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大秦基建两百年[第四天灾](205)

作者: 竹艼 阅读记录

冬日寒冷,室外活动没办法开展,但是室内依旧热火朝天。

铁市、造纸等事情,被黔首们搬到室内完成,没有水碓捶碎原材料,他们就做了个脚踩的省力杠杆,一样干活。

“好家伙。”外出许久的三三看着他们一边站在架子上,骑自行车一样扶着横栏,将骨头锤成骨粉,为开春底肥做准备,人都麻了。

锻炼干活两不误,还真是绝。

牛批。

劳动黔首的智慧,果然是无限的。

“嘿嘿。”小二趴在横栏上,看跟着来尝试的三三,“那你得好好夸一下我们黑翁和白水。”

这俩人好像什么都会做一样。

假以时日,他觉得要是铁料充足,润^滑^剂也找好的话,造一辆自行车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甚至,不需要老大出太细节的设计图,只要把传动部分跟对方讲明白,两人完全可以自己补充上其他设计。

就是——

造型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怪模怪样的感觉。

不过。

这完全可以说是艺术,创造么,总得有一个发展的历程。

无伤大雅。

在依旧热火朝天的忙碌中,腊祭迈开脚步,缓缓到来。①

这一日,外头沉寂许久的咸阳城,终于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将自己最好的粮食拿出来祭神。

也有不少人会入山林打猎,但那几乎都是士大夫,庶民祭神除了鱼以外,不会用其他肉类祭祀。

所有这些,《礼》上都有明确记载。

“又十二月了。”嬴渠梁站在宫殿屋檐下,背手眺望被大雪覆盖的咸阳城,如是对慕朝云说。

时间过得太快,一晃眼便是五年。

总觉得,时光好似还停驻在使者们刚到来那会儿。

转头,他看向旁边一点儿没变的慕朝云,有些晃神。

对方容颜如昨,再过几年,应当瞒不住身份了。

不知身份暴露以后,对方要做何打算。

可要继续担任农监是不能了,要不然国人得唾骂他怠慢神灵。

“秦公觉得梯田的事情如何?”神使也转头,看向那双明显在时间回溯的眼睛。

阿一就在这时,从外面走来。

嬴渠梁眨了下眼睛,把眸中过往日子眨掉,望着阿一走近:“仙童来得真及时,神使刚和我讲完梯田的事情。”他笑着猜测,“你是来送梯田开垦书的吧?”

按照以往经验来说,神使和阿一仙童有自己特殊的感应,只要神使有所想法,仙童就能立马感应到,并且给出相应的章程。

不知系统存在的秦公,也只能归结于“感应”二字。

阿一走到近前,把自己手中的书册递过去:“秦公大智,被你识破了。”

笑意从他眼角弥漫。

山民耕种的问题可以有方案解决,他的心情也轻松不少。

接过“有关咸阳宫百里内梯田的开垦改良策划建议方案”,瞥了一眼封面,便主动往里走:“进里面说话,外面太冷了。”②

咸阳宫内也有壁炉。

旁边摆了几张铺着狐裘的椅子,卫鞅还在对着火光,看手上有关春耕预备的书册。

见三人进来,起身行礼。

嬴渠梁将他的手拦住:“行了,别多礼,就我们几个,没别人。”

卫鞅往后看了一眼,见的确没别的人,才笑着一同坐下。

他的目光,顺势落在秦公手上,又看看阿一:“仙童这么快就有了想法?”

神使也不过刚和他们讲完此事,出去外面透了一口气。

“秦公和左庶长太看得起我的本事了。”阿一坐在慕朝云隔壁,笑着说道,“不过是小五刚回来就跟我们提了这件事情。我和帝女拉着许行商议了三天三夜,确定好大致章程,才好意思进言。”

跟老祖宗说话,不提前打好腹稿,做好充足准备,总是心虚。

更何况,是这种并不算擅长的事情。

闻言,嬴渠梁哈哈大笑起来:“左庶长你看,你总是说我辛劳,听听农监和阿一仙童,他们才是辛劳。”

“还有我们整日埋头在地里的小许先生。”

身为国君,他怎么好意思偷懒。

左庶长摇头,无奈笑:“你们偷偷辛劳,也不带我一个?”

太不够意思了。

四人对视一眼以后,不由笑开。

开玩笑归开玩笑,慕朝云还是提醒嬴渠梁:“秦公如今还年轻力壮,可也需得珍惜身子骨,不要太过劳累。”

想起对方最终积劳成疾的下场,她还是有些不安。

“神使放心。”嬴渠梁信誓旦旦保证,“你教我的八段锦那些玩意,我一定天天练,坐得久了就起来耍两套。”

此事,就算他忘记,景监也会提醒他完成。

至于劳累的问题,他是半点都不提。

国人都还在努力拼搏向前,秦公作为带头的那个,实在不敢停下来歇息,生怕自己耽误秦国,耽误秦人。

藏在话里未尽的意思,彼此熟悉的大家伙都明白。

无奈,坐在壁炉旁边的四人,没一个是在这方面听劝的人。

一个个,都有主意得很。

在背后坐着,偷偷看霸总短剧的六六,白眼都几乎要翻到天上。

朝朝还好意思劝别人,也不知道是谁天天点灯到三更,又天刚亮就起来。

不知道的人,见她天天一副成竹在胸,逮着空就坐卧的样子,谁不以为她是个闲得慌的人。

景监不敢翻白眼,却也垂眸在心里吐槽自家君主。

四人凑到一处,闲聊没几句,又开始翻倒竹简书册,开始说起国力、民生等大事儿。

上一篇: 惹风华 下一篇: 撩了个俊俏书生是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