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基建两百年[第四天灾](290)
“更何况,秦国商业要是一直不流通,穷困的现况就永远没有办法解决。”
经济不发展,其他的生产力就没办法带动起来。
就算他们能够将各行各业的精英汇聚,没有经济人才搞钱提供最根本的支持,也只是在开玩笑。
从古至今,发展要的就是均衡。
但凡有一边失衡,就不会繁荣富强起来。
商鞅之前的新法是碍于秦国实在已经穷困到没边儿了,要是不置之死地,根本就没有后生。
可“生”以后,怎么把这苗培育长成,已经是落在嬴驷身上的事情。
嬴驷思索:“这么说,茶叶贸易的事情,老师也打算做成商业,而不是朝廷之业?”
“非也。”横竖现在时机也算成熟,阿一顺道将盐铁赋税和商业赋税,市场价格调整的事情,一道与对方商谈。
“管子曾言‘处商就市井,夫令商群萃而州处……以周四方……’”①
……
“总而言之,只要将行业专门管理,控制在手中,于国力情况调控高低不同的商税,就可以达到农商平衡的效用。”
大力推广商业对现在秦国的情况而言,并不现实,抑制依旧需要抑制,但不是从思想和律法上抑制,而是管控与赋税。
“这么一来,如果有秦人不想耕种,就必须要想办法牟取更大的商业效应,就不得不把目光放在秦国以外的地方。”
嬴驷撑手托着下巴:“老师所言有理,此乃将秦之囊^袋敞开,天下钱,尽入秦来。”
他挥舞了一下手腕,做出个收入囊中的动作。
白奎送来的书,嬴驷已看完,细细琢磨过。
行钱的事情,他打算今岁秋便推行,现在听完阿一所讲,更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小二老师帮我去信三三老师,请他务必要帮我将白公请来。”嬴驷道,“驷要与他彻夜长谈。”
小二立马公频艾特。
几人将正事商议完全,已是见月时刻。
腾出空来看了一眼私信的阿一,便将那件事情提出:“女郎所言之事,新君已应下?”
嬴驷将册子搁好,揣手起身:“是。”
小二眼睛亮起,看着两人:“怎么怎么,要公开身份了?”
他的公主殿下终于要亮神装了么。
小八也看过去。
嬴驷看着章台宫檐下挂着的疏疏淡淡月,唇角浮现笑意。
“是。”
第125章 又跟她说这种可怕的话(抓虫)ǔǐ
是日。
初一大朝。
咸阳宫内士大夫俱在, 咸阳城街道行人三三两两,各自忙活,田地人头攒动。
忽地。
有人发现,在咸阳宫上方, 浮现出一块巨大的、半透明的板子。
板子透明可见天, 并没有将苍穹全部遮挡。
饶是如此, 也有不少人心中惊讶。
武将到底比文臣性子要急一些,听闻朝堂外的异象,立马就想往外跑。
要不是上座君主不动, 恐怕对方真要这么办。
顺了下自己唇边长出来的胡子, 嬴驷给了右边位列的嬴华一个眼神,让他按住别动。
嬴华, 嬴氏族人, 嬴渠梁众多孩子之一, 比他年纪要小, 他私下也得喊一声“阿弟”。
对方是英勇的武将, 能够站在堂下上朝, 靠的可不是他的身份为嬴氏族人, 而是他一颗颗敌军头颅换来的。
嬴华, 骁将也。
双眼扫过在场士大夫们脸上神色,嬴驷才垂下眼眸, 站起身来,将手横在腰腹间。
“诸位, 便随寡人出外看看异象为何物。”
他腿还没离开椅子往外走,就有人跳出来阻拦, 说什么君贵,不清楚情况之前, 还是不要出去冒险,先让他们探一探云云。
啰嗦。
嬴驷舌尖扫了一下牙根,当自己耳背没听到,直接步下台阶往外走。
不出去,他还看什么戏。
臣子还想再劝。
阿一一个箭步迈出来,拦了对方的路,跟在嬴驷背后往外走。
侧身时,师生二人还对视一眼,迅速交换眼神,迅速转开,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
想要阻拦的士大夫:“……”
嬴华也懂事随着其他人出列,一道往外面走去,站在君主身后,抬头仰望天上比薄纸还要神奇的一道透明光波。
头顶光波就像是水面裁了纸张厚薄的一块,被人铺展到天上一般,站在底下的人心都掉了起来,生怕这东西掉下来把自己砸到。
人对未知的东西,总是存着畏惧。
因此,站在光波底下的慕朝云,便显得无比扎眼,就像是白雪上唯一盛开的一点红梅,又像是墨水中滴入的一点纯白色。
甘龙蹙眉,不明白对方这种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不管是时间还是地点,都不对劲儿。
杜挚看到慕朝云,再抬眸看一眼天上光波,眼神却蓦然亮起来。
他似乎明白了点儿什么。
嬴驷遥遥跟慕朝云对了个眼神,眼神中流露出一点儿笑意,很快又被他收敛好,藏在眼眸底下。
偏偏,总是有人喜欢扫兴。
“秦慕怎会出现在这里?”甘龙右侧的士大夫出列,揖礼,“对方行踪可疑,还望我君妥善处置。”
对方在他们朝会时出现,莫不是哪一国的奸细,想要前来打探消息。
若是如此,他觉得可以从重处理此事,不必对对方留情。
嬴驷眼神中出现些不耐烦的情绪,眼皮子都压下来,诉说他眼神中的不悦:“哦?”
“不知道大夫认为,我师可疑在什么地方?”
慕朝云君主老师的身份,平日里只是在嬴驷嘴里喊喊,但要说将功绩算上,被封为太子师、君师,倒是没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