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大秦基建两百年[第四天灾](336)

作者: 竹艼 阅读记录

慕朝云垂眸,扫了扫膝盖上沾惹的灰尘。

“都准备好了。”小七收起医学院造册以后,又递过另一份册子,“这是云安县开凿盐井一切事宜的造册。”

要是巴蜀两地能够自己提供盐,以后他们就不需要向南越、齐、燕等国购买盐了。

这样一来,盐方面的交易,秦国就不用受制于人了。

翻开册子看了一阵,慕朝云搁在膝盖上的手指轻轻点了点:“这件事情,是李家的人负责。”

“是。”小七坐在旁边跟她说话,“李家一直以来,都和治所有联系,之前巴国还在时,他们家里就是负责帮助开井、修程、筑水等出谋划策,组织其他人修建工程。”

职能,倒是和他们左司空杜挚差不多。

后来巴蜀投降,变成了郡县管理,他们不清楚秦国还需不需要他们,一直在打量局势。

后疫病爆发,巴蜀交接时候有一阵动乱,他们摸不清楚情况,加上家中老人生病要守孝,便隐退了几年。

直到最近,对方在雨季带领黔首做了一些通渠的举措,才让小七重新将目光放在那一家并不起眼的人家身上。

“多年研究。”慕朝云这么点评,“难怪会有过人之处。留下他们,我见一见就回咸阳,你们继续呆在巴蜀。”

小七仰头看站起来的人:“那秦公和商君……”

慕朝云:“稷宝我带走,绕义渠一趟,先让他见见楚芈,再回去见驷崽。”

稷宝、驷崽。

小七嘴角抽了抽。

罢了,对方的确有资格这么叫。

“好。”小七点头,“秦公的病情,的确不适合到处跑,他现在适应了这边的生活,就让他在这边安度晚年。”

说不准,还能活到嬴驷退休,父子俩一起过一段田园生活。

呕心沥血管治一个地方,真劳心劳力。

不猝死真的全赖身体倍儿好。

这些年,她深有所感。

第134章 母子相见

李大郎一家就住治所。

慕朝云不用来回奔波就能见着对方。

听到郡守找他, 李大郎脸上浮出一抹意外的神色。

现在在治所里当吏,协助修建城池和水利工程诸事的人,是他的儿子,不是他。

“你确定郡守要找的人是我?”

武吏点头:“这哪里能搞错, 跟郡守确定过, 的确是要找你。”

初时听到这消息, 他也以为自己听错了,跟郡守再三确认过才前来找人,就怕自己把事情办错了。

李大郎怀着疑惑, 前往府衙大堂。

见到府衙大堂里坐着的慕朝云, 他短暂愣了一瞬。

黑衣红绳的女郎实在耀眼,很难令人不注意到, 并且多看几眼。

她好似自带一层光, 将所有人的目光都抓过去一般。

“郡守。”李大郎很快回神, 朝小七揖礼。

对方年纪有些大, 是长辈, 不管身份如何, 小七也是要尊重对方的。

她赶紧起来, 把人扶住, 还礼。

“李翁。”小七给他介绍,“这是我们女郎, 她有些事情想要问你,希望你能够帮忙解答疑惑。”

李大郎眼眸垂下, 视线只看慕朝云膝盖上垂着的袖子。

即便只是袖子,似乎也总比旁人的要规整一些。

轻薄的料子堆砌褶皱, 好似云层。

黑云。

无端透出几分难言的压迫。

慕朝云看着头发花白的李大郎,问了他好些水利工程上的问题, 又将都江堰预设建造的数据摊在对方面前,让对方思索,倘若要修建这样一座堤坝,需要如何构想云云。

对方看见舆图和历年降水量数据,还有当地地质调查研究报告书,双眸晶亮起来。

一瞬间,慕朝云想起了当年小八发视频里面的青年。

老少两张脸重合在一起,双眸却从未改变过。

她垂眸,将东西放下:“我知道你的理想是要为蜀郡巴郡治理水患,或许这一代还不能行,但你或许可以研究两代、三代,直到有所成。”

巴郡的水渠治理,换一个人上位也不是不行。

都江堰的修筑,却必须要最有经验,最能投入钻研的人才来办,她才放心。

慕朝云不清楚李冰什么时候出生,她只记得对方修筑都江堰时,秦始皇嬴政已出生,嬴稷还活着的阶段。

除此以外的其他时间点,她就不知道了。

“女郎的意思是,想要将此重任交给我们?”李大郎总有一种在梦中的感觉。

光是看着预设,他就能知道这一项工程到底有多大,要是能够完成,不说什么国君的奖赏,定能青史留名。

不管未来是李家谁人修建而成,他们都拥有了这样一个机会。

慕朝云抬眸看他:“敢接吗?”

若是对方不敢,她也不勉强。

总有人能。

李大郎摸着桌上的舆图,激动道:“敢。我接。”

怎么不敢。

怎么会不敢。

慕朝云浅笑着,将地图和资料推过去:“那从今日开始,都江堰的数据,就交给你来记录了。明日一早,我们就赶回蜀郡。”

她办事情不讲究什么寒暄旧礼,确定要办就立马办。

小七想要多问她几句别的话都没有机会,慕朝云留在巴郡的一晚上,光是和她详聊医学院以后的发展,还有接下来开凿了盐井后,盐业的发展。

之前秦国的盐大部分都是从沿海国家购买,或者是山盐,团成一大块石头那种,湖盐也有少许。

整体而言,够吃用,但是数量并不算特别大,不需要特别劳心盐业的问题。

可现在盐井开凿,恐怕有行商的黔首要冒险将食盐贩卖。

上一篇: 惹风华 下一篇: 撩了个俊俏书生是首辅