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古人直播无限流(9)
天幕中,有声音传来,虽然相隔很远,听起来就像在耳边说话一样,清晰可辨。
那里面的人说:“他死了……是鬼上门杀了他。因为他熨衣服没熨平整。”
匈奴人听到这话,差点吓破了胆。
天底下除了秦人,谁还这么喜欢黑衣服!
天上那肯定是秦人的贵族成仙了,那秦人贵族叫了一堆仆人服侍,谁有不听话,就派恶鬼吃了那个仆人!
匈奴人吓得魂飞魄散,会说汉话的连连跪拜说:“大人!大人,我们匈奴人,最会熨衣服!我们在草原上天天熨衣服!大人不要把我们交给恶鬼,求求大人开恩。”
蒙恬一脸疑惑,但声音理直气壮:“这下知道了吧,我们大秦有天命保佑,以后别再想着逃跑,不然,我们陛下一根指头就能把你们碾碎:”
匈奴人连连保证:“不敢了,不敢了!”
蒙恬稳重道:“这就对了。”
蒙恬回到行军帐篷里,露出迷茫的神色,他伸出手,说:“鬼来!”
无事发生。
他的亲卫:“?”
蒙恬收起手,点点头:“可见天上不是我蒙家先人。”
也没听说秦人里,谁有这本事啊,还是说必须得死了才能驭鬼?
真想上天试试啊。
小蒙将军心想,天幕是哪来的自然不用说,必然是陛下带来的,他心里点点头,就是不知道陛下上天的时候能不能把他带上,他好学学驭鬼术,要是能把大父(祖父)弄出来,嘿,必然能把爹吓一跳。
他赶紧掏出丝帛给始皇帝写信,陛下!你上天见仙人祖宗的时候,把我也捎上呗,以后你成仙了,我给你驭鬼荡平仙界!
一天后,药效过了的秦始皇收到了他的心腹大将的飞鸽传书。
标着十万火急的标志。
始皇揉揉额头,莫非匈奴有变?想到这,他立刻严肃起来,皱眉拆开信。
他拆开信,就看到蒙恬,他那可靠的大将,在嚎让他上天见祖宗。
始皇帝现在就想送蒙恬见他祖宗。
作者有话说:
始皇:我有一个心腹……
蒙恬:心腹大将?
始皇:……大患。
鲍鱼成神:汝南剩阳的“鲍君神”的产生过程如下:一人在田中得磨(摩)后暂时未取,路经此地的商人取磨改放一鲍鱼,“有顷,其主往,不见所得磨,反见鲍鱼,泽中非人道路,怪其如是,大以为神,转相告语,治病求福,多有效验。因起为祀舍,众巫数十,师账钟鼓,方数百里皆来祷祀,号‘鲍君神’”。——《中国风俗通史》
信鸽:河套到琅琊山大概是一千公里左右,现代的信鸽差不多能到60-80km/h,按60算,大概16小时就到了。
蒙恬正式打匈奴是公元前215年,率领三十万大军,这一仗特别厉害,直接打得匈奴远离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平原。
文中时间段是公元前219年。
5 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始皇在听课
◎你永远可以相信始皇的事业心◎
江雾集介绍一番揉面技巧和用筷子吃面条的技巧后,又发散到了蒸馒头的技术,欣慰地发现积分已经坐火箭般涨到了15分。
真棒啊,刷分小能手江雾集!吃个饭都能趁机刷分,还得是你!
马姐和周玲窃窃私语:“真辛苦啊,还得和自己的技能说话……”
“是啊是啊,好可怜的。”
始皇叫来治粟内史,指着天幕:“仙人说这叫小麦粉,你说说看,有什么想法?”
在求教的时候,始皇帝向来虚心。
治粟内史是九卿之一,负责钱谷租税,也兼管官营的农业和手工业。
他边说边想:“回禀陛下,小麦可能是稻、黍,或宿,但这种做法从未见过,也不知如何制成如此洁白的样子,具体待臣命人试过才知。”
他说:“如今民间,富贵者食稻,黔首多食稷,至于宿,糙砾难吃,种植者虽有,但少。”
水幕里,仙人肤色白皙健康,头发乌黑亮丽,一看就知道平日里吃得很好。而她碗里的面,是连平日里吃龙肝凤髓的仙人都能入口的食物,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定是无上的美味。
始皇朴实道:“无论味甘与否,只要烹制后能更好克化,便足够了。”
这个时候还没有吸收效率这种概念,但人们已经发现,吃同样多的食物,有的食物吃完后只涨肚子,身上还是没有力气,有的食物吃完后不光会饱,还会感觉身上有劲。
此时人把麦子称为“宿”,虽然也吃,但只是连壳蒸煮,麦壳严重影响了吸收效率,导致这个食物不光吃下去剌嗓子,更在血糖提升方面十分拉胯。
说不好听点,就像自然界植物会借用鸟兽传种子,让鸟兽吃掉种子而不消化,只把坚硬的外壳在腹中化软,最后把内里的种芯排出。
就算加上蒸煮这一步,这时的人吃麦子也不比这好多少。
始皇帝热切地注视着天幕,管他里面到底是神还是鬼,只要多说点小麦粉的事,多说点纸的造法,就算是厉鬼,大秦都把它供起来。
——作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法家王朝的皇帝,始皇帝信奉实用主义。
“虚则知实之情,敬业知动者正。”即保持无成见的虚心,才知道本来的真相。
始皇冷静地想:朕用人一向如此,如今把这话同样放在用鬼上,也不算有问题。
画面里,用过早饭,黑衣女主人交待了今天的任务。
她要所有人出门,向邻居借到44根蜡烛。
女主人走后,几个人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