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基建两百年[第四天灾](302)
秦之虎狼野蛮,的确如传言一般。
可这也意味着一件事情:秦是最有可能接纳各种思想,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国家。
不少学子冲着这一点,都想来秦试一把。
只不过有人止步于流言所说的苛政,就算心动也不敢前来,就怕自己被束缚,无法施展毕生所学,还要落个伏法的下场。
苏秦安静琢磨时,阿一踏着殿外的光进来,先向他告罪。
“令苏君子久等了。”
“言重了。”苏秦向对方揖礼,逆着光,有些没办法看清楚对方的模样。
阿一还礼,移动脚步,走到他前面的位置上跽坐。
天光从侧面洒落,苏秦才看清楚对方的模样。
好年轻。
这是阿一留给他的第一印象。
苏秦的目光落在对方将红泥小火炉上铜壶提起的手上,那只手修长显骨骼,但也不嶙峋瘦弱,骨肉均衡,且看得出手腕处牵动的肌肉。
只是,相比他见过的任何人,这人的手和脸,都白得过分了一些。
——像是不曾经过什么风霜一般。
“秦国新栽种了一些茶树,苏君子可以称之为‘清茶’,其味凛冽悠长,可细品。”
如今茶树栽种的数量并不大,只有一方几亩的茶田,每年的产出十分有限,且在秦国西南部,靠近巴国的地方。
茶田所在之处,海拔相对较高,获取并不容易。
能拿来招待苏秦,已说明对他的重视。
苏秦看着对方自然流畅,带着一股说不出悠然气质的动作,眼睛优先得到享受。
“不知阁下是仙使的哪一位?”
对于“仙使”的身份,他倒是毫无疑问。
阿一并不惊讶对方的敏锐,直言:“吾名一。”
一?
传说中,众多仙使的伯兄。
早闻仙使都用一至十的数字当名字,初闻总觉得有些敷衍简陋,此刻听对方道来,却无端有一种这个名就应该冠到对方头上,谁来都不合适的感觉。
一为根源,为万物之本。
对方身上流露出来的气质,担得起这个数字。
“好名字。”
苏秦这么说。
阿一将洗茶水挽袖泼进桶里,开始沏茶。
他第一回听别人说这个名字好,眉头忍不住轻挑,但他自己也赞同:“的确好。帝女言,民心齐,万物同,而太平至,盛世可来,乃曰一。”
一,在慕朝云的心里,不是万物本源,而是万万同胞自九州汇聚的共同理想。
他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名字了。
苏秦愣了一下,想起传闻,又能明白几分:“神女对墨家似乎特别青睐。”
要是他记得没错,以民为重的说法,墨家与孟子舆最是推崇。
墨家“兼爱”,孟子舆“民重君轻”。
只不过其他国君都不认可,觉得这样治国没有前途,可在黔首之中,孟子舆的“民贵”说法,格外受欢迎。
“帝女不是对墨家或者具体谁人青睐。”阿一将洗干净的杯子摆开,将清茶倒进杯子里,推过去,“苏君子尝尝。”
茶香从热水落入的那一剎,就开始散发着一股幽幽的香气,清逸淡雅。
苏秦没闻过这样的香气,只觉得陌生,但是好闻。
等到袅袅热雾带着这股香气钻到自己鼻子底下,他才发觉香气居然有提神的作用。
呷一口,凛冽的味道将口腔占据。
初始会觉得,这股味道有些霸道的王者之气,一进来就横冲直撞。可等茶水落入肚子,过上一小会儿,嘴里回甘时,又会发现有一股浅淡的清凉气息。
这口茶,让他想到秦国。
初尝凛冽霸道,细细品味却能觉察其中的甘甜来。
苏秦抬眸。
他总觉得对方给他喝这杯茶,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招待客卿这么简单。
这是想要借茶告诉他,秦国的本质么。
“帝女从不青睐天地万物,她只青睐苍生。”阿一也端起一杯茶,慢慢呷着,“在她眼里,黔首的利益高于一切。为此,她可以为怒目金刚,染血菩萨。”
其实慕朝云从不杀人,她上次射杀领头人,不过是六六听到对方一直怂恿游侠冒死,自己却屹然不动,甚至想要用别人当自己的挡箭牌。
这样一个人,刺杀秦公并不像其他人一般,是觉得对方苛政害民而自愿前来,而是为了全自己的名。
求名,在这个时代很正常。ǘ
可他不该不拿旁人的性命当回事儿。
是以,才有了慕朝云冷眼射去的封喉一箭。
阿一所言,苏秦不懂,但他心里微有震撼摇动:“黔首利益?”
——他到底是万千黔首中的一个。
“不错。”阿一将杯子放下,“所以,如果苏君子想要施展自己的平生抱负。在此之前,不妨好好想想,想要实现自己辅政的志向,会不会与此冲突。”
“冲突又如何?”
“若有冲突,便只能请君离去。”
苏秦静默了好一阵。
他之所以从家里出来,无非就是想要令人刮目相看,做出些什么成就。
可要做成他想要做的事情,牺牲一定少不了。
“我观苏君子面相,是个重情重义的人。”阿一这么说。
对方因燕王的赏识相知之情,能为燕国前往齐国,把齐国捣得一团乱,最终被齐君处死。
光是凭借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对方在这方面的品性。
“若是苏君子心中另有重事,我也不拦你。毕竟天下黔首都是黔首,秦齐燕楚赵韩魏于我等而言,都一般无二。”阿一骗人的时候,同样不眨眼,“要是苏君子想要离开,也请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