣银子不就是为了花嘛,好了,再去给大宝二宝买些零嘴儿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