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古人直播无限流(178)
土豆:“呱!呱!”
和尚和门后的呱土豆又吵了起来。
江雾集与队友们跑了几步,十几步外,是一扇极其普通的木门,他们都有些疲惫。
书童揉着头,喘气道:“不行了,我得歇歇,太累了。”
他本来就被飞蛾吃了脑子,又变成棍子,配合江雾集把钥匙甩给门口的队友,此刻脑袋发晕,跑了这几步,就有些透支,实在跑不动了。
另外几名队友也都点头。
厨娘从耳朵里拽出一只飞蛾,手中出现一只烧红的小铁锅,把飞蛾放到锅上。
饥肠辘辘的玩家们紧盯飞蛾。
飞蛾触碰到铁锅后,直接化作一段声波,穿透铁锅与木门,回到了和尚的身边。
玩家们一齐叹息:“唉……”
江雾集听着周围一圈咽口水的声音,问:“你们是饿了?”
厨娘沉重点头:“一天没吃了,你不饿吗?”
江雾集:“趴地上的时候吃饱了。”
她掏了掏兜,掏出一沓薯片:“吃吗?”
厨娘犹疑:“这是……地上被和尚砸碎的土豆?你刚刚吃生土豆不会有事吗?”
江雾集递薯片:“你尝尝。”
厨娘视死如归地捏起一块薯片,放进嘴里,在队友们的目光中,她皱起眉头:“味道不对,我再尝尝。”
她眉头紧锁地尝了七八片,准备尝第九片的时候,队友们看穿了她的小伎俩,一哄而上,瓜分了剩下的薯片。
厨娘状若无事问:“这是怎么做的?”
江雾集:“和尚用胖头蛾砸的。”
厨娘:“我知道是和尚砸扁的,但是土豆片是怎么熟的呢?”
江雾集耐心解释:“也是和尚砸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就熟了。”
她顺便替厨娘回忆了一下初中物理知识,从分子热运动,讲到热力学定律。
江雾集稍微讲了几句,厨娘恍然大悟状:“哦,我懂了!”
她两眼发亮:“你在给大汉讲课是不?”
江雾集点点头。
厨娘凑过来,也想讲两句,江雾集便把技能面板调整到对准厨娘。
厨娘带着激动搓手道:“这事我从上农林大学开始就在期待了,咳嗯,你们听说过,杂交水稻吗?”
“你们知道杂交水稻的平均亩产能到多少吗?”
静静站在木门口,等着给玩家们引路的水蜘蛛:“……”
这真的是它该在这种地方听到的话题吗?
*
大汉
大司农回答:“如今大汉,稻亩产约三石,‘杂交’后,若鬼界不惜肥力人力,兴许能有……亩产六石?”
三石就是大概三百斤,大司农猜了个六石,自认为已经极尽夸张,足够信任先祖的种地能力了。
天目中,那鬼开口:“一……哎等等,斤和石怎么换算?”
大司农一口气提起来,突然被打断,他叹了口气。
那鬼与勾魂使者换算数句,随后再次开口:“年产,三千斤,就是三十石。”
大司农悚然睁大眼:“!”
十倍!
超出大汉一倍,他觉得是先人努力,超出大汉两倍,他会觉得鬼界土壤肥沃,超出大汉三倍,便已经超出他的认知了。
……十倍。
十倍,怕不是天天在土里埋尸体养出来的稻子吧!
毕竟鬼界阴森森的,肯定不缺那玩意。
天目中,鬼侃侃而谈:“这就是杂种优势,可以这么说,袁老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不过我只能告诉你们大概的思路,具体的育秧还要你们自己来。”
可敬的先祖在温暖的死后世界中,用和煦的语气,为大汉细细讲解。
大司农悄然湿了眼眶。
他不顾陛下在前,颤抖着手,在纸上努力记录先人的每一个字。
这培育出十倍水稻的袁老,也不知是哪里人氏,日后大汉为其立庙都不好写其生平。
“选取不同品种杂交,获得各自优势特征……”大司农奋笔疾书。
刘彻定定看了一会天目,在满殿的兴奋中,叫来丞相。
“传朕口谕,农人若想自行培育杂交水稻也可,但杂交之田不得高于所有田地的十一。”
汉人骨子里不乏有冒险精神的人,十倍之收太过诱人,定会有不少人孤注一掷。
可按照天目所说,此事绝非一年之功可成,倘若倾尽所有去试的人太多,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也对日后杂交水稻成功后的推广不利。
薛泽温吞道:“陛下好意,可定会有怨言……”
刘彻当然知道这条政令发出后,必然会有人不满,可他仍然要这样做。
他道:“勿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
薛泽顿了片刻,俯身:“谨遵圣令。”
大殿中,兴奋的兴奋,思索的思索,只有主父偃,凑到大司农面前,恶魔低语:“杂交,稻猫不就是吗?”
大司农手里的笔,掉在了地上。
主父偃真心实意感叹:“还是先人思路开阔,我竟从未想到。”
他举例道:“譬如稻猫与苹果杂交,或可得苹果猫,或是稻果。”
“譬如稻猫与糖枫杂交,或可得长稻之臂,或是满背长手之猫……”
主父偃目露期待,头一回主动对大司农释放善意:“天目中言,此事绝非一年两年可成,想必耗资巨大,某愿捐出部分家产,助大司农研究。”
大司农忍了又忍,右手捏拳,凭借着几十年的涵养,才没直接打在这看热闹不嫌事大,损人不利已的家伙脸上。
他突然想起远在西域,阔别十二年,一直未归的老友张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